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无论是产品还是城市, 品牌始终是最具辨识度的标志. '品' , 就是要质量高, 品质好; '牌' , 就是要有竞争力, 影响力. 奋力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 '四大品牌' 正是上海既立足当下, 又意蕴深远的布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 新闻晨报采访了各行各业十余位努力于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创造力, 竞争力的从业者. 在他们身上, 我们看到, 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既有久久为功的准备, 又有只争朝夕的决心. 隔音室, 模拟收音室, 老化测试室……在一条长长的走廊两侧, 分布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实验室. 一枚小小的芯片在这里经过重重 '考验' 后, 将为这个时代展现出 '中国芯' 的速度.
十七年前, 国内的集成电路产业刚刚起步, 芯片企业屈指可数, 但上海快速发展的沃土吸引了一批科技人才.
殷伯涛带着对高新技术的渴望, 来到上海张江高科, 每天在电路图和代码中切换, 开始用电脑描绘 '芯' 未来.
从一间房走向全球, 转眼十数年

2001年, 24岁的殷伯涛加入了紫光展锐的前身——展讯通信. 当时的展讯通信刚刚成立三个月, 公司里一共有六十七名员工, 一半在美国办公, 一半在上海张江的一栋小楼里.
那时候国内的集成电路产业刚刚起步, 芯片企业屈指可数, 但上海快速发展的沃土吸引了一批科技人才. '我当时看了很多家通讯公司, 包括欧美在国内的一些公司, 往往都是客户支持, 服务类的职务, 完全没有核心研发的, 展讯是我唯一能接触到通讯芯片核心技术的企业. 当时我刚刚毕业一年, 对我来说能够学到先进的技术很重要. ' 殷伯涛介绍说.
展讯最初的办公地点是一间六七十平的房间, 里面摆了几张大桌子, 桌子上摆着四五十台电脑, 还有一些测电路, 焊接用的设备. 让殷伯涛印象深刻的是, 当时老板和员工都坐在一起, 没有独立的办公室.
两三年后, 他们从一间房变成了旁边的一栋小楼, 然后又换到了张江地标式的一栋大楼里.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紫光展锐已经有了自己的地标式办公楼, 拥有超过4500名员工, 其中90%以上是研发人员, 在全球拥有14个技术研发中心及7个客户支持中心.
殷伯涛也从一名普通工程师, 成长为了独当一面的芯片行业领军人.
从 '0' 走向 '100' , 几遇生死

'我觉得没法比, 因为我们是0. 我们刚加入的时候, 可能连芯片的集成电路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
虽然一开始整个公司的人都充满热情, 但资金是有限的. 作为一家芯片公司, 它需要重资金, 重人才的不断投入. 如果没有后续资金跟上, 公司可能就无法运行下去了. 一年后, 展讯通讯就遇到了资金问题, 急需第二轮投资. 为了能够尽快地正常运行, 展讯通讯选择了从2G做起.
殷伯涛介绍说, '当时3G已经是主打产品了, 但考虑到3G的技术投入比较大, 而且投入产出不一定能立即看到效果. 2G的投入相对小一些, 既能证明产品的效用, 也能培养团队, 所以展锐的第一步是先做2G. '
这是公司第一次面对生死存亡, 殷伯涛至今记忆犹新. 2002年的一天深夜, 展锐所有人都留在了实验室里, 第二天他们就要去给投资者演示2G芯片的通话功能, 如果成功公司就能拿到投资.
直到当天凌晨三点钟, 他们终于用真实的芯片打通了电话, 公司可以继续往前走了.
5年磨一 '芯' , 成功没有捷径

进入展讯后不久, 殷伯涛和团队就开始研发设计GSM/GPRS芯片. 每天看着电路图和代码, 做着各种设计, 日复一日, 转眼就是5年.
2005年, 集成度更高的GSM/GPRS芯片终于研发成功了, 成本比其他公司的便宜了一半, 而且能耗更低, 速度更快. 2006年, GSM/GPRS多模手机核心芯片技术获得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作为关键贡献者, 殷伯涛获得了个人证书.
'研发一个芯片一般要12到24个月的时间, 但那时候刚刚开始做, 团队经验不足, 还要得到客户认可, 所以时间比较长. 我们的客户是全球化的企业, 他们不一定要选紫光展锐的芯片, 还可以选别的欧美公司, 对他们来说标准是一样的. '
为了缩短和别人的差距, 殷伯涛和团队一直在奔跑着前进.
欧美公司做一个芯片实现量产, 可能需要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 而他们可以用十三十四个月的时间做到量产. 成功没有任何捷径, 对于起步较晚的芯片行业来说更是如此.
他们的速度是用时间累积的, 别人每天工作8小时, 他们每天就工作16个小时. '有一次老师问我家孩子 '你爸爸喜欢什么' , 他回答说 '我爸爸喜欢加班' . ' 殷伯涛对此哭笑不得.
跨越技术鸿沟, 站稳行业前端

当时展锐采用的是国外的手机集成电路技术标准, 所有的产品都需要为这个标准支付费用.
'一个芯片公司做出产品后, 下一步就是做标准. 国外很多公司他们已经过了做产品这一步, 他们在做标准的同时也在做产品, 主要利润可能70%是来自标准这个东西, 而不是产品本身. 这是我们和他们之间很大的一个差距. ' 殷伯涛介绍说.
等公司有了一定积累后, 殷伯涛作为技术负责人, 开始带领团队致力于我国自主3G标准TD-SCDMA芯片的技术研发和商用推广.
通讯芯片需要做常测, 殷伯涛就经常带着团队在各地出差, 每个地方待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 因为工作需要, 他们每天工作到早上五六点, 用他的话说就是 '太阳出来我们就睡觉了' , 然后睡到十一二点继续工作, 一个月之后再赶往下一个地点做常测.
'当时我们TD-SCDMA做得非常成功, 成为了整个市场的第一名, 占据了70%到80%的市场. TD-SCDMA芯片采用的是我们国家自己的标准, 无需付费, 降低了成本. 通过TD, 我们在这个行业站稳了脚跟, 还荣获了2012年的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 殷伯涛介绍说.
就这样一次次攻艰克难, 紫光展锐已发展成为全球前三的手机基带芯片设计企业, 80%的芯片产品销往海外, 在印度, 东南亚, 非洲市场已成为当地出货体量最大的芯片设计企业之一, 全球每4台手机中就有一台搭载紫光展锐芯.
抓住机遇, 弯道超车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我国的芯片技术和国外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紫光展锐已经开发完成中国首款拥有自主通用CPU关键技术的LTE手机芯片平台, 成为国内首家, 全球第二家拥有自主通用CPU关键技术的独立芯片厂商, 真正实现芯片层面的安全自主可控.
'在中低端, 我们已经和国外的公司平起平坐了, 甚至还要领先一些, 但是在中高端还有差距. 我们现在做的以4G为主, 同时重金投入5G. 目前4G的水平已经达到国际的60%到70%, 5G达到了80%到90%. ' 殷伯涛介绍说.
在5G通讯技术方面, 紫光展锐已参与我国工信部主导的5G试验工作组, 完成了一阶段和二阶段试验, 成功实现了与华为5G原型基站的互操作对接测试.
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第三阶段技术验证, 并计划于2019年实现5G芯片商用, 实现与5G移动网络的部署同步推向市场.
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 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据了解,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 企业超过500家, 成为国内 '产业最集中, 产业链最完整, 综合技术水平最高' 的地区. 力争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部分指标达到世界一流.
目前, 全球范围内的集成电路产业在技术变革和模式创新上正引发新一轮的兼并重组浪潮, 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实现 '弯道超车' 的重要机遇.
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 殷伯涛对未来非常有信心. 他相信, 这个最大的市场必然会诞生一个伟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