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榮耀三大旗艦系列中的尺寸最大的一款, 榮耀NOTE系列在兩年前亮相, 但在去年卻並沒有像其它兩個旗艦系列一樣按照慣例繼續升級, 在兩年之後, 才推出榮耀Note 10. 從最初智能手機瘋狂提升硬體配置時分離出的一個系列, 到如今演化成為細分市場下, 通過不同產品之間的差異化來滿足市場上不同用戶的需求的產品. 而作為當前人們與手機交互的最重要的介質, 手機屏幕的進化從某種意義上, 也代表著智能機的進化.
在八年前iPhone 4發布的時候, 喬布斯曾經說過3.5英寸屏幕是兼顧操作與現實的 '黃金' 尺寸. 然而隨著智能機的發展, 手機屏幕尺寸的發展也早就打破了當年的 '金科玉律' . 手機可承載功能的不斷增加, 人們在便攜性與功能之間越來越傾向於後者, 並且超大屏幕所帶來的在體驗上的升級也非常具有粘性. 作為旗艦系列之一, 榮耀Note首款產品榮耀Note8在兩年前發布, 但卻沒有向其它系列一樣隨代更新, 而是在 '跳檔' 一年之後才重新現身, 這也體現了榮耀對於大屏手機並沒有盲從, 而是有著自己的思考.
對於大屏手機外觀設計的思考

拿到榮耀Note10, 最直接的反饋就是: 大!6.95英寸超大屏幕所帶來視覺上的衝擊感, 給用戶帶來非常強的內容上的沉浸感. 這塊屏幕對比度為70000: 1, 115% NTSC色域. 實際觀感上, 榮耀Note10所採用的這塊AMOLED屏幕還不錯, 屏幕最高亮度為600Nits, 在護眼模式下最低只有1Nits, 對於經常晚上關了燈還看手機的用戶還是比較友好的.

而7.65mm的機身厚度在單手握持的時候並不會覺得擱手. 儘管這個尺寸的手機想要單手操作並不太現實, 但85mm的機身寬度以及230g的機身重量, 使得榮耀Note10在長時間需要單手打電話或者進行其他操作時, 不會顯得沉重.


儘管屏幕尺寸達到6.95, 但榮耀Note10通過在手機頂部中框挖孔, 把前置攝像頭嵌入中框中, 最大限度減少前置攝像頭所佔空間;機身下巴則採用COF工藝, 將屏幕下的驅動IC封裝到軟性電路板上, 能夠折到屏幕另一側. 這樣上下同時收窄, 最終達到87%的屏佔比.

榮耀Note10正反均採用2.5D玻璃, 18.5:9的屏幕尺寸看起來顯得整機比較修長. 榮耀Note10的機身背部後蓋特別增加了一層金屬氧化物納米鍍層, 在不同角度下回呈獻出光影流動的感覺, 整個背部採用今年榮耀很流行的橫向排布的設計, 在橫屏狀態下攝像頭與logo對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榮耀在機身頂部與底部都進行開孔, 打造出雙獨立音腔, 並且支援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和杜比AC-4編碼, 在影音娛樂時帶來更具包圍感的聲場.

在機身的右下角, 榮耀Note10配備了一顆獨立的按鍵: Turbo鍵. 其實獨立按鍵對榮耀手機並不陌生, 早在榮耀7就引入智靈鍵來提升手機的操作效率, 而進化到榮耀Note10上, 這顆Turbo鍵顧名思義, 關乎手機性能的一顆按鍵. 而這顆Turbo鍵在運行遊戲時, 會顯示出Turbo加速, 免打擾, 亮彩模式, 一鍵錄屏四項快捷操作. 拍照模式下, Turbo按鍵也是拍照快門鍵.
可以看到, 對於一款超大屏幕的手機, 儘管在單手操作的優化空間上極為有限, 但榮耀依然通過採用前置攝像頭嵌入邊框, COF工藝, 以及對邊角, 手機弧度等細節方面進一步優化, 來盡量達到尺寸與外觀之間的平衡.
對於大屏手機內部空間的思考
現階段智能手機內部需要堆疊太多的元器件, 因此其內部空間寸土寸金. 而作為一款超大屏幕的手機, 機身內部可利用的空間更大. 榮耀也完全沒有浪費這部分內部空間, 帶來了在名為THE NINE液冷散熱的新技術.

眾所周知, 如今手機的旗艦級SoC性能都已經比較強大, 但往往高性能帶來的還有一個副作用, 就是高功耗. 尤其是對於一款大屏手機, 長續航的特點就註定了其經常會長時間, 高負荷的連續使用. 而這樣的場景也對手機的散熱提出了考驗, 因為在手機達到一定溫度時, 處理器會自動降頻來進行降溫, 帶來不好的使用體驗. 正是存在這樣體驗上的問題, 由華為2012實驗室牽頭成立了熱設計的攻關團隊, 曆時6個月, 總計報廢了10000多根熱管, 最終將與MacBook Air液冷管直徑(5mm)一樣的D5液冷管塞進了僅有7.65mm厚的機身中.
榮耀Note10將一根PC級的D5(直徑為5mm)的液冷管縱向穿過手機的熱區和冷區. 當液冷管蒸發段受熱時該區域毛細芯中的液體蒸發汽化, 同時帶走大量熱量, 蒸汽在微小壓差下流向冷凝段, 並在冷凝段釋放熱量後凝結成液體, 液體再藉助吸液芯產生的毛細力作用返回蒸發段, 由此完成一次熱傳導迴圈, 形成一個汽, 液並存的雙向迴圈系統. 整個手機具有9層立體散熱, 能夠把晶片產生的熱量快速均勻分布到機身其他位置並迅速散發出去, 散熱能力提升41%. 據榮耀宣稱, 在極限場景下, CPU最高可降10℃.
而我們也針對其散熱進行了測試:

在進行連續一小時的遊戲測試後, 手機最高溫度出現在手機背部大概指紋鍵的位置 (室溫27℃) , 最高溫度為41.8℃, 其它部位平均溫度37.4℃, 與人體表面的溫度接近, 手感只是溫熱, 完全沒有燙手的情況. 在散熱方面, 榮耀Note10的THE NINE液冷散熱效果確實不錯.
對於遊戲體驗的進一步思考
一個手機, 兩個渦輪

今年6月份榮耀Play的發布會上, '很嚇人的技術' GPU Turbo首次亮相, 而在榮耀Note10上, 帶來了另一個渦輪: CPU Turbo(Turbo)鍵. 我們知道, 在遊戲時, CPU的主要任務是3D建模和配合NPU進行AI人工智慧處理, 構建遊戲框架. 我們知道, 在遊戲畫面切換時, 會產生的大量運算以及重新建模的任務, 有THE NINE液冷散熱作為基礎, CPU Turbo才能智能清理冗餘進程, 無所顧忌的讓CPU穩定運行在高頻率下, 使得遊戲的抖動率更低, 遊戲更為流暢.
而關於GPU Turbo, 經過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我們都已經比較熟悉. 從原理上, 華為幾乎對手機系統架構中所有的部分都進行了優化, 首先從最基礎的寄存器部分深入, 優化了其上數據的傳輸方式, 通過深度的調節, 將寄存器間傳輸數據這樣極其影響效率的操作頻率降到了最低;其次, OpenGL等驅動層面, Graphic等中間件以及上方的框架層等同樣也是動了大手術, 做了相對應的優化及修改, 才能保證全程更高效率的圖形計算及處理.
測試遊戲: 《絕地求生》
測試環境: 室溫27℃, 手機用數據線連接電腦, 在電腦端用Gamebench自動記錄遊戲後台數據. 畫面亮度為自動亮度, 關閉聲音. 《絕地求生: 刺激戰場》版本號為0.8.6.

遊戲設置: 畫面品質為HDR高清(當前最高), 幀數設置為超高(最高40FPS), 畫面風格: 經典, 抗鋸齒開啟, 陰影開啟.


通過Gamebench的幀率圖可以看到, 榮耀Note10可以達到滿幀的水平, 並且整個運行期間非常穩定, 除了在開車的時候偶爾有小幅度的浮動之外, 整體表現非常不錯.
測試遊戲: 《王者榮耀》

測試環境: 室溫27℃, 手機用數據線連接電腦, 在電腦端用Gamebench自動記錄遊戲後台數據. 畫面亮度為自動亮度, 關閉聲音. 《王者榮耀》測試遊戲版本號: 1.35.1.14;遊戲畫質: 開啟角色描邊, 畫面質量高, 高清顯示開, 多線程模式開, 粒子質量高, 開啟高幀率模式;


《王者榮耀》測試, 全程60FPS, 非常穩定, 遊戲抖動率也非常的低, 幾乎沒有掉幀等情況. 按下CPU Turbo鍵, 在半小時的遊戲測試過程中, CPU始終保持高頻運行, 並且可以看到, 結合GPU Turbo, 榮耀Note10在遊戲體驗上效果確實不錯.
對於大屏手機功能使用的思考

對於大屏手機, 更大尺寸的屏幕也就意味著有更寬廣的觸控範圍, 那麼分屏功能就變得十分重要. 相比小屏手機的分屏, 你擁有更好的觸控體驗, 不會因為分屏後應用顯示不全或者容易產生誤觸而煩惱.

通過在當前應用長按多任務按鍵, 應用便可自動進入分屏模式. 在娛樂方面, 你可以在看視頻的時候在旁邊掛上微信, 只要有人和你發資訊, 就可以直接回複而無需切換畫面. 在辦公方面, 你還可以在瀏覽網頁尋找資料或素材的時候, 在屏幕的一側開啟備忘錄, 當找到有用的資訊時可以直接複製粘貼過去, 十分方便.

充電速度上, 榮耀Note10配備了一個5V/4.5A的超級快充頭, 而在實際測試中, 榮耀Note10的峰值也可以穩定在5V/4.5A的速率上.
續航方面, 榮耀Note10搭載一塊5000mAh(典型值)電池, 即使是像筆者這樣的重度用戶, 綜合使用場景下, 堅持一天也毫無壓力. 我們也進行了單項的續航測試, 成績如下:

相機拍照: 依舊是濃濃的 '榮耀風'

榮耀Note10採用1600萬像素彩色與2400萬像素黑白雙鏡頭, 兩顆攝像頭均為f 1.8大光圈, 支援雙核相位對焦. 在拍照時, 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 彩色攝像頭全權負責成像, 而在暗光環境下, 黑白攝像頭捕捉層次和細節, 彩色攝像頭收集色彩, 兩者協作提升成像質量. 並且支援深度對焦, 相位對焦, 反差對焦以及全像素雙核對焦四種對焦方式, 並且同樣支援AI優化.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樣張.


在這組樣張中, 上圖為榮耀Note10未開啟AI, 下圖為開啟AI模式. 可以明顯的看到, 系統檢測到當天場景為陰天, 在AI的 '區別對待' 下, 檢測到畫面上半部分欠曝光, 因此AI自動將畫面上半部分提升亮度, 而對於曝光正常的樓宇只做簡單色彩的優化, 使得整個場景更加顏色飽滿.


在日間表現, 榮耀Note10的白平衡比較準確, 色彩接近人眼的所見, 整體觀感舒適. 並且榮耀Note10相機調教的快門都比較快, 使得成片率較高, 在用起來還是比較得心應手的.


而在這組花朵的樣張中, 榮耀Note10的顏色非常濃鬱, 色彩飽和度較高, 而且畫面有一定的細節.


夜景方面, 榮耀Note10依舊保留了AIS手持超級夜景, 通過光線檢測, 防抖處理以及先進的多張合成演算法, 能夠在5秒鐘內手持拍攝, 而且成片率很高. 從樣張中可以看到, 照片亮度比較高的同時, 而且保證了畫面的純淨度.
總結:
從產品來看, 榮耀Note10擁有目前榮耀最頂級的配置, 無論是屏幕, 處理器, 攝像頭這些常規的硬體配置, 還是THE NINE液冷散熱, GPU+CPU雙Turbo這樣的真正具有意義 的 '黑科技' , 榮耀Note10都是當下以 '大屏' 手機為賣點的真正旗艦.
一直以來, 很多人都把大屏手機當做一個 '偽命題' : 無非就是屏幕大點, 有什麼不一樣? 時隔一年, 榮耀帶著對於大屏手機的重新思考, 推出了榮耀Note10. 無論是對外觀細節的打磨, 以及對機身內部結構的應用, 榮耀將大屏手機 '琢磨' 的淋漓盡致, 向大家展示了大屏手機不止是一些人理解中的: 大屏, 長續航這麼簡單的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