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撤離對中國塑料化工行業會產生什麼影響?

根據《日經新聞》近日的報道, 基於美中貿易戰當前未有緩和趨勢, 美國也正考慮徵收進口車和汽車零部件關稅, 日本各企業開始撤出在中國的供應鏈.

日本化工企業旭化成(Asahi Kasei)計劃將製造汽車零部件的中國廠遷回日本, 因其製造的產品名列在美國的關稅清單中.

與此同時, 世界排名第2的重化工業產品製造公司小松製作所(Komatsu)將改用在美國, 日本和墨西哥的設施生產液壓挖土機零部件, 而這些部件目前都在中國製造. 但改變生產計劃, 將使小松製作所每年承受龐大的額外開支.

愛麗思歐雅瑪(Iris Ohyama)計劃將針對美國市場銷售的空氣清淨機, 電風扇等其他電器的生產, 從中國轉移到韓國的新工廠, 並計劃明年完工. 上述產品尚未列入美國針對中國的關稅清單, 但該公司正在採取措施預防風險.

此外, 早在23日, 同為車企的鈴木汽車已與長安汽車就解除合資協議達成一致, 鈴木將其在合資公司所持有的股份出售給長安汽車, 預計今年內即有可能完成出售.

只不過, 鈴木汽車的退出, 並非是由美國對華關稅貿易戰所致, 而是中國市場對於小型車的需求逐步降低所致. 市場原因導致撤資的企業還包括了由於智能手機的普及導致數位相機的市場縮小, 以及受設備老化等影響, 日本奧林巴斯照相機位於中國深圳市的數位相機生產工場在五月停止運行.

歐姆龍(中國)有限公司日前也因為OLED屏的銷量暴增嚴重衝擊了液晶的市場, 導致其主業液晶背光板銷量下滑, 從而不得不解散位於蘇州的精密電子有限公司.

中美貿易戰讓外資 '跑' 得更快

日資企業的退出反映出了中美貿易戰帶來原材料市場, 特別是鋼鐵, 化工, 橡膠塑料市場價格的波動, 另外, 在進出口成品市場上, 機械製品, 化學製品也都受到限制, 讓生產方不得不進行調整, 這其中就包括合資企業對於自身投資比例的調整.

以旭化成為例: 作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隔離膜供應商, 世界500強企業以及日本最大型綜合集團之一, 旭化成近十幾年在中國進行了大量的投資, 業務涵蓋了電子材料, 紡織, 化工, 建材, 微電子, 製藥, 醫療等各大領域. 目前, 旭化成全球員工人數約35000人, 中國員工占其員工總人數的10%. 若旭化成決定將工廠遷回日本的話, 將會使幾千名中國員工受到影響.

另一點就是包括日資企業在內的外資和中外合資企業, 已經無法再在中國市場上保有原先的一系列優勢和紅利, 包括廉價的人力資源, 有市場優勢的產品和政府優惠支援等, 許多中國本土品牌並不比外資企業做的差, 尤其是在電子產品等領域.

外資撤離不能讓中國製造坐以待斃

外資撤離對於自身是一種保護, 那麼對於中國的塑料化工行業會產生什麼影響呢?有相關分析人士就認為, 以塑料化工行業為例的中國製造, 會因為外資撤離而顯現出外強中乾的一面, 尤其是市場和人力紅利消失之後, '為什麼要在中國製造' 將成為大家討論的重點.

對此, 商務部曾回應, 外資將幫助中國經濟調整結構, 有創新, 高品質的外資將會是未來引入中國的重點. 而這一點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在 '2018(第十一屆)中國塑料產業大會' 的致辭不謀而合.

趙俊貴在致辭中強調, 目前全行業投資增長乏力, 連續三年下降. 短期內化工行業投資增長趨勢難以改變. 石化產業矛盾仍存, 高端化, 差異化產品缺口較大.

要加強傳統石化產業轉型, 升級, 著眼全球發展, 加快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石化產業體系. 也就是說, 塑料行業自身求發展, 求創新, 才能避免外資大動作之後帶來釜底抽薪般的傷害, 中國製造才能穩定發展.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