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 '三農' 工作的總抓手. 當前, 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時代, 農業農村生產生活方式, 經營方式面臨著深刻變革, 農機裝備作為農業先進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必將承擔更加重要的支撐作用與曆史使命. 以 '農機裝備創新支撐鄉村振興' 為主題, 2018年8月11-12日,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353次青年科學家論壇在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隆重召開. 來自全國80多家農業科研院所, 高校和生產企業等單位的近200位青年專家, 學者代表參加了會議. 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法人),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 '中國農機院' )黨委書記, 院長王博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論壇開幕式由中國農業機械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農機院呂黃珍研究員主持.
王博院長在致辭中表示, 青年是創新的希望, 青年有理想, 有本領, 有擔當, 行業就有未來, 希望青年科學家充分發揮青年人身上特有的朝氣與銳氣, 奔著難題走, 向著實踐行. 作為一家負責任, 願擔當的中央企業, 中國農機院與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申請承辦青年科學家論壇, 就是希望為青年科學家和專家學者搭建展現理想的舞台, 貢獻智慧的平台, 為實現農機工業和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 助力新時代鄉村振興凝聚青年智慧和青年力量.

中國農機院 院長 王博致辭
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 中國農業機械學會, 中國農機院承辦, 中國農業機械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 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現代物理農業工程分會, 中國農業機械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協辦. 論壇還得到了農業裝備產業創新戰略聯盟, 現代農業雙新創新聯盟, 中國農業出版社, 河南科技大學, 河北廣聯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合肥友高物聯網標識科技有限公司, 甘肅省機械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支援, 以及多家行業媒體的現場報道.
論壇由中國農機院呂黃珍研究員, 現代農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劉忠軍高級工程師, 湖北省農業機械工程研究設計院陳源教授, 青島農業大學王東偉教授擔任執行主席, 論壇還邀請河南科技大學金鑫副教授, 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胡煉教授, 浙江理工大學機械與自動控制學院副院長俞高紅教授, 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肖紅偉副教授作為聯合執行主席.

論壇執行主席 呂黃珍 發言
論壇以 '農機裝備創新支撐鄉村振興' 為主題, 圍繞農機裝備創新, 農村產業融合, 智慧農業前沿, 農村綠色發展等熱點方向, 共邀請33位青年專家學者分享了主要作物機械化生產裝備協同創新思考, 大規模個性化定製背景下的農機裝備智能製造, 構建自主可控的智能農機創新體系, 收穫裝備與種植裝備創新, 工業設計理論在農機裝備新產品研發中的應用, 農業機械的安全性設計, 智慧農業4.0新模式,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研究模型與休閑農場運營管理, 農業機器人, 農機全生命周期數據化建設, 農機智能終端監控解決方案, 二維碼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中國生態迴圈農業發展等最新研究成果. 論壇還安排了主題考察活動, 與會代表參觀了中國農機院城市農場有機農業生態科技示範園, 身臨其境體會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 實現產業融合, 產業增值.

青年學者精彩發言

參觀中國農機院城市農場有機農業生態科技示範園
本次論壇是中國農機院, 中國農業機械學會連續第二年申請承辦的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 經過兩年的發展, 目前該論壇已經成為我國農業機械行業最具活力, 最有特色的科技創新活動之一. 論壇推動了跨領域, 跨平台的合作交流, 開闊了涉農青年科學家的研究思路, 對實現農機裝備關鍵技術自主創新, 支撐產業轉型升級, 促進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
據悉, 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創立於1995年, 至今已舉辦了353次, 是中國科協學術會議示範品牌建設工程支援項目. 該項目是為支援優秀青年科學家學術成長, 培養學術帶頭人和科技領軍人才, 促進學科交叉和融合而設立的交流平台, 共同探討學科和技術領域的前沿, 熱點問題, 以及與經濟社會密切相關的重大科技問題, 推動青年科技工作者拓寬學術視野, 提高學術水平, 並為政府有關部門提供與科技進步, 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有關的重要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