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市值逼近萬億背後: 從 | '賣更多' | 變成 | '賣更貴'

在超預期業績驅動下, 蘋果股價連續兩日大漲, 首次突破200美元/股, 其市值開始逼近萬億美元. 蘋果有望成為全球首個市值破萬億美元的公司. 蘋果最新發布的財報被其CEO庫克稱為有史以來表現最好的第三財季財報, 營收和利潤均高於華爾街預期.

該財報亦再次展示, 在iPhone銷量增長緩慢的情況下, 蘋果是如何讓營收實現高速增長. 從財報來看, 本季度營收大漲的原因主要和iPhone X的推出以及服務業務的大幅增長有關.

iPhone '高價策略'

財報顯示, 在過去的第二季度裡, 蘋果營收為532.6億美元, 比去年同期的454.1億美元增長17%. iPhone仍是蘋果最賺錢的核心業務, 雖然出貨量錄得4130萬台, 同比增長僅1%, 比預期少, 但其營收同比增長20%.

事實上, 自iPhone X推出後, iPhone的營收在近三個財季以來均有了較大幅度上漲, 這和iPhone X拉高了iPhone平均銷售價格 (ASP) 不無關係. 蘋果賣手機的賺錢模式從 '賣更多' 變成 '賣更貴' .

一般來說, 缺乏新產品的二季度, 是iPhone銷售淡季, 秋季新機即將發布, 舊款機型面臨促銷打折, ASP通常會比較低, 但今年ASP卻達到了724美元, 高於699美元的預期, 基本可以判斷主要是由iPhone X拉動的.

蘋果雖然沒有公布具體機型的銷售情況, 不過庫克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提到, iPhone X是該季度最受歡迎的機型.

值得注意的是, 在iPhone銷量增速緩慢的情況下, 依靠 '高價iPhone' 獲得高營收增長的情況可以持續多久?

'我覺得可以持續到今年年底. ' 市調機構Counterpoint研究總監閆占孟向時代財經表示, 更貴的iPhone所帶來的增長可以持續多久取決於產品, 比起價格, 更重要的是產品創新度有多高. 正常情況下創新產品可以持續熱賣一兩年, 但現在很多中國手機品牌也逐漸跟上來了.

來自IDC的最新報告稱, 今年二季度iPhone全球第二手機廠商的位置已經被華為取代. 數據顯示, 華為二季度出貨量為5420萬台, 市場份額達到15.8%, 創曆史新高. 這也是蘋果八年來首次被華為超過.

可以看到, 如今華為, 小米, OPPO等廠商不但在中國牢牢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 也正加快進行各自的海外擴張計劃. 未來iPhone如不能有銷量上的明顯增長, 或推出更貴更創新的iPhone, 那麼蘋果後續或存業績壓力.

至於下一季度, 蘋果亦大膽預計, 營收將在600億美元到620億美元.

軟硬結合

在智能手機市場漸現萎靡的背景下, 除了硬體銷售, 蘋果近兩年也在尋求其它增長方式, 以減少對iPhone業務的依賴, 其中, 服務業務已成為近兩年蘋果最大的增長動力.

財報顯示, 蘋果在上季度的服務業務營收再創新高, 達95.48億美元, 比起去年同期的72.66億美元增長31%. 蘋果的服務業務主要包括應用商店App Store, 音樂影視, 雲存儲服務iCloud, Apple Pay以及AppleCare等.

庫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 目前蘋果和第三方服務所有的訂閱數量超過3億, 包括App Store中的付費訂閱, 同比增長60%. Apple Music 帶來的收入比去年增長 50%; Apple Pay交易額超過10億, 比一年前增長三倍; Apple Care收入創15個季度以來的最高值; 雲服務年增長達15%.

蘋果曾在2017年為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 到2020年其服務業務營收翻一番, 達到每季度140億美元的規模, 蘋果正按照既定的速度朝這個目標前進著.

服務業務營收越來越高

今年年初,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Katy Huberty預測, 在未來5年裡, 服務業務的營收將會貢獻蘋果總營收的一半以上, 每台設備的服務收入能達到30美元. 對很多手機廠商來說, 每台設備在硬體利潤之外還能獲取30美元服務收入是很難想象的事, 這是只有蘋果硬體才能帶來的紅利.

相比起iPhone等硬體業務, 華爾街對蘋果服務業務的關注度亦越來越高.

'硬體業務相對來說利潤會偏小一點, 而軟體業務利潤空間更大' , 閆占孟認為, 華爾街看中的是服務業務更高的利潤率, 並且服務是長期性的, 硬體則會有波動, 未必可以持續.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