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大物博, 经济发展并不均衡. 对于经济薄弱的地区来说, 个人力量过于微弱, 需要有领头羊来集合力量, 资本进行经济发展. 这种领头羊可能是合作社, 也可能是企业, 地方政府等. 部分地区通过这些力量对财富的团聚作用, 实现了对大型食品机械设备, 生产线的购置, 并最终使地方食品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那么今天, 我们就来看几个成功利用食品工业带动地方发展的案例.
河南南街村
南街村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算陌生, 在超市货架上常常能够看到这个品牌. 这实际上是河南的一个村名, 南街村的发展就是典型的由地方政府带动.

该地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 最初凭借面粉打开了北京多个食品厂的大门. 随后在方便面发展的大浪潮中, 该地抓住机遇, 通过集合村民资本购得一条方便面设备. 设备生产的快速让该地迅速打响了知名度, 生产线设备也源源不断地购入. 据统计, 在南街村发展方便面的高峰期, 该地仅方便面生产线就有60多条, 是名副其实的方便面生产基地. 在方便面产业的带动下, 该地逐渐建起了冷库, 包装厂, 糕点厂等. 不断围绕农字做文章, 做深农产品加工, 做优做强农产品产业结构与深加工产品质量. 最终, 该地集合了26家企业, 共同助推品牌发展.
山东蛤堆后村
山东的蛤堆后村, 是一个典型的 '以企兴村' 的地方. 在这里, 目前共汇集了28家食品相关企业.
作为一个临海村, 蛤堆后村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 '耕海牧渔' , 而是在其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禽养殖, 食品加工产业. 这得益于改革开放初期一家肉鸡养殖场的出现. 当时该肉鸡养殖场仅有十余人, 随着工厂对政策法规方向的牢牢把控, 逐步发展壮大让蛤堆后村的人们看到了肉鸡养殖的巨大前景, 配套设施设备逐渐发展壮大. 通过引进饲料加工设备, 肉鸡屠宰设备, 食品加工设备等, 该地的肉鸡养殖产业形成了从饲料生产到深加工利用的全产业链模式, 带动更多相关产业企业聚集.
湖南长寿镇
湖南平江长寿镇是闻名遐迩的 '酱干之乡' . 这里制作酱干的历史悠久, 制作工艺复杂, 需经历点卤, 压榨, 分割近20道工序. 繁杂的工序终带来丰厚的回报, 酱干逐渐成为该地的一大特色.
为进一步壮大酱干产业, 提高生产效率. 长寿镇的酱干手艺人开始思考在保持传统工艺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用现代化设备辅助酱干生产. 在酱干生产时候需要经过三卤三烘, 这一过程不仅耗费人力, 也需要大量时间. 为提高酱干生产时候的效率, 该镇有企业引进了隧道烘箱这类设备, 设备采用长箱体热风循环以及远红外干燥方式对酱干进行干燥, 在提高酱干生产效率的同时, 最大程度减少与传统干燥的区别. 当前, 长寿镇依托酱干品牌, 衍生发展生态农业, 食品加工业, 观光旅游业等产业, 利用酱干搞活当地经济, 使人们生活富裕.
除此之外, 还有其他地区尝试发展食品产业, 如衢州在 '十三五' 期间提出构建 '1+2+3' 生态产业结构. 其中指出要引导食品行业从粗放型本地农产品加工, 提升为饮料为主, 品牌企业集聚, 产业水平先进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可以看到, 地方, 企业能够团聚起巨大的发展能量, 再引进添置现代化设备推动食品产业像现代化, 高效化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