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高度成熟的電視領域, 也永遠不缺乏挑戰者, 繼樂視, 小米之後, 又有一家手機廠商正式宣布進入智能電視市場. 而在不久前, 華為重設電視項目小組的消息也在業內引發了熱議.
'我們希望以一個探索者的心態投身互聯網智能家居領域, 從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智能設備智能電視入手. ' 一加CEO劉作虎9月17日在微博上發表長文表示, 隨著5G, AI等技術的發展, 家庭智能生活場景將和現在有很大不同, 但目前仍處於較為初級的階段. 未來五年, 電視領域將會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而機會也會應運而生.
在分析師看來, 硬體產品的增長需求和智能家庭帶來的商業機會是手機廠商進入電視領域的根本原因, 但想要從根本上立足仍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以及足夠的耐心.
'目前新生廠家進入智能電視領域的壁壘很低, 但是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 需要自身在某一領域強優勢的依託, 或產品技術優勢, 或運營效率優勢, 或用戶基礎優勢等. ' 奧維雲網(AVC)黑電事業部研究副總監揭美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國美零售華南大區總經理宋林林則認為, 新進入者要在電視領域做成功, 年銷售規模在100萬台以上才有運營的基礎. 不僅要做互聯網電視, 而且要用自己的OS系統, 才能獲取和分享運營價值. '彩電硬體已經幾乎沒有什麼錢賺, 現在拼的是軟體, 用戶, 內容, 運營. ' 宋林林對記者說.
'佔領客廳' 的野心
告別了前兩年的喧囂, 無論是哪一家手機品牌的經營者, 都不可避免地面臨增長放緩的現實. 在探尋業務延展的範圍時, 智能家居成為今年上半年手機圈中最熱鬧的辭彙.
記者注意到, 國產四強中, 華為雖然沒有正式宣布進入電視市場, 但之前公布的 'HiLink' 主要就是為了進駐智能家居市場所做的開發平台, 而關於旗下品牌, 榮耀造電視的傳聞也不時在供應鏈上被傳出. OPPO和vivo也在近期邁出了關鍵一步, 攜家電等廠商成立了生態開放聯盟.
小米則在電視領域走得更早. IHS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對記者表示, 今年上半年, 小米出貨量基本達到國內一線品牌廠商相當的水平.
'一方面是樂視等互聯網廠商衰落留下一個市場空白;另一方面也是小米加強供應鏈管理, 在面板快速下降的周期內, 最先並持續享受到關鍵器件下降帶來的成本和價格的優勢, 並將這種優勢發揮到最大. ' 張兵對記者說.
對於智能家居的前景, 劉作虎對記者表示, 智能家居市場的規模仍然巨大, 目前家庭互聯網智能體驗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 缺乏科技感, 也沒有與其他幾大主要生活場景實現無縫對接, 這是一加選擇入局(電視市場)的根本原因.
根據《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報告》, 到2020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3576億元. 互聯網電視作為重要介面將擁有巨大潛力, 單從全球電視市場來看, 電視整體銷售額在持續增長, 智能電視出貨量佔據整體市場的比例大幅上升.
海外市場也存在著巨大潛力. 在一加品牌強勢的印度市場, 由於電視媒體主導著娛樂行業, 智能電視市場機會也在湧現. 據Advanced Television分析稱, 到2021年底, 預計印度電視市場規模有望達到90億美元.
'電視算是家庭娛樂唯一的分享大屏設備, 除了電視本身對於視頻和音頻的基本功能外, 未來將成為家庭資訊顯示的重要設備, 並且由於OLED, Micro-LED和8K等新興顯示技術的發展, 未來還有相當的想象空間. 加之物聯網和智能家庭的發展, 電視相比其他設備可視化程度更高, 極有可能成為智能家庭最為重要的綜合顯示和互動平台. ' 張兵對記者說.
紅海市場裡的 '新舊博弈 '
手機廠商從手機市場到電視市場, 有分析師評價稱是從一個紅海跨入另一個紅海, 並且將會遭遇到更強大的對手.
揭美娟對記者表示, 目前彩電行業處於存量競爭的階段, 市場成熟度非常高.
她認為, 未來電視的演變形態分為兩條路徑, 硬體方面隨著新技術發展, 會延伸出多種產品類型, 在顯示技術和外觀形態都會有重大突破, 在這些技術領域傳統的電視廠商仍佔據優勢;軟體方面, 會在電視使用形式上, 延伸出多種使用場景, 電視使用功能會更加多元化.
宋林林對記者表示, 目前看, 手機的通話, 視頻等硬體結構與彩電是相通的, 並且目前電視面板供過於求, 面板資源容易獲取. 但挑戰在於彩電硬體已經幾乎沒有什麼錢賺, 如果做傳統電視就沒有意義.
而做互聯網電視, 之前手機廠商中, 小米和樂視切入的路徑也不太一樣, 樂視擁有自己的視頻和互聯網資源, 自購的電視劇, 電影, 體育節目等勾勒的是樂視以內容為中心的生態平台戰略, 而小米則是憑藉如小米盒子等硬體生態鏈打造了以小米設備為核心的生態體系, 從而捆綁客戶.
劉作虎認為, 隨著AI技術的發展, 未來會有更多的想象空間. '電視應該能隨時顯示你想要的東西, 或與手機打通, 同步顯示日曆等資訊. '
'未來幾年, 由於聯網, 智能的持續演化, 硬體和硬體之間的界限變得非常模糊, 黑電, 白電, 通信和安防等領域壁壘正在逐步打破, 這樣的滲透不是單向的, 而是雙向和多向的. 因此, 不排除更多廠商進入黑電領域. ' 張兵對記者表示, 產業廠商要考慮的是利用自身資源優勢, 或是極致專業化發展, 擴大優勢, 又或是採取橫向擴張戰略, 實現跨越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