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原料藥從中國進口! 國內原料藥漲價令印度藥企陷困境

醫藥網8月8日訊 我國的環保督查行動給印度製藥行業帶來衝擊. 據悉, 過去4個月以來, 印度市場部分原料藥價格已經上漲約40%. 由於生產成本急劇上升, 印度製藥公司特別是一些中小型企業為了履行合同義務, 正在苦苦掙紮.
據業內人士預測, 印度原料藥價格在目前大幅上漲的基礎上, 還將進一步上漲. 過去幾個月, 撲熱息痛, 丙二醇, 阿奇黴素, 環丙沙星, 氧氟沙星的價格分別上漲45%, 30%, 36%, 28%和31%, 其他價格呈上漲趨勢的原料藥有雷貝唑, 艾美拉唑鎂, 泮托拉唑鈉, 甲基鈷胺, 氯沙坦鉀, 檸檬酸西地那非, 孟魯司特, 替米沙坦, 頭孢克肟, 頭孢泊肟酯和頭孢呋辛酯等等.
中國成本較低
今年以來, 國內環境汙染整治行動讓原料藥生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原料藥出口價格大漲. 為此, 高度依賴從中國進口原料藥的印度製藥公司, 尤其是中小製藥公司指責政府, 不能未雨綢繆採取相關措施, 發布有利政策.
最近, 由印度商務部和印度駐北京大使館委託所做的一項研究顯示, 按用量計算, 印度從中國進口約80%的原料藥. 研究報告指出, 印度和中國的成本競爭非常激烈, 差距只有3% (主要是勞動力成本方面) , 其餘方面可與印度市場競爭. 雖然材料, 折舊和間接人員成本與印度大致相同, 但從中國進口的原料藥仍然激增.
印度從中國進口原料藥激增的原因包括: 中國公司擁有政府建設的龐大產能, 並且目前由私營企業管理, 在貸款和利率方面得到了銀行的大力支援. 與印度公司相比, 它們在汙染 標準 和廢水處理上擁有自主權.
另一個主要問題是, 印度對中國原料藥產品的進口審批政策比較寬鬆, 由此造成了成本差異, 而生產商會優先選擇較低成本的中間體產品.
應對措施遲緩
印度比哈爾邦 藥品 及製藥商協會 (BDPMA) 總裁SanjivRai表示, 過去3~ 4個月, 許多原料藥價格已經上漲30%~ 40%, 在政府合同供應方面, 生產商正面臨著嚴重的成本問題, 對生產商尤其是中小 企業 來說, 這將是災難性的一年. 並且, 印度政府沒有行動或計劃解決這個問題, 只是專註於大型生產廠家.
最近, 印度藥品部採取了一些新措施, 以推動該國原料藥行業發展: 公布一項預算撥款高達200億盧比的中央國家財政援助計劃, 在原料藥工業園建立公共設施中心; 成立一個高級別工作小組, 為原料藥行業制定路線圖, 研究全球生產實踐. 但最新數據顯示, 這些措施仍然停留在紙面上, 並沒有取得實質進展.
雖然生產還沒有受到嚴重影響, 但許多印度中小生產商對原材料短缺以及由此導致的生產成本上升表示擔憂. 一些企業正在尋找替代性渠道, 但這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因為一些中間體在歐洲或美國已不再生產, 只能從中國 採購.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