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之际的拼多多, 正被口诛笔伐.
3年历程, 3.4亿活跃买家, '一个以卖假货, 山寨品为主的AP P, 堂而皇之地登陆纳斯达克' , '近300亿美金的市值反讽着我们引以为荣的消费升级和中国制造' .
其实, 说话人身份的不同, 导致立场的不同. '电商是新生事物, 拼多多又是电商中的新生事物, 我们应多些宽容' , '8000元的手机可以让白领畅游互联网, 只需20分之一花费的低价手机同样给低收入者看到世界的精彩' .
当喧嚣互不相让之时, 加入其中不明智. 在喧嚣之外找答案, 或许会有别的启发.
一篇题为 '谁买走了拼多多的山寨电器' 的文章, 在朋友圈广为流传. 在这篇调侃文章中, 作者列举并截图了大量的傍名牌, 打品牌擦边球的电器产品, 从彩电冰箱洗衣机到厨卫小家电, 当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几乎无一幸免, 一些山寨甚至让人忍俊不禁. 但文章截图里透露出的三条信息值得我们关注: 低价, 支持乡镇网点自提以及动辄上千上万的拼售量.
这也解释了 '一个假货, 山寨品横行的AP P' 居然能够堂而皇之地登陆资本市场的背后逻辑: 有需求才有供给. 有这样的需求, 也有那样的需求.
我们所处的世界, 有高处品尝鲍鱼鱼翅的圈层, 也有更多大口吃馒头稀饭的族群. 我们不能断言拼多多的3.4亿活跃买家都是低收入阶层, 但显然, 在消费观念上, 这3.4亿的数量对比我们经常提及的2.25亿中产人群所可能持有的消费观念, 是占据相当优势的. 而在实际生活里,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优势还会被进一步放大.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17年全国居民平均年消费支出为1.8万元, 换算成月均则为1526元. 如果你的月收入超过2600元, 在全国范围内, 你的消费力已经超过了全国大部分人.
实际上, 这才是拼多多火爆的根本原因所在. 某种意义上说, 这不是电商模式问题, 也不全是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当然监管缺失也难辞其咎), 而是一个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的问题. 售卖低价耐用产品不是错, 售劣质品是错; 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不是错, 但卖假名牌是错. 一句话, 把馒头提供给需要的人, 是功德; 把馒头卖给需要的人, 还告诉人家这是鱼翅, 这就成了罪孽.
厨电业并非不能从中有悟. 其一, 消费群体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富有和高知. 其二, 价格任何时候都有吸引力. 其三, 消费多元, 就低还是就高, 这是品牌定位问题, 但只有聚焦才能有效对接. 最终, 还是要耐住性子, 市场的问题最终还是靠市场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