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時候隨著東芝/西數, Intel等一眾原廠顆粒廠商宣布進軍QLC快閃記憶體市場, 關於快閃記憶體顆粒的討論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其實, 關於SSD的爭論還遠不止於此, 比如各種介面對速度的影響, 理論跑分, 壽命等等, 造成爭論的一個原因就是大家對SSD還存在一些模糊或者錯誤的認知.
本著實用主義的原則, 筆者下面就來聊一聊在選購SSD時容易走進的誤區以及應該遵循的方法.
1, M.2 SSD一定比SATA SSD快?
在大家的固有印象中, 採用M.2介面的SSD就一定比SATA 3.0介面的SSD快, 這從兩者的理論頻寬中就能看出來. M.2介面的SSD分為兩種, 一種是Socket 2, 一種是Socket 3, Socket 2支援SATA和PCI-E 3.0 x 2通道, Socket 3支援PCI-E 3.0×4通道, 我們知道每條PCI-E 3.0的頻寬是8Gbps, 所以即使是半速的PCI-E 3.0×2也比SATA 3.0介面6Gbps的理論頻寬快1.6倍.
M.2 SSD的兩種介面
當理論頻寬的美好照進實際體驗的現實中的時候, 走PCI-E 3.0×4通道的M.2 SSD還能如願比SATA SSD快嗎? 答案是否定的, 實際體驗並不以理論頻寬的速度為準.
相信大家在聽到這個結論的時候一定會很吃驚, 筆者當初在測三星960 PRO的時候也是很困惑, 載入《古墓麗影: 崛起》以及開機的時候960 PRO並沒有比英睿達的MX300快, 有時反而還會慢. 很多網友也反映在日常使用中, 走PCI-E 3.0×4通道的M.2 SSD並沒有比SATA 3.0的SSD快.
2, 跑分高=速度快?
我們在挑選SSD的時候總會相信各種跑分軟體, 把 '跑分高=速度快' 奉為圭臬, 這其實是一種誇大數據作用的錯誤認知. 筆者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M.2 SSD看似三五倍於SATA SSD的讀寫速度, 但在實際應用中這種成倍的速度差距並沒有完全展現出來.
CrystalDiskMark順序讀寫
CrystalDiskMark隨機讀寫
舉個例子, 在我們之前的測試中, 三星960 PRO 1TB的順序讀寫分別可以達到3514, 2180MB/s, 隨機讀寫分別是49, 234MB/s, 東芝TR200 240GB的順序讀寫分別可以達到561, 500MB/s, 隨機讀寫分別是30, 99MB/s, 960 PRO的順序讀寫基本是TR200的5倍, 隨機讀寫是2倍.
PCMark 8存儲測試
但是通過更加接近實際測試環境的PCMark 8的存儲測試的時候, 960 PRO並沒有表現出成倍於TR200的速度差距, 載入遊戲和處理文檔僅僅快了一兩秒, 雖然處理圖片快了27秒多, 但是仍然沒有展現出理論跑分階段的巨大差距. 從這方面來說, 理論跑分≠實際體驗也間接佐證了我們上一個觀點.
3, MLC一定比TLC好?
SLC/MLC/TLC/QLC快閃記憶體顆粒特性
從SLC, MLC, TLC再到最近的QLC, 每當一種全新的快閃記憶體顆粒出現的時候總會伴有這樣一種聲音: XXX沒有之前的好! XXX壽命短! XXX速度慢! 誠然, 10K P/E的MLC的確比100K P/E的SLC壽命短, 3K P/E的TLC的確比10K P/E的MLC壽命短, 但是, 即使是目前P/E次數最少的TLC, 你真的能把它用完嗎? 恐怕在你更換新的SSD之前這塊TLC NAND的SSD還能正常服役吧. 還是那句話, 過度誇大理論數據的作用只能讓你陷入 '唯數論' 的旋渦.
選購SSD應該遵循的原則
那麼, 我們在選購SSD時到底應該遵循怎樣的原則呢? 筆者總結了一個 '四句真言' 給大家分享——容量是第一, 形態看需求, 顆粒選原廠, 價格要更低, 下面我們就來一一解釋.
我們在選購SSD時首先要根據用途選擇容量. 比如我做個系統盤就選240/256GB的, 有安裝軟體或者遊戲需求的就選480/512GB的, 或者你說我預算就200塊, 那選個120/128GB的也未嘗不可.
選M.2還是SATA關鍵看需求
其次, 要根據SSD的安裝位置來選擇產品形態. 比如我是給輕薄本更換, 擴展硬碟的, 現在的輕薄本一般都是M.2介面的, 所以你只能選M.2的SSD; 再比如我是給主機擴展硬碟的, 我的機箱有足夠的硬碟位, 那就選SATA的SSD; 或者你說我想讓機箱走線更清爽, 主板上也有足夠的M.2介面, 那M.2 SSD也是可以選擇的.
東芝原廠顆粒
再次, 一定要選則原廠顆粒的SSD. 所謂原廠顆粒, 指的就是擁有晶圓廠的上遊廠商所製造的顆粒, 全世界範圍內就那麼幾家, 掰著手指頭都能數過來, Intel, 美光, 三星, 東芝, 西數 (於2015年收購閃迪) , 海力士. 其中, Intel, 美光, 三星, 東芝, 西數都是有自有品牌的SSD的, 大家在挑選的時候認準這幾個廠商就好.
最後, 根據上面的三條原則選出了好幾款SSD該怎麼辦呢? 本著實用主義的原則, 當然是選擇價格更低的那個了. 一般來說, M.2 SSD的價格會大於SATA SSD的價格, 走PCI-E 3.0×4的M.2會大於PCI-E 3.0×2的M.2. 以上就是筆者對大家在選購SSD時容易走進的誤區以及選購技巧方面的簡單總結,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