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就像机器的鼻子, 眼睛, 嘴巴, 它赋予了机器更多的感知与智能, 是未来迈向智能化的必需品. 目前全国从事传感器研究的相关企业接近2000家, 其中上市公司近30家. 2018年上半年国内主要的传感器上市企业业绩良好. 海康威视营业收入208.76亿元, 利润41.47亿元, 利润增长26%, 大华股份营业收入达98.14亿元, 利润10.82亿元, 同比增长10.06%. 相关专家预计, 2018年上半年国内传感器上市企业整体的营收增长明显. 我国的传感器市场增长迅速, 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
传感器行业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 早期, 我国的传感器业务未能受到高度重视, 发展缓慢,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但是近年来, 随着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和国家政策的支持, 我国传感器进口替代正在加速.
目前, 国内传感器行业处于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 传感器需要更微型, 更智能, 更网络化, 更系统, 更多功能的产品, 传感器技术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从结构型传感器到固体型传感器, 现在是智能型传感器. 但我国的技术相比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 当务之急便是缩小这种差距.
在市场规模方面, 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多年来保持稳定高速增长, 根据工信部的预测, 到2018年, 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610亿元, 据此可以测算出国内传感器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约29.56%.
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中提出, 到2019年, 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取得明显突破, 产业生态较为完善, 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较强, 竞争优势明显的国际先进企业, 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供给能力有效提高.
产业规模快速壮大. 智能传感器产业规模达到260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5家, 超亿元的企业20家.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建成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 模拟仿真, 设计, MEMS工艺, 晶圆级封装和个性化测试技术达到国际水平; 涵盖智能传感器模拟与数字/数字与模拟转换(AD/DA), 专用集成电路(ASIC), 软件算法等的软硬件集成能力大幅攀升; 智能传感器专利申请量稳步提升, 在新型敏感材料, 低功耗设计, 反馈控制和安全机制等重点领域形成初步布局; 金属, 陶瓷, 光纤等非半导体类传感器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
生态体系基本完善. 智能传感器公共服务平台的承载能力和技术水平稳步攀升; 氮化铝(A1N), 锆钛酸铅(PZT)等MEMS用薄膜敏感材料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镀膜机, 光刻机, 深硅刻蚀机, 晶圆键合机, 大规模高精度测试机等重大装备性能快速提升. 产业链协同持续加强, 在重点应用领域形成较强系统方案能力.
近日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行业分析内容显示, 从业内几家主要传感器企业的运行情况看, 作为物联网技术, 智能制造技术乃至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各种类别的传感器的应用迅猛增长, 营收和利润增幅均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传感器的发展前景勿容置疑.
该协会专家认为, 传感器属于关键器件, 技术含量很高, 但需要依存于其他的系统和具体的应用, 本身很难形成很大的产值和规模; 因此目前的工业传感器企业, 大都在走以传感器技术为核心, 拓展整机产品, 系统集成, 形成行业解决方案平台技术. 由于传感器芯片(尤其是高精度压力传感器芯片)的关键工艺受制于人, 行业大部分传感器企业实际上更多的是在购买传感器芯片或模块后针对应用进行补偿和封装, 形成终端产品和系统集成, 行业企业设计, 应用两头强, 核心部件关键工艺中间弱的情况非常明显. 除了关注传感器核心部件关键工艺之外, 传感器的芯片化, 小型化, 智能化, 低成本化趋势, 对应用行业和场景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数据采集和集成应用的延伸也是要重点关注的共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