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新能源, 鋰電池行業近幾年發展一日千裡, 各路神仙也積極衝進這個行業準備大幹一場. 而時至2018年夏季, 行業表現卻令人大跌眼鏡, 產業鏈上停減產企業層出不窮, 部分產品價格幾乎腰斬, 這與大家心目中的 '風口行業' 可是相去甚遠.
行業增長速度快
國家對於新能源車的補貼扶持是行業發展如此之快的根本原因. 根據規劃, 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要達到200萬輛, 而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銷要達到20%以上, 這也就意味著2025年新能源車的產銷應該在550萬輛以上.
對應的, 預計動力電池到2025年需求量將達到300Gwh, 而2017年動力電池裝機量還不到40Gwh, 這意味著未來8年動力電池需求量的年化增長率將達到30%.
業內人士信心不足
儘管看起來的前景非常光明, 但隨著行業發展, 橫亙在我們面前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對於從業人員來說, 大家對未來的信心遠不如增長數據上面顯示的那麼好看. 相反, 行業暴露出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
追求快錢 目光短淺
2016年的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鬧的沸沸揚揚, 蘇州吉姆西等多家公司通過虛假材料等方式騙取國家補貼, 影響甚壞. 業內認為, 騙補行為的發生, 展示了部分企業家只顧追求眼前利益, 而不顧企業長期發展的短視心態, 而這種心態仍然在業內普遍存在, 也延伸出很多問題, 比如:
企業產能規劃離譜
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統計, 僅截止到2017年底, 國內動力電池的產能就已經達到228Gwh, 而同期國內動力電池的裝機量還不到40Gwh, 產能利用率不足20%. 不少企業在一無技術儲備, 二無市場份額的情況下盲目追加投資, 瘋狂擴建產能, 結果發現廠房建好後產品拼不過同行, 接不到訂單, 只能空置.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隔膜, 正極, 碳酸鋰等各種原材料行業之中.
外資即將放開 電池企業即將面臨全球性競爭
根據各車企規劃, 2018年合資新能源車將成規模的投放進入市場. 實際上, 包括寶馬, 奧迪, 福特, 別克等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車已經在上半年正式銷售, 且因享受綠牌政策而銷量頗為不錯. 同時, 如福特蒙迪歐, 別克VELITE 5等甚至採用了松下, LG等外資企業電池, 可以預見的是, 國內電池廠和日韓電池企業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競爭的日子已經不遠, 壓力可謂相當之大.
整車廠基礎仍有差距
雖然不願承認, 但是就整車廠的製造水平而言, 國產車與合資車(進口車)質量差距仍然不小. 儘管希望通過新能源彎道超車, 但是光靠鋰電池這一個點發力顯然遠遠不夠, 底盤技術, 整車調教, 製造工藝, 質量管控等方面一個都不能少, 這些技術的進展遠非一日之功, 需要持續而長久的投入.
不浮躁不冒進 用心做產品方是正途
行業問題很多, 遇到的挑戰也不少, 但是令人慶幸的是, 仍然有不少企業在腳踏實地鑽研奮進, 而不管是電池廠還是整車廠, 這幾年以來的進步也都非常明顯. 我們相信, 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沒有錯, 行業的前景目標也沒有問題, 企業只要靜下心來, 一步一個腳印, 雨後彩虹終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