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情观察室: 麒麟710, 定义中端性价比的SoC

近两年来, 高通在中端处理器市场可以说绝对的霸主地位, 无论是当年的一代神U骁龙625, 630/660系列, 还是今年新推出的骁龙710, 都是既赚了口碑又赢了销量. 而作为高通最大的对手之一, 麒麟一直以来都是发力在高端系列, 但在中端处理器上却始终不温不火. 而最新发布的麒麟7系(麒麟710), 则明显表明了在稳住旗舰级后, 麒麟并不甘心将中端市场拱手相让.

而近两年, 随着手机整体消费升级的趋势, 以及手游的迅速发展, 面对数以亿计的手游党以及日进斗金的游戏厂商, 中端处理器则成最了 '物美价廉' 的选择. 而麒麟710, 则是麒麟打响中端市场的第一枪.

产品力方面, 麒麟710采用中端处理器中比较先进的12nm工艺, 并且搭载4个A73大核+4个A53小核, 大核最高主频为2.2GHz, 小核为1.7GHz, 采用我们已经很熟悉的Big.little架构;GPU则采用Mali-G51 MP4. 在网络方面, 麒麟710支持LTE Cat.12/13标准, 下行最高600Mbps, 上行最高150Mbps的速率. 至于缓存信息, ISP和DSP我们暂时不得而知. 以上就是麒麟710的基本信息.

可以看到, 此次麒麟710上, 最大的亮点就在于采用了12nm工艺. 我们已经知道, 决定一款处理器性能最核心的因素主要是工艺, 架构等方面. 而工艺越先进, 则意味这处理器的精细度越高, 可以集成更多的晶体管. 更重要的是, 更精细的制造工艺, 还能够尽可能的缩小元器件之间的距离, 减小功耗. 尤其是对于现在智能手机的架构, 越来越 '暴力' 的架构对工艺更加依赖. 因此, 麒麟710上的12nm架构可以看做是16nm的升级版本. 相比于16nmFF的7.5T标准单元库, 12nm FFC提高了集成度(密度更大), 官方称在同等工艺下, 可以提升10%的性能.

架构方面, 此次麒麟710相比于前代产品, 最大的亮点就是多了四颗A73大核. A73并非新鲜事物, 其性能也无需多言. 比较值得一提的还是A73在设计之初, 就并非一味追求极限性能, 而是优先考虑功耗比等更加实际的其它方面, 再针对实际使用的特性来对架构进行二次优化. 因此A73也是走平均功耗与性能的路线. 而在小核心上, 此次麒麟710选用A53作为小核, 主频为1.7GHz. 对于A53大家更是熟悉, 毕竟是覆盖从低端到中高端SoC的小核心 '万金油' . 总的来看, 在CPU方面, 麒麟710首先从实用主义的功耗出发, 并没有选择一些激进的选择, 选择比较成熟稳健的架构, 通过底层技术的提升来提高使用体验.

而在GPU方面, 此次麒麟710采用Mali-G51 MP4. 尽管现在是2018年, 但其实G51是Mali在2016年就发布的产品. 从ARM官方公布的性能来看, 相比于T830, G51最多可提升60%的性能密度, 最高60%的能效, 芯片体积减小30%, 最高支持4K分辨率. 但这都并非G51最重要的.

其实G51最重要的还是和他的大哥G71一样, 采用Bifrost GPU架构, 支持Vulkan(这对于中端处理器尤其重要), 与之前midgrad架构相比, Bifrost最大的创新在于使用指令组着色器(ClausedShader). 而且Bifrost架构可以支持CPU与GPU之间无需提前拷贝数据, 直接在同内存下进行同时读写, 共享控制逻辑, 使用率接近100%. 对比来看, G51也同样更着重与能耗比的设计.

客观测试:


首先是Geekbench, 经过我们的三次测试(取平均数), 单核成绩为1582分, 多核成绩5569分, 相比于上代麒麟659进步非常明显. 整体成绩大致能达到麒麟970的80%, 与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骁龙710差距已经很小.

而在考验CPU浮点运算的圆周率的测试中, 麒麟710也给了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最终结果, 麒麟710的测试成绩甚至微微超越了骁龙710.

图形性能方面, 麒麟710的Mali-G51则在性能上略显薄弱. GFXBench跑分, 我们采用标准的1080P(离屏)分辨率的数据, 1080P曼哈顿离屏成绩为21Fps, 而1080P霸王龙离屏则为39Fps.

而在3DMark的测试中, OpenGL ES 953分, Vulkan 1134分, 尽管Mali-G51也同样支持Vulkan, 但纯跑分成绩只能说一般.

不过跑分归跑分, 好在麒麟在710上也同样支持GPU Turbo. 从原理上, 为了实现GPU Turbo的极致表现, 华为就几乎对手机系统架构中所有的部分都进行了优化, 首先从最基础的寄存器部分深入, 优化了其上数据的传输方式, 通过深度的调节, 将寄存器间传输数据这样极其影响效率的操作频率降到了最低;其次, OpenGL等驱动层面, Graphic等中间件以及上方的框架层等同样也是动了大手术, 做了相对应的优化及修改, 才能保证全程更高效率的图形计算及处理. 而我们也通过实际游戏来测试麒麟710的GPU Turbo.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 麒麟710的表现还不错. 对于《王者荣耀》这样的轻度手游是完全没有问题. 而对于一些需要实时渲染的场景, 还是有些压力. 但总的来看, 荣耀还是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来保证用户的实际体验. (在刺激战场测试中, 麒麟710被游戏客户端限制在最高30Fps) .

总结:

在性能方面, 麒麟710表现比较出乎笔者的预料. 在CPU方面, 得益于12nm的新工艺以及A73大核的加入, 麒麟710在CPU性能上纵向对比上代麒麟659, 有着肉眼可见的明显提升. 而横向对比骁龙710, 性能也比较接近, 在测试中也给了笔者一定的惊喜. 而在GPU方面, G51的表现则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对于一些轻度应用还算得心应手, 但对于需要实时渲染的复杂场景时, 还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通过GPU Turbo曲线救国的帮助下, 在实际表现中也还不错. 在实际表现中也还不错.

总的来看, 麒麟710芯片的性能确实可以说迈进了优秀的中端处理器行列. 而从终端价格来看, 目前搭载麒麟710的荣耀8X只要1399元的起步价, 而在这个价格能达到其它品牌1500-2000元所采用SoC的性能. 不仅如此, 荣耀8X出色的ID设计, 独家的AI通信以及有着良好表现的手持超级夜景, 从终端角度证言了麒麟710的性价比.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