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公司 | '浪子回頭' | 集體上演AI大逃殺

電影《黑社會2》裡, 有一段經典對話:

古天樂: 老許也是黑社會, 為什麼他可以上來做生意?

尤長官: 我們和老許談好了, 而且他是愛國的.

古天樂: 我也可以談, 我也可以愛國!

這情景, 和最近區塊鏈公司轉型給我的感覺一樣一樣的, 彷彿集體在說: 我也可以AI!

雖然關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過許多腦洞大開的探討, 但很長一段時間內, 唯一打通了商業價值的, 似乎只有挖礦和炒幣, 眾多礦機廠商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最近, 區塊鏈公司們卻都不挖礦, 開始向AI '投誠' 了, 其中甚至包括被稱為 '礦霸' 的比特大陸.

到底發生了什麼?

區塊鏈公司集體上演AI大逃殺

區塊鏈公司們的處境, 和如今北半球的氣候一樣, 一場秋雨一場寒.

不過, 一些很早就開始將故事偏移到AI和晶片領域的企業, 光環仍在.

比如剛剛提交了招股書的比特大陸bitmain, 就在上半年堅決地轉型人工智慧.

在招股書中, 'AI' 一詞出現的頻率是 '區塊鏈' 的兩倍. 比特大陸認為自己的優勢不僅僅在於挖礦, 更具備ASIS晶片的設計和研發能力, 是AI晶片行業的有力競爭者. 前不久還發布了一款邊緣AI晶片BM1880, 及相關伺服器, AI模組, 算力棒等產品集群.

和比特大陸同樣著急的, 還有挖礦界 '老二' 嘉楠耘智, 前不久宣布已經實現了全球首個7nm晶片的量產, 以證明區塊鏈公司可以在AI晶片領域 '彎道超車' .

為了和 '古典區塊鏈' 有所區隔, 號稱 '區塊鏈2.0' 代表的以太坊, 也從善如流推出了AI項目—— '以太智聯' , 甚至為其發行了代幣EAI, 聲稱將通過區塊鏈與AI的結合, 建立一個全球的分布式人工智慧價值網路, 推動以太坊發展成為下一代AI計算平台.

海外區塊鏈公司也不甘落後.

比如前不久Thought公司就宣布打破了亞馬遜, Facebook, Google的AI壟斷, 推出Thought Blockchain提供人工智慧分析方面的應用. 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演算法, 對存儲在數據中心的任何行業或任何數據進行編譯和篩選, 為小型組織使用人工智慧帶來了可能.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這些其實還算是邏輯比較能夠自洽的了.

有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區塊鏈公司, 也宣布要擁抱AI, 最終不是只落實在網站宣傳文案, 就是又回到了發幣上.

電影裡, 尤長官告訴古天樂: 老許是扛把子, 你只是個小頭目, 想跟我談, 先把 '話事人' 的位子搶過來再說. 而區塊鏈公司想要跟根基深厚的AI巨頭和獨角獸們 '爭位置' , 可真沒想象中那麼容易.

'該配合你演出的AI演視而不見'

關於區塊鏈公司的集體 '碰瓷' , AI企業的反應或許只能用一句歌詞來形容——

該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視而不見, 在逼一個愛你的人即興表演~

堅決轉型的比特大陸, 就在招股書中直接對標AI晶片大廠Nvidia, 也多次多次cue到了Intel和AMD, 以示要為計算機行業做出更大貢獻的決心. 然而這份 '告白' , 除了資本界人士及個別媒體為其鼓與呼, 並沒有引來多少AI巨頭的回應, 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公平地說, 區塊鏈公司想要上位, 手裡其實還是有點底牌的, 比如:

1. 區塊鏈技術與人工智慧有著天然的結合點. 如幫助提升人工智慧網路的安全性和數據可信度, 為人工智慧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援, 有利於機器人之間相互信任.

2. 礦機廠商在硬體上有著明顯的優勢, 具備一定的AI晶片設計, 結構化, 生產製造能力, 能夠用更低的功耗實現更高的運算效率, 幫助降低算力成本.

3. 許多現實場景需要人工智慧和區塊鏈去協同擊穿. 比如審計, 保險, 醫療等行業, 在進行數據處理前, 需要存儲高度敏感的個人數據並對其進行加密, 防止被篡改, 區塊鏈是最為理想的解決方案.

4. 區塊鏈衍生出的虛擬幣, 可以作為更靈活的獎勵代幣來鼓勵用戶, 以此換取系統訪問他們匿名數據的許可權, 從而更好地訓練AI的數據集.

如此看來, 區塊鏈公司轉型AI, 在未來應用上有著無限潛力, 或許比很多新崛起的AI獨角獸機會更大. 但為什麼既有的AI公司和嚴肅的科技媒體們, 都對此持謹慎態度呢?

原因或許是, 區塊鏈離人工智慧很近, 可區塊鏈公司卻未必.

想講 'AI' 的故事,

至少要補上這幾門課

能幹什麼, 與幹得怎麼樣, 顯然是兩回事.

目前看來, 真正具備轉型成為AI公司條件的區塊鏈公司少之又少, 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短板:

首先, 人才梯隊. 人工智慧對頂級人才的爭奪早已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與又要看數據又要寫演算法還要訓練模型的人工智慧相比, 以智能合約為核心的區塊鏈, 過去對開發者的要求顯然要低得多, 這使其在頂尖人才儲備上略顯不足. 尤其以區塊鏈產業略顯兇險的現狀, 不管是薪資水平還是企業本身的穩定程度, 乃至職業未來的成長性來看, 都不足以和 '正統AI企業' 去競爭人才.

同時, 即使有著很多結合點, 區塊鏈單一的哈希演算法和AI整體技術體繫上是有著深刻的隔離的, 兩種產業此前的確也沒有事實上的結合點. 當AI企業都開始反思自己頻頻刷各種競賽排名的分數, 是否有些不接地氣時, 恐怕大多數區塊鏈企業連一篇論文都沒有發過. 建立在人才匱乏的前提上, 要說現有的區塊鏈企業突然醍醐灌頂, 充分了解了AI計算所需要的條件和環境, 配合自己的晶片研發能力一夜之間超穀歌趕百度, 簡直是天方夜譚.

其次, 即使真的突破了技術上的隔閡, 效率和成本仍然限制著區塊鏈AI的商用機率. 分布式計算, 本地計算等等多種計算方式的出現, 意味著AI從來就不是一種不顧成本的技術進步. 針對不同行業和應用場景, 我們可能會選擇犧牲計算速度而轉向費用更低的雲端計算, 或者會綜合需求選擇成本更高的本地計算, 對於一些傳統企業來說, 綜合了軟體模型和計算晶片的AI一體機更符合他們的需求. 但區塊鏈就簡單多了, 礦機廠商的ASIC晶片往往功能單一, 在挖礦的巨大利益鏈下, 廠商們幾乎不會考慮如何降低能耗成本. 基於區塊鏈的數據傳輸, 驗證和存儲的成本也很高, 進入AI市場, 很快就會因為應用的代價過高被拒之門外.

最後, 安全隱患. 儘管區塊鏈自身幾乎不可能被攻擊, 但應用層面未必那麼安全. 比特大陸礦機就曾爆出 Antbleed 後門遭受算力攻擊, 如果唯一的安全優勢都無法保障, 一無所長的區塊鏈企業又該如何與AI企業競爭?

所以說, 想要跟AI公司爭位置, 區塊鏈公司需要補的課還多著呢.

道阻且長, 為何還前赴後繼?

你一定想問, 既然無法在短期內補上AI公司深耕多年的積累, 為什麼區塊鏈公司們還要上趕著轉型?

無非三個原因:

1. 挖礦市場整體下行, 供過於求導致礦機公司算力過剩, 有餘力勻出來為AI提供運算;

2. 區塊鏈監管越發嚴格, 幣圈泡沫破裂可能就在旦夕之間, AI是區塊鏈公司最適合的避風港;

3. 上市成為區塊鏈公司今年的主要訴求, 加速資本化進程, 才能儘快安全離場, 自然需要新故事.

不難發現, 區塊鏈公司們的 'AI願景' , 並不是為了 '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信條' , 而是無可奈何和資本上岸的一波操作.

一些 '區塊鏈信徒' 還試圖從人工智慧的遠景上解釋轉型的合理性, 但恕我直言, 再多的甜言蜜語, 也無法掩蓋宣傳文案背後的 '劣跡斑斑' .

而每一個鮮嫩的 '韭菜' , 都是只關注長期的技術價值, 卻忽略了短期的工程難度, 為泡沫站崗到了破裂的最後一刻.

金礦不常有, 而坑常有. 早已習慣快速攫取暴利的區塊鏈公司, 真的能夠在下一次熱潮面前保持克制和冷靜嗎?

目前我們並沒有在轉型的區塊鏈公司身上看到與上位相匹配的商業能力與技術信仰. 恰恰相反, 頂層礦機廠商紛紛出逃, 讓區塊鏈生態上的礦廠, 虛擬幣髮型與流通公司直接面臨上遊沒水的尷尬, 成為繼炒幣愛好者之後的另一批受害者, 難免讓人唏噓.

區塊鏈公司想要讓大家相信自己真的 '浪子回頭' , 還需要拿出更有誠意一點的姿態吧?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