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日前聯合發布的第十期汽車零整比研究報告顯示, 與今年4月份發布的第九期零整比研究結果相比, 部分品牌汽車的常用配件價格漲幅明顯. 零整比係數是汽車零部件與整車銷售價格的比值, 係數越高意味著汽車維修保養成本越高.
雖然汽車零部件價格漲幅明顯, 但三季度行業數據顯示毛利和淨利出現小幅下滑態勢. 2018年前三季度汽車零部件行業(中信)整體營業收入6341.60億元, 同比增長12.77%; 歸母淨利潤417.72億元, 同比增長14.44%; 毛利率為24.90%, 同比下降1.90個百分點; 淨利率8.33%, 同比下降2.77個百分點. 零部件行業營收增速放緩主要是由於下遊汽車銷量增速放緩導致零部件產品需求下降; 毛利率下滑一方面是由於議價能力較強的整車廠將成本壓力轉移至上遊零部件供應商, 另一方面是由於鋁材, 鋼材, 石油等原材料價格上漲較多致成本增加所致.
目前, 我國零部件全行業企業數量保守估計在10萬家以上, 但規模以上企業僅13000家, 中小企業是零部件產業的主體, 行業呈現 '低, 散, 弱' 問題. 多數企業集中在低端, 低附加值領域, 盈利能力低, 產品品質不高, 運營管理粗放是其面對的重要問題.
2017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顯示, 我國零部件企業僅四家企業入榜: 延鋒(第14名), 中信戴卡(第71名), 德昌電機(第81名)和敏實集團(第93名). 相對比而言, 我國整車企業在全球汽車產業中位於舉足輕重的位置, 在全球財富500強汽車企業排名中, 我國多達6家企業進入30強: 上汽(第8名); 東風(第11名); 北汽(第15名); 一汽(第16名); 廣汽(第19名); 吉利(第27名).
此外, 在研發層面, 多數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核心能力薄弱, 技術創新投入低, 遠低於外國零部件領先企業, 且許多核心技術並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整車一級配套體系中, 龐大的自主零部件群體僅佔20%的市場份額, 大多數自主零部件企業產品附加值普遍偏低, 處於低端市場; 外商獨資佔50%, 中外合資佔30%, 佔據中高端配套市場.
雖然今年汽車市場整體增速放緩, 但未來行業仍具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研究數據, 我國汽車銷量的峰值預計會在4200萬輛左右; 而現如今的汽車銷量為2887.89萬輛. 此外, 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遠低於國際水平, 我國雖然擁有與美國相近的汽車保有量, 但是與美國超過800輛的千人汽車保有量相比, 我國依舊存在非常可觀的發展空間, 這也意味未來汽車零部件的需求仍將保持相當高的增速和空間. 另外, 從資本市場角度觀察, 目前的汽車零部件板塊估值已接近曆史低位, 估值較低但成長性較好的汽車零部件細分領域龍頭有望迎來估值修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