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20日, 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 共有148家锂电池上市公司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其中, 127家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 占比85.81%. 按照预告净利润的最大变动幅度来看, 净利润同比上涨前三名为双杰电气, 方大炭素和威华股份, 其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880%, 679%和568.49%.
业绩飙升之下, 资本在锂电行业中涌流. 事实上, 虽然进入2018年以来, 锂电行业在下游车厂补贴退坡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下, 暴露出诸多行业问题, 但在新能源汽车巨大的发展预期下, 锂电行业的资本热潮依旧热度不减.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 截至目前, 2018年上半年在锂电领域针对电池, 材料, 设备等企业的兼并购案例超过30起, 涉及金额超过6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1.3万台和41.2万台, 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4.9%和111.5%, 其中, 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4万台和31.3万台, 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9.0%和96.0%. 新能源汽车销量普涨基本如实体现在了各家锂电池公司2018年的半年报预报中.
对此, 有业内人士表示, 锂电池类上市公司业绩涨幅过大, 继续上涨需要新的亮点. 过快的涨幅背后, 是缘于锂电池行业拐点得到了市场认同, 驻扎在锂电池板块的融资盘基本已悉数杀出.
同时, 上述人士表示, 由于补贴退坡, 动力锂离子电池销售价格比年初下降20%. 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毛利率都处于低位, 预计这种趋势会持续到2020年.
近九成公司业绩飘红
尽管锂电各股上半年业绩飘红, 但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游环节, 动力电池领域两端受压显著.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成本提升, 同时下游车企又将补贴退坡压力向上转移, 这使得动力电池产业正经历着产能结构性过剩, 现金流枯竭的窘境.
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 在148家已经公布2018年半年报业绩预告的企业中, 有127家公司预告净利润为正, 占比近九成. 其中, 净利润同比上涨前三名分别为双杰电气, 方大炭素和威华股份, 其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880%, 679%和568.49%.
对此, 威华股份方面表示, 致远锂业3月份正式投产后随着二季度产能逐步释放, 预计锂盐业务将大幅改善公司业绩, 并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锂电绩优股赣锋锂业4月24日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 预计公司2018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9848.57万元至100217.51万元, 增幅为15.00%至65.00%. 对于净利润上升赣锋锂业表示, 与上年同期相比, 原材料供给得到保障, 锂产品产销量增长带动业绩相应增长.
而作为锂电传统劲旅的国轩高科, 在锂电公司业绩普涨的背景下, 今年上半年的表现却差强人意. 早在4月26日, 国轩高科就发布预报称, 公司2018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38000万元至48000万元, 同比最大跌幅或达14.61%.
应收款项居高不下
事实上, 中游环节巨大的降本压力, 已经让锂电企业成为 '夹心饼干' .
'车企将降本压力向上传导; 同时, 钴等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 进一步缩减利润空间. ' 有锂电专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预计今年钴价将进一步上涨. 加上补贴持续退坡, 2018年中游两端承压的情况将进一步传导至电解液, 隔膜, 负极等环节. 他认为, 这种情况要等到电池价格降到合理水平后才会好转, 时间节点或在2020年.
除了市场化方面利润空间备受积压, 在政策层面上, 由于运营里程规定, 补贴事后清算制度, '80亿瓦时' 意见稿等政策的出台, 令锂电企业现金流问题凸显, 资金链断裂也成为众多锂电企业关门的直接原因.
《证券日报》记者查阅中泰证券研报显示, 2017年锂电池板块应收款项占营收比例高达73.9%, 在各细分行业中排名第三. 与此同时, 2018年上半年锂电领域针对电池, 材料, 设备等企业的兼并购案例超过30起, 涉及金额超过600亿元.
对此, 有行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众多早期蹭热度, 捞补贴而进入的电池厂商由于技术更迭能力弱, 产品难以达标, 导致没有订单后产能被闲置, 利润空间被压缩, 最终破产; 也有一些曾经的头部企业, 盲目投资扩张, 受补贴账期影响也已岌岌可危. 在此背景下, 龙头企业的规模, 资金和技术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行业洗牌将加快.
'预计行业最终能够剩下10余家主流电池厂. ' 上述人士认为, 降成本仍是中游企业2018年面临的重大课题. 龙头企业兼具规模, 资金和技术优势, 能够通过扩大市场占有率达到规模化生产进而降低单位成本, 加强内部管控提高良品率, 更新产线提升自动化生产效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