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行业这十年: 从单向突围到纵深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转眼已经过去十年, 从08年到18年, 不光国人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变,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电业也产生了质的转变. 这十年, 既是家电业变革的十年, 亦是家电网购发展的十年.

日前,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中国电子报社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家电网购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 2018年上半年, 我国B2C家电网购市场 (含移动终端) 规模达2641亿元, 同比增长22%, 是2013年上半年的5倍. 在家电整体市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 线上市场在这些年依然保持着强劲势头, 成了带动整体市场前进的主动力.

而之所以能有现今家电网购的蓬勃发展, 还要归结于2008年的电商新秀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决心做起家电业务. 虽然当时这一决定不被业界看好, 甚至被断言不会成功, 但事实证明, 家电网购这一模式受到了行业和消费者的认可, 并在2012年的 '815' 迎来爆发式增长. 家电网购报告显示, 2018年上半年, 京东以60.5%的市场占比再次撑起家电网购市场 '一极两强' 的格局, 这已经是自2015年以来, 京东连续第四年以超六成的份额领跑市场.

回想十年前, 家电品牌卖货只能在线下卖场, 消费者买货也只能在线下卖场. 那时的家电消费基本是品牌生产什么, 卖场有什么, 消费者就买什么, 属于比较被动的消费. 因为受限于地域, 信息的局限性和单向性, 线下渠道无法成为品牌, 消费者和市场间的连接者, 生产端无法了解消费端的产品使用需求和市场饱和度, 这就容易造成产量过剩和库存问题; 同样的, 产品无法解决痛点也消磨了消费动力, 所以家电市场在线下渠道垄断的大环境下屡触天花板.

当今家电网购的出现算是终结了整个市场仅靠线下单向突围的局面, 而变成了线上线下融合下的纵深发展. 首先从产品陈列方式来看, 卖场时代的摊位模式局限了产品展示, 所摆放的基本都是主推款, 无法照顾到品牌商的全线产品, 消费者的选择也很受限. 电商模式则不受场地和面积束缚, 可以分品类, 分功能, 分价位去展示全线产品, 这不仅增加了品牌商的产品曝光量, 更让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直接找到细分产品, 更好的触达目标受众.

然后就是消费行为所产生信息和数据的反馈. 不同于卖场无法系统的收集消费信息并反馈给市场, 家电网购产生的数据则可以连接消费者和生产方, 而京东作为家电网购首选平台, 可以记录消费行为, 分析消费喜好, 无疑是家电业最大的 '数据库' . 通过京东家电向行业开放数据等优势能力, 家电品牌商可依此了解市场需求, 进而调整在产品研发, 生产, 投放等方面的举措, 最终向消费者提供能解决他们使用需求的产品.

这种在网购中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 避免了实体时代的地方保护或是品牌保护问题, 让真正有实力的品牌和产品得以入市, 有利促进家电产品的性能升级和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而且在O2O融合的大势下, 近几年不仅是传统品牌和产品在进行互联网转型, 传统渠道也在发力线上市场, 正如家电网购报告中显示的, 除京东, 天猫外, 苏宁也拿下了10.1%的份额, 和天猫一起分食剩下的近四成市场.

与此同时, 电商起家的京东却已经大力发展线下店. 就像刘强东在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所讲, 京东从第一天开始就是在把实体经济互联网化, 通过建立大量的仓储, 物流设施, 以重资产模式运营自己, 从完整意义上来讲京东其实已经是实体企业.

特别是从家电业务来看, 在3-6线乡镇农村市场, 从2014年的京东帮服务店到现在过万家的京东家电专卖店, 京东家电的渠道下沉打通了原本阻塞着的农村市场, 把配送售后和产品质量标准化, 让全国各地消费者都能买到优质平价的正品家电. 这对广大农村消费者来说, 不光是家电消费习惯的改变, 更让公平消费的权利得以实现. 此外, 为了让消费者感受到沉浸式家电消费体验, 主打1-2线城市的体验店也在加速开设中.

当下, 京东的重资产模式正在拉动我国1-6线家电市场的消费升级, 而家电网购也成了不可复制的中国人的消费特权. 今年的 '815' 已经开始, 在家电网购十年之际, 京东家电将有何表现, 值得关注.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