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品牌商, 瞄准一二线消费者, 拼多多正在努力撕掉 '五环外' 的标签. 10月11日, 拼多多宣布国美拼多多官方旗舰店正式上线. 实际上, 继网易严选后, 已有当当, 小米等互联网零售平台以及众多品牌商先后入驻拼多多. 拼多多也在三周年店庆期间趁着发放补贴的热度拉拢品牌商. 拼多多迫切地尝试与品牌商和解, 从假货缠身的泥潭中抽身, 但能否与对方将初步合作走向深水区, 凭借品牌商撬动更多品牌资源, 对于拼多多来讲仍需要时间检验.
10月11日, 国美在拼多多的官方旗舰店正式上线, 拼多多方面表示, 当当网, 小米等平台在国庆前已经入驻拼多多.
同时, 众多品牌商开始尝试在拼多多开设官方旗舰店.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搜索发现, 纳爱斯, 立白, vivo等品牌商均已开设了官方旗舰店. 纳爱斯与vivo旗舰店介绍显示, 纳爱斯官方旗舰店为纳爱斯集团厂家直营;vivo旗舰店为vivo品牌正规授权销售渠道, 所有产品均为厂家直供. 拼多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 目前旗舰店均为品牌商自营店铺, 但并未透露旗舰店的数量.
今年9月, 拼多多将 '名品折扣' 板块升级为 '品牌馆' , 抬升品牌商位置. 当时入驻拼多多许久的网易严选浮出水面, 此举被视为拼多多走品牌化路线的开端.
北京商报记者在品牌馆中发现, 品牌栏目显示一共有467个品牌, 然而并非全部都是品牌商直营店, 还包括第三方店铺经营的品牌. 不可否认的是, 众多品牌商, 互联网企业入驻拼多多尚处于观望阶段. 前者意在获取流量, 并增加销售渠道;后者则希望获得品牌背书, 寻求消费端与资本方认可.
'不同的诉求势必让双方经历更多的摩擦, 需要长时间的磨合才能从初步试水走向深度合作. 供应端, 消费端的融合较为漫长, 营销方式与用户管理同样要重新寻求契合点. '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称.
被视为电商黑马的拼多多, 一度占到流量制高点, 这或许是品牌商, 互联网企业选择与拼多多和解的原因之一. 根据拼多多提供的数据显示, 国庆期间, 包括vivo, 超能, 立白等在内的知名品牌销量较上季度环比增长50%.
拼多多高调强调品牌商背后, 也是企业向外拓展市场的需求. 一度以 '五环外消费者' 为核心的拼多多试图快速走进 '五环内' 的市场. 除了三至六线城市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能力亦已经成为拼多多交易金额上涨的新动能.
品牌背书之余, 拼多多急于摆脱劣质低价标签. 今年8月, 拼多多公布 '双打行动' 阶段性说明, 称仅在8月2日-9日的一周时间中, 即强制关店1128家, 下架商品近430万件, 批量拦截疑似假冒商品链接超过45万条.
值得注意的是, 拼多多也有意吸纳更多的新用户. 据企鹅智酷数据显示, 约25%的拼多多用户在平台产生全新购物需求, 购买了很多原来不曾使用甚至没有见过的产品. 一位不愿具名同样经营拼购平台的创始人表示, 拼多多采用裂变式的社交方式获取流量的速度趋于放缓, 因山寨, 售假等问题还流失了部分用户. 同时, 依靠社交获取用户时, 拼多多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反复获取用户, 营销费用会有所增加, 但用户黏性和忠诚度有限, 因此拼多多必须拓展更多的用户以挖掘新的市场.
实际上, 拼多多用户增速乏力已经有所体现. 拼多多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显示, 截至2017年9月30日, 12月31日和今年3月31日, 拼多多月活跃用户环比增速分别为116.8%, 98.3%和17.9%. 太和智库研究员唐兴通曾称, 活跃用户环比增速放缓已暗示拼多多可开发的用户在减少, 经过一个增长阶段, 拼多多已难以依靠微信流量池保持用户呈几何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