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 大慶市高新區與吉化集團吉林市星雲化工有限公司簽署70萬噸聚碳酸酯及下遊汽車化工產業園項目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70億元, 擬選址在林源園區, 項目達產後, 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70億元.
據了解, 項目分兩期實施, 一期計劃投資87億元, 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63億元. 一期將重點建設24萬噸/年聚碳酸酯, 7萬噸PC/ABS合金生產裝置, 同步建設環氧乙烷/乙二醇, 苯酚/丙酮, 碳酸二苯酯, 碳酸二甲酯, 雙酚A等配套裝置, 計劃明年4月開工, 2021年7月投產. 項目二期及下遊汽車化工產業園項目按進度適時啟動.
根據數據顯示, 截至2018年7月, 中國已經建成投產聚碳酸酯項目有8個, 合計產能102.5萬噸/年, 約佔全球總產能的20%. 主要生產企業包括浙江嘉興帝人聚碳酸酯有限公司(15萬噸/年), 上海科思創聚合物(中國)有限公司(40萬噸/年), 中石化三菱化學聚碳酸酯(北京)有限公司(6萬噸/年), 三菱瓦斯化學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8萬噸/年), 寧波浙鐵大風化工有限公司(10萬噸/年), 聊城魯西聚碳酸酯有限公司(6.5萬噸/年),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7萬噸/年), 利華益維遠化工有限公司(10萬噸/年).
此外, 作為高附加值和高技術門檻的高端石化產品, 聚碳酸酯產能集中度較高, 科思創, SABIC和帝人等三家最大的聚碳酸酯生產企業產能佔全球總產能的一半以上. 其中前兩大巨頭佔比超過50%, 呈現寡頭競爭格局.
聚碳酸酯產能擴張熱潮下, 如何成為業界關注熱點?
一, 聚碳酸酯在傳統下遊應用領域的市場份額面臨著其他工程塑料及新材料競爭的壓力, 亟需尋找及拓展新興應用市場, 以保障需求量穩定增長.
二, 中國聚碳酸酯產能急劇擴張下, 低端, 通用料市場或將面臨產能過剩, 競爭激烈的壓力, 生產企業需將目光投向海外新興市場, 開拓和布局海外市場, 參與國際競爭.
2018年供需缺口將進一步拉大
2018年新增產能僅有魯西化工13.5萬噸, 萬華化學7萬噸, 新增需求有25萬噸, 供應緊張加劇. 新建和規劃項目應避免產品同質化, 應往差異化和高端化發展;
2017年11月商務部裁定進口泰國的雙酚A傾銷, 對泰國PTT徵收10.1%的保證金, 雙酚A進口量中泰國貨源佔比達38%. PC成本端不斷上漲;
2017年上半年, SABIC北美裝置遭遇不可抗力宣布停產2個月, 疊加中石化三菱的檢修, PC價格持續上漲;
2019年雖然計劃產能投放很多, 但是考慮到多數裝置都是 '從無到有' , 實際投產進度很可能低於預期, 即使投產調試時間至少需要一年左右, 因此本輪景氣期持續時間也有望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