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彩電市場規模一直停滯不前, 甚至許多彩電企業用 '低價' 衝量也於事無補. 對於這樣的市場窘境, 行業人士表示, 只有轉換戰略思路, 走高端大屏化之路才能在市場立足.
中怡康分析認為, 從今年彩電市場走勢來看, 大尺寸電視已經成為行業期待的增長點. 在今年1~7月55寸電視已經成為第一暢銷尺寸, 成為絕對銷量擔當, 而且65寸, 75寸也在成為今年彩電市場的 '寵兒' .
以線下市場為例, 根據中怡康時代的月度零售監測數據, 2018年前7個月, 55英寸零售量佔比32.3%, 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3個百分點, 65英寸零售量佔比9.3%, 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9個百分點, 75英寸零售量佔比0.9%, 較去年同期增長了0.6個百分點.
行業人士分析認為, 造成55寸及以上電視在市場逐步走俏的原因, 主要是由價格親民化和消費升級兩大維度促成. 據了解, 2018年7月, 55英寸線上下市場平均單價3954元, 線上上市場平均單價更低, 只有3024元. 這個價格還抵不過一台配置高端的智能手機, 大尺寸電視不斷走低, 加速其普及化的進程.
另外, 一方面目前彩電市場進入替換周期, 而這個時期的市場特徵是需求性到品質型產品的轉移, 因此高端大尺寸電視成為大眾家庭的首選, 這也讓大尺寸電視逐步在市場飄紅的重大緣由.
從品牌格局層面來看, 2018年大尺寸市場當中的品牌格局較去年發生了變化, 以往外資品牌在大尺寸電視上佔據 '領導' 性的優勢已不在, 取而代之的國產品牌在大尺寸電視上處於主導性地位. 據中怡康數據顯示, 在55寸以上大尺寸電視這個高端市場區間, 國產品牌的零售量份額佔據7成以上, 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國產品牌的天下.
據統計, 在今年前7個月, 彩電市場上市55英寸及以上新品329款,而與此同時外資品牌除了索尼, 飛利浦在做了大尺寸產品布局之外, 其他外資品牌動作幅度相對較少.
行業人士告訴《視聽圈》, 55寸以上彩電產品逐步在市場進一步走俏, 側面反映出彩電產品結構已向中高端化轉型, 一個以大尺寸, 高畫質為突破點的彩電競爭新時代已經開始.
來自IHS的數據報告顯示60英寸及以上尺寸(超大尺寸: super-large)的電視面板出貨量在2018年有望突破2000萬片. 雖然在每年總出貨量2億片左右的電視面板市場, 目前比例只有10個點, 但增勢卻非常的快速, 這意味著在未來市場的競爭看點就在大尺寸電視的爭奪上, 誰在大尺寸電視能夠布局更完善, 發力更兇猛, 在今後的市場比拼中將會佔據著有利的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