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拓展海外現狀
在面臨合資品牌重重壓力之下, 自主品牌紛紛尋找海外市場拓展銷量. 於是, 自主品牌開始走出去, 從海外併購到海外出口直接銷售, 或者海外設廠生產汽車, 直接提升了全年的整體銷量.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 2018年年1-8月, 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為642.90萬輛, 市場份額為42.32%, 同比下降0.83個百分點.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 今年7, 8兩月, 自主品牌汽車出口量卻始終保持兩成以上同比增長. 2018年年1-8月, 中國汽車出口累計已達到76萬輛, 同比增加了22.3%. 隨著中國車企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快, 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汽車正銷往海外.
2018年中國汽車累計出口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內市場受阻, 積極尋找海外市場進行銷量突破
2017年, 我國汽車出口106萬輛, 同比增長31%, 在國內, 自主品牌卻只微增2%. 自主品牌繼2016年恢複10%的正增長後, 再次實現出口量的大幅提升. 其中, 奇瑞, 江淮, 長城, 長安, 力帆分別位居2017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企出口量前五名.
轉移國內激烈競爭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之一, 雖然不同的自主品牌車企, 熱衷海外市場的出發點不一樣. 其中, 不乏有國內市場受阻, 積極尋找海外市場進行銷量突破的企業.
中國是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市場. 無論是轎車市場還是SUV市場都屬於紅海狀態, 自主品牌的銷量大國往往都是汽車市場並不繁榮的區域. 不難看出, 大多數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企出口的都是低端產品, 塑造的都是廉價的品牌形象, 只能應付最低級的汽車使用.
機遇與挑戰並存
其實, 國內市場的低迷讓自主品牌熱衷海外市場, 但如果國內市場不能做好, 海外市場也將成為空中樓閣, 隨時可能塌陷.
無論是日本, 德國, 韓國還是法國這樣的汽車強國, 它們本土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均保持在了50%以上, 而在國內, 自主品牌的份額卻在不斷下滑, 其中在8月更是下滑到了38%的紅線.
自主品牌車企的發展, 並不是因為國內市場的低迷, 才需要向海外市場要銷量. 我們的自主品牌車企, 即使在2018年國內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仍保持了遠超行業增幅的發展速度. 可以說, 相對海外市場, 國內市場雖然競爭壓力過大, 但是年銷量在3000萬輛左右的基盤下蘊藏著巨大的機遇.
自主品牌目前的問題並不是要不要走出去的問題, 而是本身產品競爭力的問題, 2016年與2017年自主品牌的佔有率保持在了45%以上, 但背後的原因卻是SUV市場的一片紅火. 已經丟失轎車市場的自主品牌, 能否守住不斷髮力SUV產品的外來者也是一個嚴肅的現實.
從整個汽車市場的環境來看, 自主品牌發力海外市場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一是為轉移競爭壓力而選擇海外發展, 二是力求國內與國外市場的雙贏, 這主要得靠自身的渠道和產品實力.
自主品牌走出去, 從宏觀來看, 是國人走出去發展壯大的真實寫照, 也是中國汽車增加國家競爭力必須走的一步棋;從微觀看, 是汽車企業各自發展的需要, 國內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受到合資品牌擠壓, 自主品牌急需尋找新的市場增長點. 隨著中國車企在技術, 產品方面的逐步轉型升級, 他們也在逐漸縮小與國際巨頭的差距. 而未來在世界舞台與國際巨頭同場競技的情形, 也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