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標準大一統? 鎚子QuickCharge 4+套裝體驗

從智能手機時代開始, 手機屏幕的尺寸就是越來越大, 近兩年在全面屏風潮的興起之下, 新機的尺寸更是紛紛來到了6英寸往上. 雖然每一代處理器都在功耗方面想盡了辦法, 但是面對著越來越強的性能和越來越大的屏幕尺寸, 續航方面的問題還是越來越嚴重, 甚至對於重度用戶來說, 一天一充都已經成為了一種奢望, 大多數用戶在出門的時候, 都會順手再揣上一塊移動電源備用.

那為了解決續航的問題, 廠商們自然也是費盡了心思, 在電池技術一直沒有取得大規模商用性質的進步之前, 其實能留給他們的思路其實並不多, 首先是增大電池容量, 畢竟電池是根本, 同配置下當然還是更大的電池更能給人帶來安全感. 但大電池除了安全方面的隱患而外, 通常還伴隨著體積的限制, 為了給大容量的電池留出結構空間, 手機也就無可避免的變沉變厚, 這就是為什麼旗艦手機的電池通常都不會超過 4000mAh了.

而另一方面, 既然手機電池無法做得更大, 增強充電效率就成為了另一種選擇. '充電5分鐘, 通話2小時' , 這絕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廣告語, 無論是其對充電效率的突出表現, 還是對用戶的吸引力, 都可以證明用戶們對快充功能的看重. 雖然不少廠家有著自家諸如VOOC閃充, DASH閃充之類的快充技術, 但要說到適用面最廣的, 一定還是高通的QuickCharge.

高通的QC快充現在已經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 這裡我們可以先簡單了解一下. 最開始隨著大屏智能機的出現, 原先5V/1A的充電速度已經完全無法滿足要求, 在一堆的標準之中, 5V/2A的一代快充標準逐漸被各家所接受. 但隨著智能機的娛樂功能進一步強化, 10W的充電效率又無法滿足大家了, 於是緊跟著QC 2.0標準來了, 在其中, 多年未變的5V充電電壓終於不再是唯一選擇, 在設備支援的情況下, 增加了9V/12V/20V等高壓快充選擇, 不過其中的20V檔因為發熱和效率的原因, 其實很少有廠家選用, 一般就是5V/9V/12V三檔.

到了QC 3.0階段, 高通發現問題已經不局限於充電效率了, 粗暴的大跨度升壓方式讓快充同時成了高發熱的代名詞, 於是為其增加了INOV (電壓智能協商演算法) , 在多檔電壓之間調節的時候, 可以以0.2V為單位對電壓進行微調. 同時得益於Type-C介面, 在電流方面的限制放寬了許多, 不僅電壓的調節範圍擴大到3.6-20V, 電流最大也提升到了3A, 充電效率和發熱表現都提升了不少.

至於現在的QC 4+, 除了進一步細化電壓調整, 可以做到以20mV為單位調壓, 更重要的是隨著Type-C介面的進一步普及, 由Apple, Google, Samsung, Qualcomm等業界大佬們共同推出的USB-PD充電標準也得到了支援, 這意味著我們終於看到了迎來快充標準大一統時代的曙光.

本次我們體驗的鎚子科技QuickCharge 4+充電套裝 (充電頭 + C-C充電線) 就支援了QC 4+和USB-PD快充, 能夠支援5V/3A, 9V/2A, 12V/1.5A, 3.3-5.9V/3A, 3.3-11V/2A, 最大輸出功率18W, 雖然沒有達到QC 4+最高的18W, 但具體表現也非常令人期待.

充電頭方面設計較為簡約, 通體白色, 體積和此前堅果手機隨機附贈的快充頭體積是基本一致的, 在PD快充頭裡算是比較便攜好帶的. Type-C To Type-C的數據線品質也比較不錯, 特別是介面端這個鎚子自稱的人性化微光燈, 在顏值和實用性方面確實都值得好評.

我們的體驗主要分為充電速度和溫度兩方面, 至於使用的設備, 自然是鎚子科技的當代旗艦堅果R1了, 自家的手機配上自家的充電套裝, 確保不會出現相容性方面的問題.

在剛插上手機的時候會有快充檢測過程, 在經過不太短暫的協議檢測之後就能以快充模式開啟充電了, 實測充電全程雖然有一定調節, 但波動還是比較穩的, 電壓基本穩定6.8V左右, 而電流基本維持在2.6A附近, 充電效率能保證在17W左右. 這裡, 我們順便還需要吐槽一下, 從照片也能看出來, 堅果R1鏡頭鍍膜劃損這個通病, 我們也不幸中招了.

而根據我們的實測, 在將電量耗至自動關機之後開始充電, 3600mAh的R1在關機狀態0-100充電耗時1小時I5分鐘, 此時手機顯示電量為100%, 進入了電流低於0.5A的涓流充電模式, 電流逐漸下降, 波動幅度越來越小.

在充電過程中手機表面並沒有明顯發熱產生, 即使在17W的高速充電時, 機身測得的最高溫度也只有35.2℃, 整機可以說非常涼快. 這也是QC 4+的一大優點, 充電調壓更加精細, 明顯降低充電時的發熱 .

同時測得充電頭部分的溫度為41.5℃, 摸上去也會有明顯的發熱, 不過因為發熱集中在充電頭端, 對實際手機的溫度和使用都沒有太多影響, 整體充電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

因為有了USB-PD快充的支援, 所以鎚子的這個快充頭同樣支援iPhone的快充, 使用iPhone 8Plus實測可以達到17W左右的充電效率, 相對於蘋果官方的快充套裝來說, 價格顯得友好了許多, 不過會不會在某一版本的系統更新之後被幹掉, 這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iPhone瘋起來連過了 MFi認證的自家人都被誤傷過.

總的來說, 充電標準大一統對於消費者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特別是USB-PD這樣支援範圍寬泛的標準, 最高100W的充電效率甚至相容了部分的輕薄型筆記本, 對於出差黨們來說, 能將所有的用電設備進行整合, 應該算得上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夢想了.


從智能手機時代開始, 手機屏幕的尺寸就是越來越大, 近兩年在全面屏風潮的興起之下, 新機的尺寸更是紛紛來到了6英寸往上. 雖然每一代處理器都在功耗方面想盡了辦法, 但是面對著越來越強的性能和越來越大的屏幕尺寸, 續航方面的問題還是越來越嚴重, 甚至對於重度用戶來說, 一天一充都已經成為了一種奢望, 大多數用戶在出門的時候, 都會順手再揣上一塊移動電源備用.

那為了解決續航的問題, 廠商們自然也是費盡了心思, 在電池技術一直沒有取得大規模商用性質的進步之前, 其實能留給他們的思路其實並不多, 首先是增大電池容量, 畢竟電池是根本, 同配置下當然還是更大的電池更能給人帶來安全感. 但大電池除了安全方面的隱患而外, 通常還伴隨著體積的限制, 為了給大容量的電池留出結構空間, 手機也就無可避免的變沉變厚, 這就是為什麼旗艦手機的電池通常都不會超過 4000mAh了.

而另一方面, 既然手機電池無法做得更大, 增強充電效率就成為了另一種選擇. '充電5分鐘, 通話2小時' , 這絕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廣告語, 無論是其對充電效率的突出表現, 還是對用戶的吸引力, 都可以證明用戶們對快充功能的看重. 雖然不少廠家有著自家諸如VOOC閃充, DASH閃充之類的快充技術, 但要說到適用面最廣的, 一定還是高通的QuickCharge.

高通的QC快充現在已經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 這裡我們可以先簡單了解一下. 最開始隨著大屏智能機的出現, 原先5V/1A的充電速度已經完全無法滿足要求, 在一堆的標準之中, 5V/2A的一代快充標準逐漸被各家所接受. 但隨著智能機的娛樂功能進一步強化, 10W的充電效率又無法滿足大家了, 於是緊跟著QC 2.0標準來了, 在其中, 多年未變的5V充電電壓終於不再是唯一選擇, 在設備支援的情況下, 增加了9V/12V/20V等高壓快充選擇, 不過其中的20V檔因為發熱和效率的原因, 其實很少有廠家選用, 一般就是5V/9V/12V三檔.

到了QC 3.0階段, 高通發現問題已經不局限於充電效率了, 粗暴的大跨度升壓方式讓快充同時成了高發熱的代名詞, 於是為其增加了INOV (電壓智能協商演算法) , 在多檔電壓之間調節的時候, 可以以0.2V為單位對電壓進行微調. 同時得益於Type-C介面, 在電流方面的限制放寬了許多, 不僅電壓的調節範圍擴大到3.6-20V, 電流最大也提升到了3A, 充電效率和發熱表現都提升了不少.

至於現在的QC 4+, 除了進一步細化電壓調整, 可以做到以20mV為單位調壓, 更重要的是隨著Type-C介面的進一步普及, 由Apple, Google, Samsung, Qualcomm等業界大佬們共同推出的USB-PD充電標準也得到了支援, 這意味著我們終於看到了迎來快充標準大一統時代的曙光.

本次我們體驗的鎚子科技QuickCharge 4+充電套裝 (充電頭 + C-C充電線) 就支援了QC 4+和USB-PD快充, 能夠支援5V/3A, 9V/2A, 12V/1.5A, 3.3-5.9V/3A, 3.3-11V/2A, 最大輸出功率18W, 雖然沒有達到QC 4+最高的18W, 但具體表現也非常令人期待.

充電頭方面設計較為簡約, 通體白色, 體積和此前堅果手機隨機附贈的快充頭體積是基本一致的, 在PD快充頭裡算是比較便攜好帶的. Type-C To Type-C的數據線品質也比較不錯, 特別是介面端這個鎚子自稱的人性化微光燈, 在顏值和實用性方面確實都值得好評.

我們的體驗主要分為充電速度和溫度兩方面, 至於使用的設備, 自然是鎚子科技的當代旗艦堅果R1了, 自家的手機配上自家的充電套裝, 確保不會出現相容性方面的問題.

在剛插上手機的時候會有快充檢測過程, 在經過不太短暫的協議檢測之後就能以快充模式開啟充電了, 實測充電全程雖然有一定調節, 但波動還是比較穩的, 電壓基本穩定6.8V左右, 而電流基本維持在2.6A附近, 充電效率能保證在17W左右. 這裡, 我們順便還需要吐槽一下, 從照片也能看出來, 堅果R1鏡頭鍍膜劃損這個通病, 我們也不幸中招了.

而根據我們的實測, 在將電量耗至自動關機之後開始充電, 3600mAh的R1在關機狀態0-100充電耗時1小時I5分鐘, 此時手機顯示電量為100%, 進入了電流低於0.5A的涓流充電模式, 電流逐漸下降, 波動幅度越來越小.

在充電過程中手機表面並沒有明顯發熱產生, 即使在17W的高速充電時, 機身測得的最高溫度也只有35.2℃, 整機可以說非常涼快. 這也是QC 4+的一大優點, 充電調壓更加精細, 明顯降低充電時的發熱 .

同時測得充電頭部分的溫度為41.5℃, 摸上去也會有明顯的發熱, 不過因為發熱集中在充電頭端, 對實際手機的溫度和使用都沒有太多影響, 整體充電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

因為有了USB-PD快充的支援, 所以鎚子的這個快充頭同樣支援iPhone的快充, 使用iPhone 8Plus實測可以達到17W左右的充電效率, 相對於蘋果官方的快充套裝來說, 價格顯得友好了許多, 不過會不會在某一版本的系統更新之後被幹掉, 這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iPhone瘋起來連過了 MFi認證的自家人都被誤傷過.

總的來說, 充電標準大一統對於消費者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特別是USB-PD這樣支援範圍寬泛的標準, 最高100W的充電效率甚至相容了部分的輕薄型筆記本, 對於出差黨們來說, 能將所有的用電設備進行整合, 應該算得上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夢想了.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