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刀耕火種, 到鐵犁牛耕, 再到耕地不用牛, 中國農業可謂走過了一條漫長的演變道路. 而中國一拖, 則讓中國農民 '耕地不用牛' 的時代提早到來, 那一年是1958年, 是中國自己製造的第一台曳引車——東方紅54型履帶式曳引車誕生的年份, 距今整整六十年.
從無到有, 從有到優, 從優到強. 六十年來, 中國一拖雖經起落, 但始終不忘初心, 在田間地頭創造了中國農機工業的偉業.
記者在中國一拖廠區參觀時感受到, 這家企業之所以能為中國 '三農' 建設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靠的是不斷變革的力量. 這體現在技術的變革上, 體現在管理的變革上, 也體現在制度的變革上.
技術變革
自建成投產以來, 中國一拖曆經技術引進到消化, 改進, 再到發明, 創新. 這裡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台曳引車, 第一台壓路機和第一輛軍用越野汽車. 對於研發體系的建設, 產品技術的創新以及製造工藝的改進, 中國一拖極為重視. 以產品為例, 動力換擋曳引車和無級變速重型曳引車的研製成功, 先後打破國外農機企業在該領域的壟斷格局. 以項目為例, 中國一拖近年來重點打造的新型輪式曳引車智能製造工廠項目, 進一步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 提高了設備利用效率.
2016年, 我國首家曳引車動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中國一拖成立, 進一步鞏固了中國一拖在中國農機行業的領先地位.
管理變革
管理變革, 也是中國一拖在業績不景氣時能夠轉危為安的重要法寶. 20世紀80年代初,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 導致大型履帶曳引車銷量銳減, 危機襲來, 中國一拖管理層立刻派大隊人馬下鄉調研, 按照反饋資訊調整產品線, 小四輪曳引車收穫了市場歡迎. 此後, 逐漸摸清改革門路的中國一拖走上企業兼并之路.
1997年, 中國一拖以43.3億元的銷售收入再次達到高峰, 同年成為我國農機企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但之後, 中國一拖卻長期在虧損的邊緣徘徊. 中國一拖的管理層清醒地認識到, 之所以出現較大虧損, 根本原因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運營企業的規律缺乏系統認識. 在諮詢機構的協助和自身研究的基礎上, 中國一拖提出了圍繞市場化放權的 '三分四層' 發展戰略, 終於扭虧為盈.
中國一拖順應向知識, 技術, 服務密集型企業調整的要求, 大力推進從低端製造到高端製造, 從傳統製造到現代製造的轉型. 當下, 又以 '聚核鑄強, 創新驅動, 發展成套' 的戰略思路, 開啟成為卓越的全球農業裝備供應商的奮鬥之路.
制度變革
制度變革, 是中國一拖不斷奮進的重要保障. 記者從採訪中了解到, 中國一拖堅持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 以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 圍繞勞動, 人事和分配製度進行了變革, 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早在1997年, 中國一拖在香港地區成功上市.
2008年, 國務院國資委批准國機集團與一拖集團的重組方案. 2012年, 中國一拖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成為中國唯一擁有 'A+H' 上市平台的農機企業.
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 管理和制度變革, 中國一拖聚焦核心, 做強做優, 讓東方紅這個金字招牌在國內外市場上不斷閃爍新的光芒, 煥發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