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穩步提升

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穩步提升

京津冀協同發展統計監測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8年8月2日

為監測京津冀區域發展變化, 服務國家戰略, 國家統計局, 北京市統計局和中國區域經濟學會聯合開展了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課題研究. 經過持續研究和修改完善, 構建了基於創新, 協調, 綠色, 開放, 共用的新發展理念的區域發展指數評價指標體系, 並測算了2010年以來區域發展指數, 對區域發展情況進行監測評價.

測算結果顯示, 2017年[1]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為153.99, 與2010年[2]相比, 平均每年提高7.71個點. 特別是2014年以來, 指數出現較大幅度提高, 2017年比2013年上升36.29個點, 年均提高9.07個點, 明顯快於2010-2013年期間水平, 反映出協同發展戰略對區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帶動作用. 其中, 共用發展指數最高且上升態勢最為明顯, 創新發展指數呈穩定提升趨勢, 綠色發展指數後期上升幅度較大, 2017年三個分指數分別達到216.21, 153.56和143.22, 是推動總指數上升的主要力量; 開放發展指數和協調發展指數分別為138.54和118.43.

圖 2010—2017年京津冀區域發展總指數

1.區域創新發展成果顯現

京津冀區域創新發展指數持續平穩上升, 2017年為153.56, 與2010年相比, 年均提高7.65個點. '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 的良好氛圍和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的政策利好激發了 '雙創' 熱情, 對創新發展發揮了重要帶動作用.

在創新投入方面, 區域研發經費投入強度 (R&D經費支出相當於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 從2010年的2.72%提高到2017年的3.18%, 京津冀三地的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之比由2010年的7.49:3.22:1 (河北為1, 下同) 變為2017年的4.52:1.96:1, 差距明顯縮小. 在創新產出方面, 區域每萬常住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由2010年的4.7件增加至2017年的22.7件, 增長3.9倍. 其中, 北京由19.9件增加至94.5件, 增長3.8倍; 天津由5.0件增加至18.3件, 增長2.6倍; 河北由0.4件增加至2.9件, 增速達到5.6倍. 在創新效率方面, 2017年區域每億元研發經費產生的專利授權量為72.7件, 比2010年增長60.7%; 其中, 北京, 天津和河北分別增長64.5%, 61.9%和36.5%.

2.區域協調發展穩步推進

2017年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指數為118.43, 與2010年相比, 年均提高2.63個點. 其中, 城鄉協調, 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協調的積極變化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

從城鄉協調發展看, 區域城鎮化率從2010年的55.7%上升到2017年的64.9%, 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其中, 北京, 天津均在80%以上, 2017年分別為86.5%和82.9%, 河北由2010年的44.5%提高到55%.

從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協調發展看, 區域加大文體娛樂方面的投入力度, 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區域文體娛樂業固定資產投資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0.6%提高到2017年的0.9%. 同時, 隨著基礎設施建設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區域互聯網普及率由2010年的41%提高到2017年的60.2%, 區域居民文教娛樂服務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由2010年的9.8%提高到2017年的10%.

3.區域綠色發展出現積極變化

京津冀區域綠色發展指數波動上升, 2017年為143.22, 與2010年相比, 年均提高6.17個點; 其中2013-2017年平均上升幅度為9.42個點, 表明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進入實施階段後, 生態環境的聯防聯治成效明顯, 區域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在節能減排方面, 區域能耗持續下降. 與2010年相比, 北京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31.5% (按可比價計算, 下同) , 天津下降35.0%, 河北下降34.5%. 在空氣質量方面, 區域PM2.5年均濃度由2013年的1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17年的64微克/立方米, 下降了39.6%. 其中, 北京由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 天津由96微克/立方米降至62微克/立方米; 河北由108微克/立方米降至65微克/立方米. 在綠色投資方面, 區域節能環保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由2010年的2.9%上升至2017年的5.5%, 提高了2.6個百分點. 其中, 北京由2.2%上升至6.7%, 提高4.5個百分點; 天津由2.0%上升至3.4%, 提高1.4個百分點; 河北由4.1%上升至5.3%, 提高1.2個百分點. 在生態建設方面, 區域人均城市公共綠地面積由2010年的14.43平方米/人增至17平方米/人以上. 其中, 北京由31.94平方米/人增至37平方米/人以上; 天津由14.79平方米/人增至21平方米/人以上; 河北由9.59平方米/人增至11平方米/人以上.

4.區域開放發展取得進展

京津冀地區對外開放從 '大進大出' '引進來' 向 '走出去' , 全方位高水平開放轉變. 2012年以來區域開放發展指數持續走高, 且上升幅度較大, 2016年達172.24, 比2012年年均提高19.41個點, 2017年受高基數影響, 指數有所回落, 為138.54.

在利用外資方面, 區域實際利用外資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3%上升至2017年的4.8%, 提高1.5個百分點. 在對外投資方面, 區域資本 '走出去' 規模快速擴大, 一大批企業積極對接 '一帶一路' 倡議, 擴大海外投資. 2016年全國對外投資規模快速擴大, 京津冀三地也出現大幅增長, 合計達到365.3億美元, 與上年相比增長1.3倍. 2017年北京, 天津對外投資規模回調到往年水平, 河北繼續增加. 在貿易開放方面, 受世界經濟複蘇緩慢, 外部需求疲軟影響, 區域進出口規模自2014年持續縮減, 2017年有所回升, 合計為4864.7億美元, 比上年增長12.8%. 在人員往來方面, 區域國內外遊客接待量穩步增長, 入境旅遊人數呈波動性變化. 2017年, 區域國內外遊客接待量為10.8億人次, 比2010年增長1.5倍, 其中入境旅遊人數增長19.1%.

5.區域共用發展成效突出

京津冀區域共用發展指數呈現快速上升趨勢, 2017年為216.21, 與2010年相比, 年均提高16.6個點, 在5個分指數中水平最高且上升幅度最大, 基本公共服務共用, 教育基礎, 脫貧攻堅等方面均有明顯改善.

在基本公共服務共用方面, 區域人均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快速增加. 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 人均教育, 社會保障, 就業和醫療衛生支出合計是2010年的2.3倍, 京津冀三地人均支出之比從2010年3.02:2.18:1縮小至2017年的2.64:1.81:1. 在基礎設施共用方面, 區域高速公路裡程穩步延伸, 增速超過40%. 在教育基礎方面, 區域人口受教育程度穩步提升, 北京大專及以上學曆人數佔6歲及以上常住人口比重由2010年的32.8%提高到2017年的37.3%, 天津由18.2%提高到26.7%, 河北由7.9%提高到10%. 在脫貧攻堅方面, 區域脫貧攻堅取得較大突破, 其中, 京, 津兩地在2013年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河北省貧困發生率由2010年的15.8%降至2017年的1.86%[3].

附註

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及測算方法

2015年4月30日,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經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 這是實現京津冀區域優勢互補, 互利共贏, 區域一體, 打造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舉措. 為監測京津冀區域發展變化, 服務國家戰略, 國家統計局, 北京市統計局和中國區域經濟學會於2016年聯合開展了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課題研究. 在天津, 河北統計部門的積極配合下, 經過持續研究和修改完善, 構建了基於創新, 協調, 綠色, 開放, 共用五大發展理念的區域發展指數評價指標體系, 並進行了指數測算, 對區域發展情況進行監測評價.

一, 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評價指標體系圍繞創新, 協調, 綠色, 開放, 共用五大發展理念構建, 包括5個一級指標, 18個二級指標和48個三級指標.

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的評價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權重

創新發展

創新投入

每萬常住人口專業技術人員數

2

研究與試驗發展 (R&D) 經費支出相當於

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

3

科學技術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

2

創新產出

每萬常住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

2.5

技術市場成交額佔全國的比重

2.5

高技術產業新產品銷售收入佔新產品銷售收入比重

2

創新效率

每億元研發投入經費的專利授權量

3

勞動生產率

3

協調發展

區域協調

省 (市) 級人均GDP差距

3

縣 (市, 區) 人均GDP差距

3

省 (市) 級人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差距

2.5

城鄉協調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

3

城鎮化率

2.5

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協調

文體娛樂業固定資產投資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

2

居民文教娛樂服務支出占居民家庭消費支出比重

2

互聯網普及率

2

綠色發展

節能減排

單位GDP能耗

2

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

2

單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

1

空氣質量

全年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比重

1.5

PM 2.5平均濃度[4]

2.5

綠色投資

節能環保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

2

環境汙染治理投資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

2

生態建設

人均城市綠地面積

2

濕地面積占轄區面積比重

1

人均水資源量

2

地表水劣V 類比例

2

開放發展

利用外資

實際利用外資額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

3

新註冊外資企業數佔新註冊企業總數比重

2

對外投資

對外直接投資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

3

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

2

貿易開放

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

2

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出口額比重

3

人員往來

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勞務人數與常住人口之比

2

入境旅遊人數與國內外遊客接待量之比

3

共用發展

基本公共

服務共用

人均一般公共服務支出

1.5

城鄉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

1

每千常住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數

1

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經費

1

接受就業指導與登記求職人數之比

0.5

基礎設施

共用

基礎設施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

3

高速公路裡程密度

1

鐵路裡程密度

1

教育基礎

本科錄取率的地區差距

2

大專及以上學曆人數佔6歲及以上常住人口比重

2

中, 小學專任教師與在校生之比

1

脫貧攻堅

最低生活保障人數占常住人口比重

2.5

貧困發生率

2.5

二, 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測算方法

在使用該指標體系測算指數時, 一是以2010年作為基期並設指數值為100, 然後通過時序變化, 觀察創新, 協調, 綠色, 開放和共用5個分領域指標值和區域發展綜合指標值的變動趨勢. 二是分別計算創新發展, 協調發展, 綠色發展, 開放發展和共用發展5個分指數, 然後合成為京津冀區域發展總指數.

1.權重確定

一是對指標體系中的一級指標採取了均等權重的形式, 每個一級指標為20分.

二是對三級指標採用專家打分的形式賦予權重. 課題組邀請區域發展, 對外貿易, 環境經濟, 公共服務等相關領域專家共計10人, 每位專家分別對三級指標獨立進行權重打分, 再由課題組綜合分析評估, 最後設定三級指標的權重.

2.標準化處理

為保證各指標層的可加性, 首先對各指標值進行標準化處理. 以指標的2010年取值為基準1, 根據正向指標和逆向指標的差異, 對各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 處理方法如下: yt為某指標的測算值, y2010為某指標2010年的測算值, pt為標準化後的指標值, 其中, t=2010, … , 2017.

正向指標標準化處理:

逆向指標標準化處理:

3.指數合成

使用指數加權法進行綜合評價, 得出各級指標的指數值.

指數加權法的基本公式為:

綜合指數S =ΣPi * Wi

其中, Pi 是經過標準化處理後得到的測評值, 該值乘以相應的權重Wi可得到一個分指標的分值, Wi為第i個分指標的權重值; 分別計算出各項分指標的分值後再進行加總得到各級指標的綜合指數. 根據分指數和總指數的變化情況, 觀察創新發展, 協調發展, 綠色發展, 開放發展和共用發展5個分領域以及區域總體發展變化情況.

[1]2017年指數根據當年初步統計數據測算.

[2]指數測算以2010年為基期, 數值為100.

[3] 河北省2010年貧困發生率數據來自《中國農村貧困監測報告》, 2017年貧困發生率數據來自河北省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

[4] 由於PM2.5於2013年統計發布, 因此2012年及以前的數據為根據PM10數據變化趨勢進行推算.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