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VS灭菌
'消毒' 是指 '消除或杀死存活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 如城市里的自来水是经过严格消毒的, 但不等于自来水中不允许存在细菌.
在卫生检验上只要无致病菌存在以及大肠杆菌群和其他杂菌的数量不超过一定的标准, 就算是达到消毒的目的.
'灭菌' 的意义则不同. 灭菌是通过特定的方法, 使被消毒的物品达到 '完全没有一切微生物' .
因此, 可以这样理解: '消毒' 处理不一定要求达到灭菌, 而 '灭菌' 则不仅达到消毒的水平, 而且是无菌的标志.
在不同的情况下, 不同的时间, 人们对消毒和灭菌的需求是不同的. 如理发店的用具, 浴室的毛巾, 甚至一般饮食店的碗筷在进行预防性消毒时, 只需达到 '消毒' 就可以了.
但当受到严重污染或有传染危险时, 碗筷就要达到 '灭菌' .
在家庭生活中瓜果类食物, 生菜 (如海蜇头, 海蜇皮等) , 碗筷, 茶杯等最好都要经过消毒; 家里有了传染病患者如患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那就要对他的污染物, 如粪便, 便具, 食具进行消毒处理, 有时甚至要送到防疫站的专门机构——消毒站去进行灭菌处理, 以免传染给他人.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消毒方法:
一, 物理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是利用物理因素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物理因素如热力 (湿热, 干热) , 微波, 红外线与电离辐射等.
其中微波与红外线主要依靠的是产生的 '热' . 这一类物理因素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很强, 由于一般细菌和病毒在温度50℃以上几分钟就能死亡, 故可采用烘, 烤等方法来消毒.
饮食行业的碗筷消毒要求是 '沸水进沸水出' , 这就必须在水沸时加入碗筷, 待水沸腾后再取出.
家庭里遇有病毒性肝炎或痢疾腹泻等患者, 其用过的耐煮的物品应用煮沸的方法来消毒, 常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 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是利用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常用的消毒药物很多, 目前国内比较新颖的几种消毒药物有:
二氯异氰尿酸钠, 又名 '优氯净' , 这是一种新颖的含氯有机化合物, 它与漂白粉, 漂白精等同属一种类型的消毒剂, 但它的有效氯含量较高 (约60% ) , 性质比漂白粉类稳定, 又极易溶于水.
食具净333, 消洁灵, 食具消毒去污剂, 消毒灵303, 强力餐具消毒片等都含有这种成分, 适用于水果, 蔬菜, 饮食用具的消毒, 但不适宜用作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
碘伏, 又名 '达而美洗消灵' . 与大家熟悉的碘酒, 碘溶液相比, 其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即刺激性较小, 能用于皮肤和黏膜的消毒, 持效时间长, 不会着色等.
家庭里也可用碘伏原液当碘酒涂擦皮肤, 治疗疮疖或早期皮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