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經常說一句話: '要做用戶買得起的好產品' . 小米手機這個品牌, 從推出開始, 就已經為將來的路找准了方向: 性價比之王! 為發燒而生! 3699的價格就可以得到全球首款壓感屏幕指紋解鎖, 首款同時使用GPS雙頻定位, 首款支援 'Face ID' 的安卓手機等多項全球首發功能, 加上安卓旗艦機的標配驍龍845處理器, 和機身背部完全透明後蓋, 還要什麼單車. 不過在小米8探索版發售那天, 更多的目光或者是聲音都關注在了小米8探索版的透明後蓋上. 它到底是不是真主板? 裝飾主板是不是就是貼紙? 當我們關注表象的時候, 真正意義上的黑科技 '3D結構光' , '屏下指紋' 反而被人們忽略了. 對了, 想看小米8探索版透明後蓋到底是什麼的請戳: 《小米8探索版體驗 背部的透明是直男的浪漫》 探索一: 3D結構光 安卓手機中的首款3D結構光, 不是其他廠商所宣傳的面部識別, Face++, 人臉解鎖之類的, 它更高級. 蘋果和小米8探索版3D成像原理一致, 現在的差別在發射器上, 蘋果的發射器通過二元光學器件形成散斑, 散斑形狀並不理想, 演算法難度高, 但是二元光學器件的透過率高, 能量利用率高; 小米的發射器通過mask形成編碼圖案, mask就是個帶鏤空圖案的遮擋版, 能量利用率很低, 優點是圖案理想, 演算法簡單. 基於3D結構光技術的人臉3D識別系統, 是在小米8的紅外人臉識別方案基礎上加入了點陣投影器以獲取人臉3D深度資訊, 更安全且更好用. 通俗點來說, 3D機構光是近距離散光採集進行3D建模, 而最近一直說的TOF技術是遠距離光源採集進行3D建模. 3D機構光是逐點掃描, 而TOF技術則是同時得到整幅映像的深度資訊. 接下來我們就試一下 在設置菜單我們可以找到【鎖屏, 密碼和指紋】, 進行3D人臉數據的加入. 錄入的過程很順利, 只需要上下左右轉頭, 即可錄入, 解鎖的速度也是相當快. 當然除了解鎖外, 還有好玩的米萌, 我們也來試試. 米萌可以通過3D結構光捕捉52種面部肌肉運動, 並生成不同的動畫表情, 除了畫面還有聲音喲, 製作完成後就會生成一個MP4檔案, 可以分享到社交平台上. 在使用過程中筆者發現利用小米8探索版的3D結構光捕捉到我們面部肌肉的動作還是相當到位的, 在我只睜開一隻眼或者嘴巴半張半閉的時候都可以完美的刻畫, 而且過度也很自然. 探索二: 不簡單的屏下指紋 由於小米8探索版搭載了創新的屏下指紋技術, 使得它的後蓋更加一體化, 與普通版小米8相比, 後置指紋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割裂感. 這裡就需要先了解超聲波指紋與光學指紋的區別: 超聲波屬於射頻指紋的一種, 由於超聲波具有穿透性, 因此在工作時, 利用指紋模組發出的特定頻率的超聲波掃描手指, 根據不同指紋對超聲波反射的不同, 建立3D指紋圖形, 與提前錄入的指紋模板對比解鎖. 而小米8探索版採用的就是光學屏幕指紋技術. 屏下指紋早已不是什麼秘密, 在vivo手機上首次為我們展現, 讓人們發現原來指紋識別模組還可以隱藏起來, 但初代的指紋識別技術還是會有一些瑕疵, 比如識別速度慢, 長時間掃描會增加功耗, 採集區域誤觸等等. 在小米8發布會上, 小米8成為全球首款搭載壓感屏幕指紋識別技術, 與vivo手機不同的是在屏幕下方加入了壓感模組, 為了防誤觸和省電, 用戶在解鎖手機的時候, 需要稍微用力按壓才能觸髮指紋識別, 所以感測器就不用一直待機, 節省電源. 體驗如何? 由於光學指紋在工作時, 主要依靠光線連接感測器和指紋, 因此對於光線的要求還是比較敏感. 普通的手機貼膜由於在屏幕和手指之間又多了一層物質, 因此對於光線是一定會產生影響, 從而影響指紋識別的速率和準確度. 恰巧筆者是愛機之人, 收到小米8探索版就為它貼了一層鋼化膜, 到底能否順利錄入並解鎖呢?
從上面圖片可以看到貼了鋼化膜的小米8探索版, 在錄入過程中很順利, 同時解鎖時也相當順利. 小結: 從Motorola Artix 4G算起, 那麼Android智能手機與指紋的這條路已經走了八年, 發展到今天的3D結構光以及屏下指紋, 下一次的改變會在哪裡? 相信這也是小米【探索版】的使命所在. 在小米8探索版上, 我們看到了目前最成熟, 最安全的加密解密方案. 3D結構光+屏下指紋技術勢必會在1-2年內普及. 毫無疑問, 屏下指紋相比後置指紋, 具有更高的可塑性, 更符合時下全面屏設計趨勢; 未來, 甚至可以實現整合多個感測器, 實現不同位置甚至是全屏任何位置識別, 感謝這些先人一步的廠商, 是他們將他們的嘗試, 變為整個市場的常識. 科技以人為本的slogan雖然已經再也聽不到原味的感覺, 但我們卻能在一次次手機的改變中得知……
雷軍經常說一句話: '要做用戶買得起的好產品' . 小米手機這個品牌, 從推出開始, 就已經為將來的路找准了方向: 性價比之王! 為發燒而生! 3699的價格就可以得到全球首款壓感屏幕指紋解鎖, 首款同時使用GPS雙頻定位, 首款支援 'Face ID' 的安卓手機等多項全球首發功能, 加上安卓旗艦機的標配驍龍845處理器, 和機身背部完全透明後蓋, 還要什麼單車. 不過在小米8探索版發售那天, 更多的目光或者是聲音都關注在了小米8探索版的透明後蓋上. 它到底是不是真主板? 裝飾主板是不是就是貼紙? 當我們關注表象的時候, 真正意義上的黑科技 '3D結構光' , '屏下指紋' 反而被人們忽略了. 對了, 想看小米8探索版透明後蓋到底是什麼的請戳: 《小米8探索版體驗 背部的透明是直男的浪漫》 探索一: 3D結構光 安卓手機中的首款3D結構光, 不是其他廠商所宣傳的面部識別, Face++, 人臉解鎖之類的, 它更高級. 蘋果和小米8探索版3D成像原理一致, 現在的差別在發射器上, 蘋果的發射器通過二元光學器件形成散斑, 散斑形狀並不理想, 演算法難度高, 但是二元光學器件的透過率高, 能量利用率高; 小米的發射器通過mask形成編碼圖案, mask就是個帶鏤空圖案的遮擋版, 能量利用率很低, 優點是圖案理想, 演算法簡單. 基於3D結構光技術的人臉3D識別系統, 是在小米8的紅外人臉識別方案基礎上加入了點陣投影器以獲取人臉3D深度資訊, 更安全且更好用. 通俗點來說, 3D機構光是近距離散光採集進行3D建模, 而最近一直說的TOF技術是遠距離光源採集進行3D建模. 3D機構光是逐點掃描, 而TOF技術則是同時得到整幅映像的深度資訊. 接下來我們就試一下 在設置菜單我們可以找到【鎖屏, 密碼和指紋】, 進行3D人臉數據的加入. 錄入的過程很順利, 只需要上下左右轉頭, 即可錄入, 解鎖的速度也是相當快. 當然除了解鎖外, 還有好玩的米萌, 我們也來試試. 米萌可以通過3D結構光捕捉52種面部肌肉運動, 並生成不同的動畫表情, 除了畫面還有聲音喲, 製作完成後就會生成一個MP4檔案, 可以分享到社交平台上. 在使用過程中筆者發現利用小米8探索版的3D結構光捕捉到我們面部肌肉的動作還是相當到位的, 在我只睜開一隻眼或者嘴巴半張半閉的時候都可以完美的刻畫, 而且過度也很自然. 探索二: 不簡單的屏下指紋 由於小米8探索版搭載了創新的屏下指紋技術, 使得它的後蓋更加一體化, 與普通版小米8相比, 後置指紋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割裂感. 這裡就需要先了解超聲波指紋與光學指紋的區別: 超聲波屬於射頻指紋的一種, 由於超聲波具有穿透性, 因此在工作時, 利用指紋模組發出的特定頻率的超聲波掃描手指, 根據不同指紋對超聲波反射的不同, 建立3D指紋圖形, 與提前錄入的指紋模板對比解鎖. 而小米8探索版採用的就是光學屏幕指紋技術. 屏下指紋早已不是什麼秘密, 在vivo手機上首次為我們展現, 讓人們發現原來指紋識別模組還可以隱藏起來, 但初代的指紋識別技術還是會有一些瑕疵, 比如識別速度慢, 長時間掃描會增加功耗, 採集區域誤觸等等. 在小米8發布會上, 小米8成為全球首款搭載壓感屏幕指紋識別技術, 與vivo手機不同的是在屏幕下方加入了壓感模組, 為了防誤觸和省電, 用戶在解鎖手機的時候, 需要稍微用力按壓才能觸髮指紋識別, 所以感測器就不用一直待機, 節省電源. 體驗如何? 由於光學指紋在工作時, 主要依靠光線連接感測器和指紋, 因此對於光線的要求還是比較敏感. 普通的手機貼膜由於在屏幕和手指之間又多了一層物質, 因此對於光線是一定會產生影響, 從而影響指紋識別的速率和準確度. 恰巧筆者是愛機之人, 收到小米8探索版就為它貼了一層鋼化膜, 到底能否順利錄入並解鎖呢?
從上面圖片可以看到貼了鋼化膜的小米8探索版, 在錄入過程中很順利, 同時解鎖時也相當順利. 小結: 從Motorola Artix 4G算起, 那麼Android智能手機與指紋的這條路已經走了八年, 發展到今天的3D結構光以及屏下指紋, 下一次的改變會在哪裡? 相信這也是小米【探索版】的使命所在. 在小米8探索版上, 我們看到了目前最成熟, 最安全的加密解密方案. 3D結構光+屏下指紋技術勢必會在1-2年內普及. 毫無疑問, 屏下指紋相比後置指紋, 具有更高的可塑性, 更符合時下全面屏設計趨勢; 未來, 甚至可以實現整合多個感測器, 實現不同位置甚至是全屏任何位置識別, 感謝這些先人一步的廠商, 是他們將他們的嘗試, 變為整個市場的常識. 科技以人為本的slogan雖然已經再也聽不到原味的感覺, 但我們卻能在一次次手機的改變中得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