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無論是產品還是城市, 品牌始終是最具辨識度的標誌. '品' , 就是要質量高, 品質好; '牌' , 就是要有競爭力, 影響力. 奮力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會主義國際化大都市, '四大品牌' 正是上海既立足當下, 又意蘊深遠的布局. 在這樣的背景下, 新聞晨報採訪了各行各業十餘位努力於增強城市的吸引力, 創造力, 競爭力的從業者. 在他們身上, 我們看到, 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既有久久為功的準備, 又有隻爭朝夕的決心. 隔音室, 類比收音室, 老化測試室……在一條長長的走廊兩側, 分布著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實驗室. 一枚小小的晶片在這裡經過重重 '考驗' 後, 將為這個時代展現出 '中國芯' 的速度.
十七年前, 國內的整合電路產業剛剛起步, 晶片企業屈指可數, 但上海快速發展的沃土吸引了一批科技人才.
殷伯濤帶著對高新技術的渴望, 來到上海張江高科, 每天在電路圖和代碼中切換, 開始用電腦描繪 '芯' 未來.
從一間房走向全球, 轉眼十數年

2001年, 24歲的殷伯濤加入了紫光展銳的前身——展訊通信. 當時的展訊通信剛剛成立三個月, 公司裡一共有六十七名員工, 一半在美國辦公, 一半在上海張江的一棟小樓裡.
那時候國內的整合電路產業剛剛起步, 晶片企業屈指可數, 但上海快速發展的沃土吸引了一批科技人才. '我當時看了很多家通訊公司, 包括歐美在國內的一些公司, 往往都是客戶支援, 服務類的職務, 完全沒有核心研發的, 展訊是我唯一能接觸到通訊晶片核心技術的企業. 當時我剛剛畢業一年, 對我來說能夠學到先進的技術很重要. ' 殷伯濤介紹說.
展訊最初的辦公地點是一間六七十平的房間, 裡面擺了幾張大桌子, 桌子上擺著四五十台電腦, 還有一些測電路, 焊接用的設備. 讓殷伯濤印象深刻的是, 當時老闆和員工都坐在一起, 沒有獨立的辦公室.
兩三年後, 他們從一間房變成了旁邊的一棟小樓, 然後又換到了張江地標式的一棟大樓裡.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 紫光展銳已經有了自己的地標式辦公樓, 擁有超過4500名員工, 其中90%以上是研發人員, 在全球擁有14個技術研發中心及7個客戶支援中心.
殷伯濤也從一名普通工程師, 成長為了獨當一面的晶片行業領軍人.
從 '0' 走向 '100' , 幾遇生死

'我覺得沒法比, 因為我們是0. 我們剛加入的時候, 可能連晶片的整合電路長什麼樣都不知道. '
雖然一開始整個公司的人都充滿熱情, 但資金是有限的. 作為一家晶片公司, 它需要重資金, 重人才的不斷投入. 如果沒有後續資金跟上, 公司可能就無法運行下去了. 一年後, 展訊通訊就遇到了資金問題, 急需第二輪投資. 為了能夠儘快地正常運行, 展訊通訊選擇了從2G做起.
殷伯濤介紹說, '當時3G已經是主打產品了, 但考慮到3G的技術投入比較大, 而且投入產出不一定能立即看到效果. 2G的投入相對小一些, 既能證明產品的效用, 也能培養團隊, 所以展銳的第一步是先做2G. '
這是公司第一次面對生死存亡, 殷伯濤至今記憶猶新. 2002年的一天深夜, 展銳所有人都留在了實驗室裡, 第二天他們就要去給投資者演示2G晶片的通話功能, 如果成功公司就能拿到投資.
直到當天淩晨三點鐘, 他們終於用真實的晶片打通了電話, 公司可以繼續往前走了.
5年磨一 '芯' , 成功沒有捷徑

進入展訊後不久, 殷伯濤和團隊就開始研發設計GSM/GPRS晶片. 每天看著電路圖和代碼, 做著各種設計, 日複一日, 轉眼就是5年.
2005年, 整合度更高的GSM/GPRS晶片終於研發成功了, 成本比其他公司的便宜了一半, 而且能耗更低, 速度更快. 2006年, GSM/GPRS多模手機核心晶片技術獲得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作為關鍵貢獻者, 殷伯濤獲得了個人證書.
'研發一個晶片一般要12到24個月的時間, 但那時候剛剛開始做, 團隊經驗不足, 還要得到客戶認可, 所以時間比較長. 我們的客戶是全球化的企業, 他們不一定要選紫光展銳的晶片, 還可以選別的歐美公司, 對他們來說標準是一樣的. '
為了縮短和別人的差距, 殷伯濤和團隊一直在奔跑著前進.
歐美公司做一個晶片實現量產, 可能需要兩年甚至三年的時間, 而他們可以用十三十四個月的時間做到量產. 成功沒有任何捷徑, 對於起步較晚的晶片行業來說更是如此.
他們的速度是用時間累積的, 別人每天工作8小時, 他們每天就工作16個小時. '有一次老師問我家孩子 '你爸爸喜歡什麼' , 他回答說 '我爸爸喜歡加班' . ' 殷伯濤對此哭笑不得.
跨越技術鴻溝, 站穩行業前端

當時展銳採用的是國外的手機整合電路技術標準, 所有的產品都需要為這個標準支付費用.
'一個晶片公司做出產品後, 下一步就是做標準. 國外很多公司他們已經過了做產品這一步, 他們在做標準的同時也在做產品, 主要利潤可能70%是來自標準這個東西, 而不是產品本身. 這是我們和他們之間很大的一個差距. ' 殷伯濤介紹說.
等公司有了一定積累後, 殷伯濤作為技術負責人, 開始帶領團隊致力於我國自主3G標準TD-SCDMA晶片的技術研發和商用推廣.
通訊晶片需要做常測, 殷伯濤就經常帶著團隊在各地出差, 每個地方待一個月. 這一個月裡, 因為工作需要, 他們每天工作到早上五六點, 用他的話說就是 '太陽出來我們就睡覺了' , 然後睡到十一二點繼續工作, 一個月之後再趕往下一個地點做常測.
'當時我們TD-SCDMA做得非常成功, 成為了整個市場的第一名, 佔據了70%到80%的市場. TD-SCDMA晶片採用的是我們國家自己的標準, 無需付費, 降低了成本. 通過TD, 我們在這個行業站穩了腳跟, 還榮獲了2012年的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 殷伯濤介紹說.
就這樣一次次攻艱克難, 紫光展銳已發展成為全球前三的手機基帶晶片設計企業, 80%的晶片產品銷往海外, 在印度, 東南亞, 非洲市場已成為當地出貨體量最大的晶片設計企業之一, 全球每4台手機中就有一台搭載紫光展銳芯.
抓住機遇, 彎道超車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 我國的晶片技術和國外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 紫光展銳已經開發完成中國首款擁有自主通用CPU關鍵技術的LTE手機晶片平台, 成為國內首家, 全球第二家擁有自主通用CPU關鍵技術的獨立晶片廠商, 真正實現晶片層面的安全自主可控.
'在中低端, 我們已經和國外的公司平起平坐了, 甚至還要領先一些, 但是在中高端還有差距. 我們現在做的以4G為主, 同時重金投入5G. 目前4G的水平已經達到國際的60%到70%, 5G達到了80%到90%. ' 殷伯濤介紹說.
在5G通訊技術方面, 紫光展銳已參與我國工信部主導的5G試驗工作組, 完成了一階段和二階段試驗, 成功實現了與華為5G原型基站的互操作對接測試.
目前正在積極推進第三階段技術驗證, 並計劃於2019年實現5G晶片商用, 實現與5G移動網路的部署同步推向市場.
整合電路產業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 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
據了解, 上海整合電路產業規模達到1200億元, 企業超過500家, 成為國內 '產業最集中, 產業鏈最完整, 綜合技術水平最高' 的地區. 力爭2020年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部分指標達到世界一流.
目前, 全球範圍內的整合電路產業在技術變革和模式創新上正引發新一輪的兼并重組浪潮, 是我國整合電路產業追趕國際先進水平, 實現 '彎道超車' 的重要機遇.
中國有著全球最大的整合電路市場, 殷伯濤對未來非常有信心. 他相信, 這個最大的市場必然會誕生一個偉大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