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 不見不散, 又見 '雙11' . '
自其誕生之日起, 雙11就成為各大電商廝殺的主要陣地, 而今年迎來10歲生日的雙11更加隆重.
據了解, 阿里繼續發揮生態優勢, 旗下淘寶, 天貓, 閑魚, 飛豬, 優酷等全面參與, 線上線下聯動, 衣食住行娛全領域覆蓋. 同時, 阿里還借鑒了拼多多的 '電商+社交' 模式, 推出 '雙11合伙人' 玩法, 消費者只要使用阿里旗下的App或參與線下消費, 就能積累能量值, 換取天貓購物紅包, 邀請好友參與組隊PK, 更能贏得清空購物車大獎.
京東表示要不玩套路, 直接讓利. 線上上推出9大主題日和7大專場活動. 在基礎優惠之外, 還推出秒殺, 神券, 滿減, 拼購等多樣玩法, 以及針對特定人群的專享權益.
蘇寧易購針對 '雙11' 實行的是線下先行戰略, 全國近9000家門店率先打響 '雙11' 第一槍, 通過異業聯動, 場景互動, SVIP專享體驗等方式全面讓利消費者. 在核心玩法上, 蘇寧易購擺脫純電商模式, 推出 '一個主力活動, 三大核心補貼, 100萬+客戶接待場景提供, 10項產品免費服務' , 全面引爆 '雙11' 大戰.
整體來說, 津貼, 直減依然是活動主流. 而聯手線下品牌商家, 大規模打通生態體系內的線上線下資源, 是上述平台今年 '雙11' 的共同舉措.
這三家對比來看, 阿里最大的優勢在於數據, 依託淘寶, 天貓及支付寶獲得海量消費人群數據, 通過數據分析形成用戶畫像, 引導商業模式創新;京東的優勢在於物流, 圍繞其自建物流網路進行戰略布局, 通過對供應鏈的改造升級來提升效率;蘇寧的核心優勢在於全場景的銷售渠道, 將線上線下場景融合, 覆蓋用戶的大部分消費場景, 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提高用戶體驗.
那麼, 誰有可能成為最大贏家呢?
阿里的可能性似乎更大.
今年, 阿里系20餘個APP傾巢而動, 這是今年 '雙11' 最大的不同.
螞蟻金服, 阿里雲, 阿里媽媽, 菜鳥分別提供金融科技, 雲計算, 數字廣告, 物流網路等作為基礎設施的服務;天貓, 淘寶, 天貓國際, 聚划算, 農村淘寶, Alibaba.com, Lazada, Aliexpress, 盒馬鮮生, 大潤發, 蘇寧易購, 銀泰, 居然之家, 零售通則提供面向國內外市場的商業服務;飛豬, 餓了麼口碑, 高德地圖, 淘票票提供本地生活與商旅服務;優酷馬鈴薯, UC, 大麥網, 蝦米音樂, 阿里遊戲, 阿里影業, 阿里體育, 阿里健康等則提供娛樂健康服務.
這意味著什麼?
在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趙振營看來, 電商企業與實體商超打通背後, 向消費者開放眾多通信埠意在經營用戶, 零售交易, 商品動銷等消費數據可以為企業提供營銷的基礎, 促使用戶與商戶在體系內不斷流轉而非流失.
舉例, 大麥網用戶看了一場電影, 拿到了一張天貓雙11優惠券. 由此, 天貓拿到了大麥網的流量, 而大麥網則拿到了天貓的優惠補貼資源.
但事實上, 體系內的資源互換僅為表象, 阿里真實的動機, 在於更立體地了解一個用戶的全維度需求資訊.
試想一下, 一個三線城市中年男, 愛買0.03毫米安全套, 愛聽SHE的歌, 常住中檔酒店……那麼, 他的生活剛需是不是 '求清爽' ?也許不久後, 天貓基於判斷會推送他一條去屑洗髮水的促銷資訊.
如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任李勇堅所言, 當電商能夠獲得線上與線下在 '雙11' 期間海量的用戶數據時, 將會形成更為精準和全面的用戶畫像, 促使數據更為精準, 多渠道間的流量互通也能更為順暢.
如今的雙十一已經不單單是優惠促銷的符號, 更是各大電商平台的 '練兵場' . 可以預想, 即將到來的 '貓狗獅之爭' 將會十分激烈, 再加上今年賽場上還出現了新貴——拼多多, 最後天貓能否佔據天時地利人和, 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