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 華為要戰略性地放棄美國市場了.
據韓媒 ETNews報道, 由於美國政府與議會連手封殺華為, 華為日前決定全數裁撤美國的辦公據點, 退出美國市場.
報道顯示, 目前華為在美國包括華盛頓特區及華盛頓州等共有 3 處辦公場所, 他們主要負責與亞馬遜, 微軟等企業進行渠道合作, 同時也為一些合作夥伴提供通訊業務的服務. 不過, 華為在矽谷還有個千餘人的研發中心, 目前還未有消息顯示這裡的未來會如何.
當然, 我們都知道, 華為在美國本來就舉步維艱, 運營商這個美國主要的渠道被堵死以後, 就只能在亞馬遜等電商 '小打小鬧' 式地賣些產品. 而這次, 則是完全退出美國市場, 不留下一片雲彩.
消息人士表示, 退出美國市場的決定, 華為已商議了3至4個月.
針對此則報道, 華為回應稱: 此消息不屬實.
但是, 華為目前在美國市場四面楚歌般的境遇是確定的.
在今年四月份, 《福布斯》撰文, 稱從華為高管近期的表態來看, 美國已不再是華為全球戰略的一部分, 因此華為將迅速縮減美國業務規模, 包括銷售, 營銷和售後支援, 預計今年年底就會徹底退出美國市場.
至於原因, 大家都懂的, 在這也就不再贅述.
前幾天, 虎嗅文章《華為秘密戰略 '達芬奇計劃' 曝光, 特朗普慌不慌? 》曾提到, 今年 7 月, 華為的秘密戰略 '達芬奇計劃' 曝光, 希望將AI引入自己所涉足的所有業務, 從電信基站, 雲數據中心, 到智能手機和攝像頭. 在美媒 The Information 還分析說, 邁出這一步的華為, 不僅意味著進入爭奪激烈的戰場, 而且可能還會進一步加劇美國政府對華為的擔憂和限制.
華為自知突圍無望, 於是全部撤離美國, 將全部兵力集中到那些有前景的市場中去, 是個明智但也無奈的選擇.
但事實如此, 也沒有辦法, 華為還得向前看.
就在上周, IDC 發布報告稱, 今年第二季度, 華為超越了蘋果公司, 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機製造商, 這也是蘋果自 2010 年以來首次未能進入全球智能機市場排名的前兩位.
趁著這個好消息, 春風得意的 '餘大嘴' 餘承東, 在媒體溝通會上定了個目標, 要在明年第四季度超過三星, 成為全球出貨量最高的智能手機廠商.
雖然三星在全球範圍內份額的領先優勢正在被逐漸縮小, 但在美國——世界上第三大手機市場, 華為的份額, 基本上可以類比為三星在中國的表現, 而三星在美國則常年保持著第二的位置.
目前, 華為已經加快了出海的節奏, 在俄羅斯等市場, 已經取得了客觀的增長. 但是, 如果在美國完全沒有聲量, 只在其餘市場 '找補' , 對於華為來說, 那將會是困難模式.
當然, 華為也不只有手機這項業務, IHS Markit 的報告顯示, 去年, 華為成為唯一一家份額獲得增長的電信設備商, 其份額從 2016 年的 25% 增加到 28%, 取代愛立信成為第一名.
問題是, 電信設備比起手機這種終端來說, 更接近基礎的, 底層的服務, 西方國家肯定是不願意把話語權拱手讓給華為.
美國自不必多說, 澳大利亞已經禁止通訊類企業購買華為的電信設備, 而英國則以 '危害國家網路安全' 為由, 展開了對於華為的調查.
總之, 在大國博弈的背景下, 國產廠商們都是在負重前行, 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