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巨頭跨界造車 | 莫讓衝動大於理性

最近, 業內流行一個說法: 賣手機, 賣空調, 賣電腦, 賣吹風機的都跑去造汽車.

雖然這僅是一個段子, 但卻掩蓋不住巨頭們的野心.

前有樂視的電動跑車, 後有蘋果的自動駕駛汽車, 京東的無人貨車, 戴森的電動車, 各界大佬們的加入, 讓傳統汽車業格外熱鬧. 近兩年, 電子, 互聯網與汽車產業之間的跨界併購也十分火爆. 阿里與上汽合作, 華為參股威馬, 騰訊投資蔚來汽車, 董明珠拉上王健林豪賭銀隆, 五糧液收購奇瑞旗下凱翼汽車股份……

董明珠, 馬化騰, 王健林, 賈躍亭......每位大佬心中都有一個 '造車夢' , 並在為之不懈努力.

不過, 可以看出, 蘋果, 三星, 華為雖然都涉及汽車產業, 但 '心思' 各不相同. 蘋果意在整車製造和自動駕駛, 三星則主攻動力電池, 而華為則是看上車聯網.

誠然, 新能源汽車, 智能網聯汽車是當前全球汽車工業發展的大趨勢, 引得眾企業不惜砸下重金跨界進入. 智能化是汽車消費需求的下一個藍海, 而具有互聯網基因的新造車企業在智能化領域具有先天優勢. 但還要看到, 汽車製造是一個成本密度很高的產業, 其同時具有很高的技術, 市場, 政策門檻, 需要企業有積累, 能夠長期投入, 有龐大的資金支撐.

目前跨界造車的部分電子企業, 其營收體量很難支撐耗資巨大的造車業務, 同時在供應鏈資源, AI智能, 互聯網運營等方面也還在積累階段, 尚需謹慎. 從過往的例子來看, 因造車而資金鏈崩盤的企業的案例不在少數. 進入新產業初期鋪的攤子太大, 過於分散, 往往會讓企業在資金, 人力等方面消耗過大. 電子企業要充分認識到汽車產業的風險, 做好長期投入, 資金的準備, 有長期的規劃和定力.

企業跨界造車, 莫讓衝動大於理性. 電子企業造車不一定都要成為主流玩家, 可偏重細分市場, 著力提升用戶體驗, 增加亮點和賣點. 電子企業也不可盲目參與整車製造, 而或可在組件製造, 顯示屏, 電池, 半導體晶片, 車載系統等智能電子化裝備和零部件方面發力, 成為智能汽車領域一股重要的技術力量.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