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 廣東奧馬冰箱有限公司對奧馬電器的主營業務收入貢獻超過九成. 然而, 這樣的 '現金奶牛' 在奧馬電器眼中卻落到了 '不受待見' 的地步.
今年6月29日, 奧馬電器與王濟雲等五位自然人簽訂了《關於廣東奧馬冰箱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協議》, 此後又簽訂了相關補充協議, 奧馬電器擬10億元的價格轉讓奧馬冰箱40%股權.
不過, 該股權轉讓事宜卻在近期峰迴路轉. 在8月6日奧馬電器舉行的2018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上, 關於出售奧馬冰箱40%股權的議案遭到否決.
此前, 奧馬電器表示出售奧馬冰箱股權有利於優化公司資產結構, 提高資產流動性, 可以加大資源投入前景更為廣闊的金融科技相關業務. 此次相關議案遭否決, 對公司將帶來何種影響?《證券日報》記者欲就此問題採訪奧馬電器, 但公司董秘何石瓊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對於記者發去的採訪提綱, 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周江海表示, '何總在外出差, 沒有時間回複. '
擬出售奧馬冰箱40%股權
奧馬電器發布的公告顯示, 6月29日, 公司與王濟雲, 姚友軍, 劉展成, 餘魏豹和吳世慶簽訂《關於廣東奧馬冰箱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協議》;7月20日, 公司與王濟雲, 姚友軍, 劉展成, 餘魏豹, 吳世慶, 合信投資, 合力投資和合群投資簽訂了《關於奧馬冰箱之股權轉讓補充協議》. 公司擬以現金方式出售奧馬冰箱40%股權, 出讓價格為10億元. 劉展成和餘魏豹分別為合力投資和合群投資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同時, 兩人曾分別擔任過奧馬電器董事及副總經理, 副總經理職務, 該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事實上, 奧馬電器出售冰箱股權一事顯得較為突然. 2017年年報中, 奧馬電器在對冰箱產業戰略發展規劃中還表示要 '優化產品結構, 努力提升中高端產品市場份額. '
作為奧馬電器營收主要來源之一, 奧馬冰箱功不可沒. 相關數據顯示, 2012年-2014年, 奧馬冰箱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4.55億元, 42.57億元和44.61億元. 2015年, 面對行業需求疲弱, 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 奧馬電器開始拓展互聯網金融領域, 確立了金融科技及冰箱業務雙主業運營. 不過, 奧馬冰箱對公司的營收貢獻佔比仍然較大. 2015年-2017年, 奧馬冰箱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6.99億元, 47.2億元62.29億元, 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99.92%, 93.63%和89.44%.
對於此次出售奧馬冰箱40%股權, 奧馬電器表示, 冰箱行業屬於充分競爭行業, 近年來, 行業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 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 行業競爭愈加激烈, 對冰箱企業的品牌, 研發, 製造, 營銷, 重視等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次交易, 有利於優化公司資產結構, 提高公司資產流動性, 也有利於未來適應公司戰略發展的需要, 加大資源投入前景更為廣闊的金融科技相關業務, 提升公司資產盈利能力. 同時, 由於交易受讓方均為奧馬冰箱管理層人員投資設立的企業, 此舉也有利於優化奧馬冰箱的股權結構, 符合冰箱業務的長遠發展需求.
奧馬電器出售冰箱股權一事, 也受到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 7月19日, 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發出問詢函, 就該事項提出6個問題要求奧馬電器進行回答.
大股東 '抱團' 投下反對票
事情的轉折點發生在8月6日, 當天奧馬電器舉行2018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 議案關於出售奧馬冰箱40%股權等議案. 從公司披露的股東大會決議公告來看, 當天有三項議案被否決, 分別為《關於出售奧馬冰箱40%股權的議案》, 《關於奧馬電器與王濟雲等人簽署的議案》, 《關於簽署附條件生效的的議案》.
本次股東大會通過現場和網路投票的股東16人, 代表股份3.63億股, 占上市公司總股份的33.50%. 三項議案同意4627.48萬股, 占出席會議所有股東所持股份的12.74%;反對3.17億股, 占出席會議所有股東所持股份的87.26%. 值得一提的是, 從中小股東總表決情況來看, 同意的股數占出席會議中小股東所持股份的99.99%. 這也意味著投反對票的主要是持股較多的大股東.
從奧馬電器披露的2017年年報的前十大股東來看, 除實際控制人趙國棟外, 其他股東的持股數量均低於1億股. 由於反對票達到3.17億股, 因此可以判斷應是幾大股東 '抱團' 投下了反對票.
深圳一家私募機構的家電行業研究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從評估機構對奧馬冰箱進行的審計和評估來看, 奧馬冰箱100%股權估值為25.03億元, 考慮奧馬冰箱2017年淨利潤1.93億元, 估值為12.9倍PE. 而上市公司奧馬電器的動態估值為30.4倍PE. 顯然, 該價格不太公允, 有利益輸送的嫌疑, 這或許是議案被否的重要原因之一. '
記者也注意到, 雖然奧馬電器自2015年開始打造 '冰箱+金融科技' 雙主業, 並且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大力進行培育, 但其對公司的營收貢獻並不大, 2017年公司資訊及技術服務實現營業收入5.4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