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升級是當下我國家電行業共同面對的課題, 加快向智能製造轉型升級, 已成為我國家電行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實現由大到強轉變的題中之義.
在日前由《電器》雜誌社主辦的 '智造·新時代——尋找中國家電業智能製造先鋒高峰論壇' 上, 智能製造成為與會家電企業熱議的話題. 面對國內外產業環境的變化, 不管是我國本土家電製造企業, 抑或外資家電企業在華投資公司, 都在智能製造的道路上進行探索與嘗試. 如今, 我國家電行業智能製造碩果不斷結出, 但全行業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家電業製造升級勢在必行
隨著人口紅利逐漸失效, 支撐我國家電行業低成本, 大規模製造模式的傳統動能效力正在逐步減弱; 當大部分家電品類在我國完成產品普及, 消費升級驅動下的產品結構升級漸漸上升為拉動行業增長的主要動力; 消費者對家電產品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多樣化, 個性化, 甚至呈現出千人千面的用戶需求, 這些都對我國家電行業提出了挑戰, 同時也在創造新的機會.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薑風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薑風指出, 中國家電產業在製造體系全面升級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選擇, 一方面, 國際產業環境正在發生重大的調整, 我國家電行業面臨著發達國家實施再工業化戰略, 不斷推出發展智能製造新舉措, 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在加快謀劃布局積极參与全球產業再分工, 我國家電行業面臨著產業與資本的雙層壓力. 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升, 則讓長久以來支撐我國製造業的勞動力優勢日益弱化, 粗放的模式難以維持. 不僅如此, 市場的消費升級, 對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技術的不斷融合, 製造業數字化, 網路化, 智能化發展特徵日益呈現, 並引發了家電行業發展理念, 生產方式, 商業模式和產業鏈的重大變革, 互聯網, 大數據等技術的重大突破和廣泛應用, 正在重構中國家電行業的技術, 生產, 運營和服務體系.
'這些都要求我國家電製造體系必須全面轉型, ' 薑風強調.
工業與資訊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汪敏燕
工業與資訊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汪敏燕也表示, 促進家電行業高質量發展, 這是家電行業面臨的任務, 消費者對家電的需求已經從滿足基本的使用需求逐步向個性化, 智能化, 高端化發展. '中國的家電產業規模位居世界首位, 我們切不可把規模最大引為自豪, 我們在新產品的研發, 在核心技術的應用方面, 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 '
正如薑風與汪敏燕所言, 家電行業進行智能製造升級, 不僅是全行業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強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觀願望, 也是生產要素成本上漲, 產業環境變化與科技進步的客觀要求.
事實上,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編製的《中國家電工業 '十三五' 發展指導意見》中便明確提出了推進智能製造, 推動家電製造轉型升級的發展目標, 《意見》要求我國家電行業進一步加快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 推動家電製造模式變革, 逐步向智能製造推進. 家電行業的主要生產企業要普及工廠自動化, 領先企業要向智能製造, 智能工廠升級, 逐步完成智能化的改造, 實現大規模製造向大規模定製轉變.
薑風表示, 智能製造為中國家電業帶來的不僅僅是自動化水平的提升, 更是資訊化跟工業化的深度融合, 造就的是整個製造水平製造效率全面提升. 推動家電業向智能製造轉型, 對塑造中國家電競爭優勢具有重要的意義.
家電業智造升級效果顯著
在國家政策引導, 企業自主創新, 行業協會大力推動等多方面利好因素的融合下, 我國家電行業製造升級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海爾, 美的, 格力, 老闆電器, 九陽, 創維, 長虹等多家家電龍頭企業先後入圍工信部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名單.
汪敏燕表示, 中國家電產業製造規模, 製造能力, 標準化水平都有了雄厚的基礎, 在家電行業推進智能製造具有充分的優勢, 以海爾為代表的家電龍頭企業, 正在對智能製造進行積極, 充分的探索, 這不僅讓企業自身獲得了收益, 也帶動了整個產業在智能製造方面的升級發展.
據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 海爾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錄城介紹, 海爾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全球首家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的工業互聯網平台COSMOPlat, 通過全周期, 全流程和全生態的平台設計, 實現由大規模製造向大規模定製轉型, 最終構建成企業, 用戶, 資源共創共贏的新型生態體系. COSMOPlat平台幫助海爾實現了生產線上產品的不入庫率達到了69%, 定單周期縮短50%, 生產效率提升60%. 不僅如此, 海爾還把COSMOPlat已經複製到了建陶, 家居, 農業和服裝等12個行業, 服務全球3.2億用戶和3.5萬家企業.
'我們的實踐在路上, 我們這個成果也是階段性的, 但是我們認為我們已經找准了方向, 我們已經找對了路, 我們會堅定不移地按照這個方向快速地推進, ' 陳錄城表示, 海爾COSMOPlat平台的願景是成為擁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世界級平台, 為世界貢獻一個全球引領的大規模定製模式, 助推中國企業轉型升級, 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如今, 本土家電龍頭企業在智能製造領域逐漸摸索出了適合我國國情與企業特性的發展道路, 與此同時, 外資家電企業在華投資公司也在積極開展工廠的智能化改造. 例如, 惠而浦在去年11月投入使用的合肥智能工廠, 運用了智能機器人, 增材製造, 現實增強技術, 類比技術, 水平和垂直系統整合, 工業物聯網, 網路安全, 大數據分析等核心技術, 將生產裝配, 供應鏈, 倉儲物流整合成一個大系統, 實現生產, 計劃, 物流, 銷售, 用戶的完整統一, 從零部件入廠, 存儲, 搬運到組裝, 實現過程可追溯, 融合了整個品質管理過程, 大大提升系統效率.
上海林內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光傑表示, 上海林內的智能製造升級首先是逐步實現自動化, 機械化, 數據化的基礎生產體系建設, 其次是建成與完善智能化, 資訊化及廠內互聯網化和價值鏈互聯網化, 以實現自動化, 資訊化的深度融合.
'我們在看到智能製造取得成效的同時, 也要清醒的認識到, 智能製造是一個新生事物, 推進智能製造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現在世界各國都在不斷的探索中, 全世界都面臨著標準, 網路, 資訊安全, 人才等一系列共同的問題和挑戰. ' 汪敏燕表示, 我國家電行業各企業發展的情況各不相同, 整體實現智能化生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王雷認為, 很多企業在之前已經進行了精益生產的改造和完善, 但是還有企業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 還有一段路要走, 沒有精益生產, 有可能對家電企業上升到智能製造帶來很大的成本浪費.
'我們需要不斷地交流和互相學習, 才能找到適合我們的道路. ' 薑風強調, 相信在行業的努力探索下, 智能製造將成為推動中國家電行業發展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