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美貿易戰只會增強中國封測產業的緊迫感;
集微網消息 (文/Aki) 中美貿易戰的影響還在擴散.
7月11日,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啟動對年貿易額大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額外徵收10%關稅的程序, 並公布了長達195頁的擬加征關稅清單, 其中就涉及到了半導體產業.
那麼, 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之下,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資訊製造基地, 半導體產業尤其是封測企業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眾所周知, 晶片生產是一條技術密集度非常高的工藝線, 一條生產線可能要涉及50多個行業, 5000道工藝, 其中涉及到晶圓, 流片, 封裝, 光刻等多個專業細分領域.
就算是發展最領先的美國, 它的光刻機也是依賴歐洲的, 材料則依賴日本. 那麼, 既然謀求全產業鏈自主可控不可能, 那就只能精益求精. 在設備, 原材料, 設計, 製造, 封測上面, 集中精力做好幾件事, 甚至只是一件事.
而天風電子在其報告中指出, 封測產業將可能是最先實現自主可控的領域, 這一領域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也較低. 而且這一領域進入門檻較低, 中國的上市公司也有機會通過規模效應成為全球龍頭.
將封測行業和其他行業作比較, 我們不難發現封測產業與其他產業有著很大的不同:
首先, 從技術角度來看, 無論是晶圓代工還是晶片設計都受到摩爾定律的驅動, 需要通過不斷的投資新的生產線, 推出新的設計, 才能夠推進產業的發展, 滿足市場的需要. 但是, 摩爾定律對封測行業的推動卻並不明顯.
一般來說, 先進的製造技術遵循摩爾定律每18個月進階一次, 線寬線性每18個月縮小一倍, 但與此同時, 封裝的連接技術線上寬不斷縮小的情況下, 整體只經曆了幾代技術的變革.
其次, 晶片設計和代工是兩個互相補充的過程, Fabless客戶需要代工廠進行生產並推出產品. 而封測企業檢測過程並不一定需要代理加工, 這決定了封測行業也沒有跟隨上遊產業鏈呈現同比例增長.
因此, 天風電子認為, 封測產業更多通過規模和資源推動市佔率的提升, 技術並不是絕對壁壘, 後來參與者也有機會分享蛋糕. 而且封測行業技術迭代路線並不顯著, 利於國內企業追趕.
進入壁壘不高, 中國整體實力不俗
技術上的局限從本質上決定了封測企業的研發成本並不高, 因此, 相對來說封測研發佔比不高也會決定其進入壁壘不高.
因此天風電子錶示, 封測行業我國大陸企業整體實力不俗, 並在世界擁有較強競爭力. 而且, 封測行業中, 美國市場份額一般, 前十大封測廠商中, 美國企業僅有Amkor一家, 應該說貿易戰對封測整體行業影響較小, 從短, 中, 長期來看, Amkor公司業務被取代的可能性較高.
目前來看, 封測行業呈現出中國台灣地區, 美國, 大陸地區三足鼎立之態, 其中長電科技, 通富微電, 華天科技已通過資本併購運作, 躋身市場佔有率全球前十, 先進封裝技術水平基本與海外龍頭企業同步, BGA, WLP, SiP等先進封裝技術均能順利量產.
可以說, 當前大陸地區半導體產業在封測行業影響力最強, 對比台灣地區公司, 大陸封測行業整體增長潛力已不落下風.
但是,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 雖然中國大陸封測廠業績猛衝, 但其利潤相比台灣地區的大廠而言, 仍有很大差距.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於燮康指出: '迄今為止, 封測業發生了多起大規模的國際併購, 可以預見, 封測企業尤其是我國整合電路封測企業經過一系列的併購後, 必須進行深度整合, 提高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 加大我國封測企業在國際一流封測廠商中的比重. 要通過國內與國際資本的融合, 尋找一個更好的合作模式, 成為資本流動和技術交流的國際化平台, 讓資本儘快進入到產業鏈的優質項目中去, 在成熟的技術路線上追趕國際巨頭, 誕生一批國際第一梯隊公司 . '
中美貿易戰下, 封測產業如何實現突圍
由於半導體整體行業的巨大潛力, 美國也極其關注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白宮發布的報告《確保美國半導體的領導地位》報告強調 '中國半導體業崛起, 會威脅產業未來, 建議政府用多種手段遏制或限制' .
但是對於目前的全球半導體產業來說, 全球產業鏈分工基本形成, 現有產業格局下中美高度融合, 戰則兩傷, 合則兩利,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 中國在高端技術和設備上對美國依賴, 但美國企業收入同樣對中國高度依賴.
其次, 消費電子領域, 元器件有相當比例來自中國供應商.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 在華外資企業出口額同樣計入對美出口, 因此中美貿易爭端同樣會衝擊美國企業.
中美貿易戰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它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帶來的重大影響是: 中國本土半導體公司通過併購, 合資方式快速獲取國外尖端技術和專利的渠道被封鎖, 這將對半導體產業鏈中高技術地區向低技術地區的技術直投, 技術轉讓入股兩種模式形成重大障礙, 同時也為技術轉移的渠道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針對封測產業而言, 由於封測行業位於半導體產業鏈末端, 其附加價值較低, 勞動密集度高, 進入技術壁壘較低. 天風電子認為, 全球封測產業因為競爭的加劇, 市場波動會更加不穩定, 大陸公司正在持續加速整合, 藉此強化運營成效和提高技術密集度, 中長期而言, 貿易戰封鎖對大陸封測公司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小.
而中美貿易戰只會增強中國半導體封測產業的緊迫感! (校對/小北)
2.華爾街日報: 三星能否在美中貿易戰中左右逢源?
美中貿易爭端使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005930.SE)陷入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
美國和中國都是三星最大的市場, 加起來約佔三星2017年收入的40%. 如何在美國與中國的貿易交鋒中左右逢源是三星目前面臨的一項挑戰, 儘管美國的關稅已經威脅到三星的家用電器和設備部件銷售.
三星在美國銷售電視機, 智能手機和電器產品, 其生產的存儲晶片則應用於成百上千萬的中國設備. 三星還是美國和中國的重要海外投資者, 近年來向美國投入了100億美元, 包括投資建設家電和半導體工廠. 2017年2月, 在三星投資南卡羅來納州之前, 美國總統特朗普(Trump)發布推文, 對三星來美建廠表示歡迎. 在中國, 三星已撥出70億美元用於古絲綢之路沿線西安市的存儲晶片生產.
不過, 三星正受到來自中美雙方的傷害. 在美國銷售的三星洗衣機已面臨高達50%的關稅, 儘管在美洗衣機業務僅占該公司總業務的一小部分. 此外, 三星半導體產品也可能面臨其他徵稅措施或是需求下降的局面.
三星電子董事長權五鉉(Kwon Oh-hyun)在今年3月的年度股東會議上表示, 該公司預計貿易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會持續今年一整年.
由於三星的全球供應鏈很龐大, 美國對三星產品開徵新關稅的總體影響難以估量. 該公司的智能手機大多在越南和印度製造. 分析人士表示, 三星電視機是在全球各地生產的, 因此, 該公司必要時可將生產轉移到未受貿易爭端影響的國家.
韓國貿易協會(Korea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的Mun Byung-ki表示, 全球貿易戰可能導致韓國每年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下降40億美元. 如果在中國生產的, 使用三星晶片的產品在輸入美國市場時面臨關稅, 三星將是首當其衝的韓國企業之一. 中國約佔三星2017年收入239.58萬億韓圓 (2,127億美元) 的六分之一.
總部設在首爾的證券機構HI Investment & Securities稱, 圍繞半導體行業放緩的擔憂已經給三星的盈利前景蒙上陰影. HI Investment & Securities上個月下調了三星的股票目標價, 稱考慮到近期美國與中國爆發的貿易戰, 三星前景轉淡是不可避免的.
三星與中國的關係也在發生變化. 中國政府正試圖減少對外國晶片的依賴, 著力扶持本土顯示器, 存儲晶片和其他部件的發展.
中國政府對三星作為一家跨國公司的崛起做了研究. 據一位知情人士稱, 今年6月, 為數不多的幾家韓國公司和前政治領導人受邀與中國總理李克強進行了一次非正式的下午會談, 三星是其中之一. 這位知情人士說, 當時, 李克強引用了一句中國諺語, '近水樓台先得月' , 提醒韓方重視兩國合作的互利性.
也是在6月份, 中國監管部門開始調查包括三星在內的存儲晶片生產商, 並造訪了三星的中國辦公室.
一些分析人士稱, 監管部門可能在調查涉及存儲晶片的價格欺詐行為. 中國政府沒有回覆置評請求.
分析人士稱, 雖然三星表面上保持中立, 但一直忙於在兩國之間進行遊說和戰略規劃, 希望在貿易緊張和保護主義政策升級創造潛在商業機會的同時保護自己的地盤.
在佔三星2017年收入四分之一以上的美國, 三星也加緊了在華盛頓展開遊說的步伐. 據美國參議院的一個資料庫顯示, 去年, 三星為此花費了340萬美元, 是前一年兩倍多. 今年上半年, 三星已經花費了220萬美元. 政府檔案顯示, 貿易一直是三星最主要的遊說話題.
此外, 在新一代5G蜂窩技術的發展準備就緒之際, 三星也可能抓住機會, 在美國打造自己的移動網路設備業務. 在美國議員指責中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ZTE Co., 000063.SZ, 簡稱﹕中興通訊)存在國家安全隱患後, 美國市場也隨之對三星和其他一些公司敞開大門. 據知情人士說, 三星一直在努力擴張美國的網路團隊, 從競爭對手運營商那裡招募工程師, 高級項目經理和其他人才.
行業分析師說, 三星在貿易爭端中確實擁有護身符, 因為企業對三星的電子元件依賴程度較高, 難以找到替代的供應商. 三星還是全球第一大電視機生產商, 而且全球超過五分之一的智能手機都是三星設備.
裡昂證券(CLSA)駐首爾高級分析師Sanjeev Rana說, 世界離不開三星. 華爾街日報 3.2018上半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1179億美元,6月中國市場增幅超30%;
集微網消息, 今日半導體行業協會 (SIA) 公布6月全球半導體銷售情況. 據統計, 2018年6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為394億美元, 與5月份的387億美元相比增長1.5%, 與去年同期的326億美元相比增長20.5%.
SI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hn Neuffer指出, 2018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表現十分亮眼, 第二季度銷售額更是創下曆史新記錄. 他表示, 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已經連續15個月同比增長20%以上, 6月份各類主要產品銷售額均呈現增長.
從區域來看, 美洲市場增長繼續保持強勁, 上半年銷售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0%以上.
4.第三季利基型DRAM價格持平, DDR3具成本優勢短期仍為主流;
集微網消息, 根據集邦諮詢半導體研究中心最新調查, DRAM原廠已陸續與客戶談定7月份利基型記憶體合約價, 價格大致和6月相同. 展望第三季, 預期DDR4利基型記憶體報價水平將較接近主流標準型與伺服器記憶體, 因原廠可透過封裝打線形式的改變(bonding option)做產品類別更換. DDR3則呈現相對穩健的供需結構, 報價預期沒有明顯變動. 整體而言, 第三季利基型記憶體價格走勢預估將持平.
DDR3具成本優勢, 短期仍為利基型記記憶體主流
就產品應用種類觀察, 首先在利基型記憶體需求大宗的電視, 今年出貨量持穩, 約為2.157億台. 不過就搭載的DRAM而言, 考慮SiP封裝具有節省零組件成本或PCB面積的優勢, FHD電視的SoC已有超過7成以SiP封裝的型式出貨; 低端4K TV在成本考慮下, 亦開始逐步導入SiP. 然而因溫度限制, 採用SiP封裝方式的DRAM僅能搭載DDR3記憶體.
觀察終端售價, 目前相同容量的DDR4與DDR3仍有2成以上的價差, 而TV主晶片因兩種記憶體規格都相容, 因此DDR4在利基型記憶體中的滲透率上升速度十分緩慢, 甚至有新開案的電視機種回頭採用DDR3. DRAMeXchange認為, 在DDR4價格沒有回落至接近DDR3之前, 或說只要PC或伺服器所採用的DDR4價格維持在高水位, DDR3就仍會是利基型記憶體的主流, 預期此現象最快可能要到2019年底才有機會扭轉.
以太幣價格持續下跌, DDR3 1Gb記憶體拉貨熱潮告終
至於虛擬貨幣市場, 雖然比特幣價格近期有止跌反彈的跡象, 但記憶體需求量高的以太幣礦機E3 (每台需576顆) 受以太幣持續跌價影響, 原本預期今年下半年會出現的強勁拉貨動能已消失, 連帶讓DDR3 1Gb的價格上漲預期落空. DRAMeXchange認為, 在以太幣價格回升到一定水位, 或在支援高顆數記憶體的全新挖礦機種出現前 (且該幣種單價要高到足以吸引玩家加入挖礦) , 其所帶起的記憶體拉貨熱潮恐暫告一段落.
5.MLCC二好二壞 陳泰銘法說穩軍心;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明 (8) 日召開法說會, 董事長陳泰銘將親上火線釋疑. 法人指出, MLCC (積層陶磁電容) 具有基本面佳, 產品缺貨的 '二好' 題材, 卻存有籌碼混亂及技術線型轉空的 '二壞' 問題, 陳泰銘此次與法人面對面, 有利被動家族擺脫技術及心理面烏雲.
被動元件近一個月來股價跌勢驚人, 國巨自大股東 (市場傳言是前妻) 釋股120億元的交割日起領跌, 跌幅高達五成, 造成被動元件股價節節敗退. 但近期國巨, 華新科及禾伸堂獲利掛保證, 達方在法說會亦對景氣持續看好, 法人認為, 陳泰銘本次現身, 有助於扭轉三大利空, 包括大股東釋股120億元 (新台幣) , 勞退基金代操減碼及法人停損的壓力.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 國巨, 興勤, 奇力新, 華新科, 禾伸堂, 信昌電及金山電7月營收創新高, 但股價卻未能同步走揚, 主因空方調節力道仍強勁, 市場唱衰被動元件將旺季不旺, 造成股價兵敗如山倒, 投資人紛紛坐壁上觀.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 被動元件目前呈現三大趨勢: 獲利好, 展望好, 籌碼差. 他預估, 尚需一段時間整理打底.
日盛投顧總經理李秀利則表示, 國巨及華新科獲利持續走高, 目前本益比不到十倍的水準, 國巨周三的法說會, 一改以往線上法說會慣例, 反委由券商辦理大型法說會, 一次滿足法人的需要. 若是陳泰銘能針對數大問題, 包括大股東釋股, MLCC未來走向及國巨集團發展做一解析, 可望穩固買盤信心.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