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黃埔海關隸屬新港海關在對某公司申報進口為 '聚乙烯再生顆粒' 的貨物進行查驗時發現, 該貨物為棕色柱狀塑料顆粒, 顆粒大小不一且大量粘連, 有較大固體廢物嫌疑. 經鑒定, 該批貨物屬於我國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 共104噸.
進口顆粒是形勢所趨 但檢測標準過於寬泛寬
協會之所以出台《鑒別方法》, 主要源於去年出台 '禁廢令' 之後, 國內一時間存在巨量的需求缺口, 並且鄰國諸如東南亞, 日本, 韓國等國家仍可正常進口加工廢塑料, 所以國內之前從事進口廢塑料的企業快速開闢疆土. 但是進入以上國家的中資企業多數抱著賺快錢的心態, 仍然照搬國內粗放式的生產模式, 在環保化生產方面幾無有效措施.
然而, 國內海關對進口顆粒政策無過多涉及, 部分企業將固廢摻雜進再生塑料顆粒中. 海關為防止限制類固廢進入國門, 每個港口對進口顆粒實行嚴格檢測, 但是由於缺乏相關政策標準及經驗, 導致檢測時間過長, 收費過高, 企業無形中成本大幅上漲, 無論是對海關還是行業, 企業來講均造成一定負擔. 為此, 相關協會合力, 在禁廢后出台了此項《鑒別方法》.
《鑒別方法》增加灰塵, 氣味的檢測規定
在國資企業快速投產國外市場後, 2017年下半年之後大批量進口再生塑料顆粒湧入國內市場, 但由於曆年以來中國進口顆粒數量極少, 相關規定也只有協會提出的 '三個一致' 原則, 儘管後期修正為 '三個統一' (即顆粒顏色, 形態, 包裝統一), 但是顆粒的檢測標準仍比較寬泛, 此次有增加了對灰塵, 氣味的檢測規定.
此次新的檢測標準中要求再生塑料顆粒形狀要屬於一個形態類別, 可以是圓柱形, 橢球柱形, 橢球形, 扁圓形和類球形, 其中允許有少量連粒, 連粒的長度≤30mm, 且質量百分比含量≤3%. 灰塵顏色方面要與主體系顏色基本一致.
包裝上採用內襯塑料袋, 外編織袋包裝, 每一包裝件需要有標識, 標識上註明產品名稱, 生產著名稱, 地址, 產品執行標準號, 產品規格, 分類, 數量, 生產日期等. 灰塵方面要求再生塑料顆粒在水中的渾濁度≤5. 氣味方面要求顆粒若明顯存在有異於材料本身氣味的, 需要進一步檢測.
國內可進口的再生顆粒將大幅縮減
我國在全面倡導綠色生產, 迴圈經濟的環境下, 即便禁止廢塑料進口, 但現階段再生行業以進口再生顆粒為主, 因此對顆粒仍將保持高壓檢測態勢. 除了國內督查環境加強之外, 國外對綠色生產的訴求也在一步步升溫.
諸如《巴塞爾公約》締約國中的越南, 前幾日越南總理阮春福簽署27/CT-TTg號指令, 要求採取緊急措施, 加強進口和使用進口廢料作為生產原料的管理. 旨在避免做 '代加工' 國家, 後期越南不會喂廢料進口代理商頒發新證書過著延長證書期限, 只有能夠證明自身有需求和能力利用進口廢料作為生產原材料, 並且達到環保添加的進口企業才可以獲得證書. 另外, 禁止只做初加工的廢料, 限製做好的再生顆粒出口. 越南作為中國進口再生顆粒的主要來源國之一, 伴隨國外生產環境收緊後, 後期可流通到國內的貨源將大幅減少.
在國內步中國後塵, 遵從綠色生產之後, 補充國內需求點的重任仍將回歸到國內回收方面. 在行業經曆過長周期的轉型陣痛之後, 可以預見的是國內將形成以政策為主導, 以資源回收筒點為基礎, 建立分揀, 加工中心, 以集群化的分揀中心及加工中心為節點, 形成廢塑料回收加工利用網路和產業鏈條. 無論是後期出台再生塑料顆粒質量標準, 還是規範進口顆粒市場, 行業離規範化已經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