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8探索版再探索 | 透明的光环让你忽略了他们

雷军经常说一句话: '要做用户买得起的好产品' . 小米手机这个品牌, 从推出开始, 就已经为将来的路找准了方向: 性价比之王! 为发烧而生! 3699的价格就可以得到全球首款压感屏幕指纹解锁, 首款同时使用GPS双频定位, 首款支持 'Face ID' 的安卓手机等多项全球首发功能, 加上安卓旗舰机的标配骁龙845处理器, 和机身背部完全透明后盖, 还要什么自行车.

不过在小米8探索版发售那天, 更多的目光或者是声音都关注在了小米8探索版的透明后盖上. 它到底是不是真主板? 装饰主板是不是就是贴纸? 当我们关注表象的时候, 真正意义上的黑科技 '3D结构光' , '屏下指纹' 反而被人们忽略了.

对了, 想看小米8探索版透明后盖到底是什么的请戳: 《小米8探索版体验 背部的透明是直男的浪漫》

探索一: 3D结构光

安卓手机中的首款3D结构光, 不是其他厂商所宣传的面部识别, Face++, 人脸解锁之类的, 它更高级.

苹果和小米8探索版3D成像原理一致, 现在的差别在发射器上, 苹果的发射器通过二元光学器件形成散斑, 散斑形状并不理想, 算法难度高, 但是二元光学器件的透过率高, 能量利用率高; 小米的发射器通过mask形成编码图案, mask就是个带镂空图案的遮挡版, 能量利用率很低, 优点是图案理想, 算法简单.

基于3D结构光技术的人脸3D识别系统, 是在小米8的红外人脸识别方案基础上加入了点阵投影器以获取人脸3D深度信息, 更安全且更好用.

通俗点来说, 3D机构光是近距离散光采集进行3D建模, 而最近一直说的TOF技术是远距离光源采集进行3D建模. 3D机构光是逐点扫描, 而TOF技术则是同时得到整幅图像的深度信息.

接下来我们就试一下

在设置菜单我们可以找到【锁屏, 密码和指纹】, 进行3D人脸数据的加入.

录入的过程很顺利, 只需要上下左右转头, 即可录入, 解锁的速度也是相当快. 当然除了解锁外, 还有好玩的米萌, 我们也来试试.

米萌可以通过3D结构光捕捉52种面部肌肉运动, 并生成不同的动画表情, 除了画面还有声音哟, 制作完成后就会生成一个MP4文件, 可以分享到社交平台上.

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利用小米8探索版的3D结构光捕捉到我们面部肌肉的动作还是相当到位的, 在我只睁开一只眼或者嘴巴半张半闭的时候都可以完美的刻画, 而且过度也很自然.

探索二: 不简单的屏下指纹

由于小米8探索版搭载了创新的屏下指纹技术, 使得它的后盖更加一体化, 与普通版小米8相比, 后置指纹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割裂感.

这里就需要先了解超声波指纹与光学指纹的区别: 超声波属于射频指纹的一种, 由于超声波具有穿透性, 因此在工作时, 利用指纹模组发出的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扫描手指, 根据不同指纹对超声波反射的不同, 建立3D指纹图形, 与提前录入的指纹模板对比解锁. 而小米8探索版采用的就是光学屏幕指纹技术.

屏下指纹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在vivo手机上首次为我们展现, 让人们发现原来指纹识别模块还可以隐藏起来, 但初代的指纹识别技术还是会有一些瑕疵, 比如识别速度慢, 长时间扫描会增加功耗, 采集区域误触等等.

在小米8发布会上, 小米8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压感屏幕指纹识别技术, 与vivo手机不同的是在屏幕下方加入了压感模块, 为了防误触和省电, 用户在解锁手机的时候, 需要稍微用力按压才能触发指纹识别, 所以传感器就不用一直待机, 节省电源.

体验如何?

由于光学指纹在工作时, 主要依靠光线连接传感器和指纹, 因此对于光线的要求还是比较敏感. 普通的手机贴膜由于在屏幕和手指之间又多了一层物质, 因此对于光线是一定会产生影响, 从而影响指纹识别的速率和准确度.

恰巧笔者是爱机之人, 收到小米8探索版就为它贴了一层钢化膜, 到底能否顺利录入并解锁呢?


录入时还有光效, 当然解锁时也有

从上面图片可以看到贴了钢化膜的小米8探索版, 在录入过程中很顺利, 同时解锁时也相当顺利.

小结:

从Motorola Artix 4G算起, 那么Android智能手机与指纹的这条路已经走了八年, 发展到今天的3D结构光以及屏下指纹, 下一次的改变会在哪里? 相信这也是小米【探索版】的使命所在.

在小米8探索版上, 我们看到了目前最成熟, 最安全的加密解密方案. 3D结构光+屏下指纹技术势必会在1-2年内普及. 毫无疑问, 屏下指纹相比后置指纹, 具有更高的可塑性, 更符合时下全面屏设计趋势; 未来, 甚至可以实现集成多个传感器, 实现不同位置甚至是全屏任何位置识别, 感谢这些先人一步的厂商, 是他们将他们的尝试, 变为整个市场的常识. 科技以人为本的slogan虽然已经再也听不到原味的感觉, 但我们却能在一次次手机的改变中得知……


雷军经常说一句话: '要做用户买得起的好产品' . 小米手机这个品牌, 从推出开始, 就已经为将来的路找准了方向: 性价比之王! 为发烧而生! 3699的价格就可以得到全球首款压感屏幕指纹解锁, 首款同时使用GPS双频定位, 首款支持 'Face ID' 的安卓手机等多项全球首发功能, 加上安卓旗舰机的标配骁龙845处理器, 和机身背部完全透明后盖, 还要什么自行车.

不过在小米8探索版发售那天, 更多的目光或者是声音都关注在了小米8探索版的透明后盖上. 它到底是不是真主板? 装饰主板是不是就是贴纸? 当我们关注表象的时候, 真正意义上的黑科技 '3D结构光' , '屏下指纹' 反而被人们忽略了.

对了, 想看小米8探索版透明后盖到底是什么的请戳: 《小米8探索版体验 背部的透明是直男的浪漫》

探索一: 3D结构光

安卓手机中的首款3D结构光, 不是其他厂商所宣传的面部识别, Face++, 人脸解锁之类的, 它更高级.

苹果和小米8探索版3D成像原理一致, 现在的差别在发射器上, 苹果的发射器通过二元光学器件形成散斑, 散斑形状并不理想, 算法难度高, 但是二元光学器件的透过率高, 能量利用率高; 小米的发射器通过mask形成编码图案, mask就是个带镂空图案的遮挡版, 能量利用率很低, 优点是图案理想, 算法简单.

基于3D结构光技术的人脸3D识别系统, 是在小米8的红外人脸识别方案基础上加入了点阵投影器以获取人脸3D深度信息, 更安全且更好用.

通俗点来说, 3D机构光是近距离散光采集进行3D建模, 而最近一直说的TOF技术是远距离光源采集进行3D建模. 3D机构光是逐点扫描, 而TOF技术则是同时得到整幅图像的深度信息.

接下来我们就试一下

在设置菜单我们可以找到【锁屏, 密码和指纹】, 进行3D人脸数据的加入.

录入的过程很顺利, 只需要上下左右转头, 即可录入, 解锁的速度也是相当快. 当然除了解锁外, 还有好玩的米萌, 我们也来试试.

米萌可以通过3D结构光捕捉52种面部肌肉运动, 并生成不同的动画表情, 除了画面还有声音哟, 制作完成后就会生成一个MP4文件, 可以分享到社交平台上.

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利用小米8探索版的3D结构光捕捉到我们面部肌肉的动作还是相当到位的, 在我只睁开一只眼或者嘴巴半张半闭的时候都可以完美的刻画, 而且过度也很自然.

探索二: 不简单的屏下指纹

由于小米8探索版搭载了创新的屏下指纹技术, 使得它的后盖更加一体化, 与普通版小米8相比, 后置指纹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割裂感.

这里就需要先了解超声波指纹与光学指纹的区别: 超声波属于射频指纹的一种, 由于超声波具有穿透性, 因此在工作时, 利用指纹模组发出的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扫描手指, 根据不同指纹对超声波反射的不同, 建立3D指纹图形, 与提前录入的指纹模板对比解锁. 而小米8探索版采用的就是光学屏幕指纹技术.

屏下指纹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在vivo手机上首次为我们展现, 让人们发现原来指纹识别模块还可以隐藏起来, 但初代的指纹识别技术还是会有一些瑕疵, 比如识别速度慢, 长时间扫描会增加功耗, 采集区域误触等等.

在小米8发布会上, 小米8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压感屏幕指纹识别技术, 与vivo手机不同的是在屏幕下方加入了压感模块, 为了防误触和省电, 用户在解锁手机的时候, 需要稍微用力按压才能触发指纹识别, 所以传感器就不用一直待机, 节省电源.

体验如何?

由于光学指纹在工作时, 主要依靠光线连接传感器和指纹, 因此对于光线的要求还是比较敏感. 普通的手机贴膜由于在屏幕和手指之间又多了一层物质, 因此对于光线是一定会产生影响, 从而影响指纹识别的速率和准确度.

恰巧笔者是爱机之人, 收到小米8探索版就为它贴了一层钢化膜, 到底能否顺利录入并解锁呢?


录入时还有光效, 当然解锁时也有

从上面图片可以看到贴了钢化膜的小米8探索版, 在录入过程中很顺利, 同时解锁时也相当顺利.

小结:

从Motorola Artix 4G算起, 那么Android智能手机与指纹的这条路已经走了八年, 发展到今天的3D结构光以及屏下指纹, 下一次的改变会在哪里? 相信这也是小米【探索版】的使命所在.

在小米8探索版上, 我们看到了目前最成熟, 最安全的加密解密方案. 3D结构光+屏下指纹技术势必会在1-2年内普及. 毫无疑问, 屏下指纹相比后置指纹, 具有更高的可塑性, 更符合时下全面屏设计趋势; 未来, 甚至可以实现集成多个传感器, 实现不同位置甚至是全屏任何位置识别, 感谢这些先人一步的厂商, 是他们将他们的尝试, 变为整个市场的常识. 科技以人为本的slogan虽然已经再也听不到原味的感觉, 但我们却能在一次次手机的改变中得知……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