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的MWC上, 索尼在展區亮相了一款概念產品Xperia Ear Open-style CONCEPT, 獨特的佩戴方式以及抓人眼球的鏡面設計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經過一年的時間, 索尼正式推出了它的量產版本, 並更名為Xperia Ear Duo, 國行定價1599元.

Xperia Ear系列耳機的設計初衷是融入用戶生活, 幫助用戶更好的處理日常事務. 因此Xperia Ear Duo採用了開放式設計, 方便用戶在聆聽音樂的同時也不錯過環境音. 如果你剛好在尋找一款適合日常通勤向的真無線耳機, 那麼Ear Duo絕對值得你留意.

與眾不同的真無線耳機
談到真無線耳機, 可能80%的人都會率先想到蘋果的AirPods, 其造型就是把有線耳機去掉線, 然後再給電池預留一定的空間. 可倘若我們不遵循耳機的演變過程, 不順應慣性思維, 真無線耳機的造型應該是什麼樣呢? 索尼給了我們一個有趣的答案.

一般耳機的聲音驅動單元與耳塞是緊密銜接在一起的, 驅動單元發聲後直接將聲音傳進佩戴者的耳朵. Ear Duo的不同之處在於聲音驅動單元與耳塞採用了分離式設計, 中間通過「立體聲學導管」進行連接.

索尼之所以這樣設計, 並非是為了炫技. 「立體聲學導管」解決了兩個問題, 一個是分離式設計讓耳塞部分只需考慮佩戴的舒適以及穩固性即可, 驅動單元不會佔據耳廓空間, 這樣長時間佩戴也不會讓人覺得耳朵脹痛. 此外, 「立體聲學導管」也是實現「雙重聆聽」效果的主要解決方案. 當你第一次佩戴上Ear Duo聽音樂時, 你會明顯感知到聲音不是像一般耳機一樣直接傳進你耳朵裡, 而是左右兩邊聲音的交匯點在頭頂, 人聲清晰透亮, 低音鼓點也極有打擊感. 我很難想象能在非頭戴式耳機上, 獲得這樣奇妙的聽感.

也正是因為Ear Duo採用了這種特色的「立體聲學導管」設計, 讓他的佩戴方式有些特殊, 起初看上去甚至有點麻煩. 索尼官方提供的佩戴方式是先用一隻手向下輕拉耳垂, 接著再用另一隻手將耳機從下向上卡到耳朵上, 最後調整一下耳塞的位置, 契合耳廓即可.

官方提供的這種佩戴方式雖然是最簡單上手的, 但並不是最快捷的. 其實當你用幾次後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單手佩戴方式. 我習慣的佩戴方式是先像一般耳機那樣帶上耳塞, 然後把耳朵從導管中間的空隙裡塞過來. 聽上去好像有點疼, 但其實還好.
此外, 為了迎合不同的使用人群, 索尼還共提供了3種尺寸的矽膠環形撐架. 矽膠撐架介面處有螺旋和卡扣設計, 銜接足夠牢靠, 無需擔心.

至於收納盒方面, Ear Duo沒有像上代那樣配備一個圓柱體造型的收納盒, 而是做成了一個圓餅型, 像極了我女友平時用的粉餅. 這導致它的體積有點大, 如果你平時喜歡穿比較修身的牛仔褲, 它可能需要佔用你一個獨立的口袋.




當然, 較大的收納盒也應該有更大的電池容量, Ear Duo的續航可以支援你連續聽4個小時的音樂, 收納盒可以給它續命4次, 所以充滿電總共可以用16小時. 如果關鍵時候耳機沒電了, 放到收納盒裡7分鐘就可以拿出來聽一個小時的音樂了. 這是索尼官網提供的數據, 實際體驗過程中你會發現這個數據評估的較為保守, 實際續航和充電速度都會更好一些.
日常通勤最佳伴侶
在我體驗Ear Duo的兩周時間裡, 我幾乎只要一出門就會隨手戴上它. 只要哪天把它忘在了家裡, 我就會覺得生活中少了點什麼. 它不僅為我帶來了聆聽音樂的全新方式, 同時它所提供的功能也足夠吸引我一直使用它.

目前索尼更新了國行版本Ear Duo的軟體版本. 新版本中提供了Assistant (助理) 功能, 用戶需要下載咪咕靈犀與之配合使用. 當你按照提示完成兩者的配對設置以後, 便可以激活來電者姓名朗讀以及語音通知功能. 也就是說, 你在佩戴耳機時不僅可以聽到來電者的姓名朗讀, 甚至還能聽到手機通知的朗讀.

你可以在Ear Duo的APP中設置想要收聽哪幾個應用的通知, 例如天氣, 微信, 電子郵件, 新聞聚合類APP等等. 這樣你就可以在早上出門的時候聽到早新聞, 天氣情況等等, 如果有人給你發微信, 你也可以通過Ear Duo收聽到發送者的名字以及消息的內容.

當然, 語音助手功能自然也不能少. 你可以通過長按右側耳機的觸控板呼出語音助手. 對蘋果用戶來說, 可以直接喚醒Siri, 而安卓用戶則可以直接用系統自帶的語音助手, 比如小愛同學. 至於索尼手機的用戶需要選擇一款第三方的語音助手配合使用, 官方推薦咪咕靈犀, 可以實現語音給某人打電話, 發微信; 向指定目的地導航; 開啟某個應用, 再執行某項功能等等.
想一想, 當你開車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駛時, 手機放在支架上在幫你導航, 這時來了一條同事的微信, 你想把手機拿來說看一眼是不是昨天的交的報告有問題, 但高速上又沒空看手機. 在這種時候, 你要是戴著Ear Duo所有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值得一提的是, Ear Duo還支援自適應音量控制功能. 當你在坐地鐵時, 肯定是希望音量大一些更好, 因為這樣可以蓋過車輪划過軌道的雜訊, 可當你下了地鐵, 環境音變得安靜, 自然也就不需要耳機繼續保持大音量播放. Ear Duo可以智能識別環境音, 動態調節耳機音量, 始終提供最合適的音量大小, 可以說是非常貼心了.
在交互方面, Ear Duo左右兩個耳機均配備了觸摸板, 左耳的觸控板可以實現全部媒體播放功能. 點按一次, 選擇播放/暫停, 雙擊進入下一曲, 點按三次回到上一曲, 長按激活語音助手, 向上/向下滑動可以調整音量. 右耳觸摸板主要用於用戶自定義, 除了向上/向下滑動這個手勢不支援自定義以外, 其它點按手勢均可.

有意思的是, 索尼還通過調用感測器實現了頭部動作控制耳機. 當有電話打進來時, 你可以點頭進行接聽, 也可以搖頭拒接. 另外向右轉頭再回到中心可以調到下一曲, 向左則可以返回上一曲.


這種交互方式雖然有趣, 但在實際使用中不算好用. 其一是在人多的地方做這些頭部動作有點傻, 其二就是開啟了這項功能, 偶爾會出現失誤操作, 比如別人碰你一下肩膀打招呼, 你回個頭就突然切歌了.
體驗總結
Ear Duo作為一款開放式耳機, 它做到了自己本應做到的事情, 例如不隔絕外界聲音, 佩戴時也能與人正常交流; 提供自然的佩戴舒適, 適合全天候使用. 除此之外, 索尼還做到了更好, 例如個性特別的真無線耳機造型, 與眾不同的美妙聽感, 功能豐富的語音助手等等.

總而言之, Ear Duo是一款令我滿意的產品, 它能融入我的日常生活當中, 我甚至在不聽音樂的時候也會戴著它, 用它來接收通知, 或接聽電話. 就像許多索粉的玩笑一樣, 你買的不僅僅是一款耳機, 還附送了一位全天候的個人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