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宣布對160億美元大陸進口商品課徵25%關稅的產品清單, 半導體和高科技硬體與機械設備赫然在列, 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數據顯示, 2017年大陸出口至美國的半導體金額約49億美元, 相較於美國半導體廠的營收簡直微不足道, 然美中貿易戰燒到半導體, 卻將使得美國半導體廠在大陸市場發展前景, 陷入極大的不確定性風險中. 由於短期內大陸仍需要依賴進口美國半導體產品, 業界預估大陸考量避免徒增當地資通訊廠商的營運成本, 不會立即對美國半導體產品做出反射性(knee-jerk reaction)的反擊動作, 但2019年大陸當地存儲器廠全面量產後, 大陸在半導體貿易戰場上將會有較多的談判籌碼. DIGITIMES Research認為, 目前美中半導體產業技術實力相差仍大, 近4年大陸輸美半導體金額介於48億~55億美元, 規模相當有限, 美國此舉宣示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現階段美國自大陸進口的半導體產品中, 以太陽能產品占較大比例, 至於處理器產品則有逐年成長的趨勢. 目前美韓等半導體大廠的存儲器產品, 在大陸組裝後出口到美國, 由於在其他地區亦有組裝產線, 僅需彈性調動即可, 實際受到影響不大, 但如果大陸因而對美國進口的半導體產品祭出懲罰性關稅或抵制措施, 將造成更大的影響. 不過, 大陸應不會在半導體實力完備之前做大幅的反擊動作, 因為這將使得大陸當地的資通訊廠商製造成本大增, 而這些組裝好的產品還是得賣回去美國市場, 等於是遭到雙重課稅, 更糟糕的情況是, 若大陸對美國整個IT產業鏈課徵報複性關稅, 恐將引發嚴重的經濟衰退. 由於大陸市場佔美國半導體暨半導體設備廠平均營收比重高達52%, 若大陸決定抵制美國半導體與半導體設備產品, 將使得原先預期2018年下半營收及獲利會有亮麗表現的美國科技大廠如英特爾(Intel), 美光(Micron), 高通(Qualcomm), 以及半導體設備廠如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等, 面臨成長放緩的窘境. 根據FactSet的統計, 目前包括博通(Broadcom), 美光在大陸市場曝險比重達50%以上, 德儀(TI), Microchip約有3成, 而英特爾, 超微, Xilinx, Aptiv則介於24~26%, 應材大陸營收佔比達19%. 另根據TheStreet.com報導, NVIDIA在大陸營收佔比高於18%;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近期報告則指出, 大陸市場2017年貢獻高通65%的營收, 是美國半導體廠最高者, 其他美國高科技硬體與機械設備廠商對大陸市場的曝險比重則約有14%. 儘管目前美國半導體廠仍有強大的技術優勢, 短期內大陸還是得依賴大量進口美國的半導體產品, 但大陸包括合肥長鑫, 晉華整合和長江存儲等三大半導體廠即將在2018年下半試產, 分別生產行動式存儲器, 利基型存儲器和NAND Flash, 預估2019年上半全面量產, 將對美國半導體廠營運前景埋下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