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公司zGlue開發平價ZiP晶片, 瞄準可穿戴與物聯網市場

為了讓穿戴式裝置更輕便, 無感, 相關零組件當然希望是越薄越好, 但目前幾乎所有穿戴式裝置都必須要將零組件裝配在印刷電路板上, 或開發多晶片模組(MCM)或系統級封裝(SiP), 並定製在由銅線連接晶片的有機或陶瓷基板(substrate)上. 為此, 總部位於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新創公司zGlue開發出一款ZiP晶片(取名自zGlue Integration Platform), 使用現成最小商用晶片作為多晶片模組, 但zGlue聲稱透過該公司的技術, 可讓客戶以軟體完全定製晶片, 免除複雜設計和修改流程, 以降低成本, 縮短設計和量產的上市時間. 據zGlue顧問Greg Taylor表示, 要開發MCM或SiP並不簡單, 也不便宜, 當然大型企業另當別論. 他預估要開發出SiP原型對一家小型企業而言, 成本將超過20萬美元. 根據介紹, zGlue的秘訣在於使用帶有細網格的矽基板, 用於晶片間與部分電阻, 電容的可重新編程連接, 以及建置電源管理, 系統管理及存儲器的閘閥. zGlue以專利2.5D/3D IC封裝技術堆疊晶片; 底層是zGlue獨有矽基晶片, 上層為微控制器(MCU), 感測器, 通訊, 存儲等晶片, 可根據產品需要分別加入所需功能, 配置不同晶片, 讓組合更靈活, 成本更低, 亦可降低風險, 加速上市時間. 為建置ZiP晶片, 工程師從基於雲端的網格開始, 並使用拖放式設計工具從現成的零組件集中進行挑選. 在組織不同的零組件後, 工程師可使用zGlue的軟體來指定不同的連接路徑並生成零組件及連結列表, 以及產品的軟體開發工具包. 而真正能夠維持低成本的關鍵在於, 要到零組件放在在ZiP晶片上後才會發生實際的進程. 自動測試工具可測量晶片落在每個ZiP晶片網格上的位置, 隨即進行連接. 而zGlue的軟體獲取預定晶片放置位置圖以及實際放置位置圖, 並確定每個實際晶片都與封裝引腳(pin)連結. 隨後, 軟體中的路由對網格進行編程, 將晶片連接至所需的配置, 並將編程存入ZiP晶片存儲器中. 每個自組裝線產出的ZiP晶片都將獨立進行整個進程. 這意謂著在製造時晶片無須精準放置, 如此一來能夠讓設備相對便宜, 同時製程更快速. 根據介紹, ZiP晶片不僅可應用於醫療, 時尚, 運動等穿戴式裝置上, 也可用於物聯網裝置, 不但縮小體積, 同時也降低成本. Greg Taylor指出, 目前如果要在制定基板上建置多晶圓模組, 從設計到工廠生產, 可能要花上至少6個月時間; 但zGlue的製程可將之縮短至約1周或更少. 根據介紹, zGlue的3位創始人Jawad Nastullah, Myron Shak及Ming Zhang是在英特爾(Intel)結識的. 他們將概念進化形成zGlue關鍵技術, 並深入到其半導體事業中, 與包括Transmeta, 超微(AMD)及Maxim Integrated等合作. 顧問Greg Taylor則在英特爾服務超過25年, 見證了10代的微處理器誕生, 並做出重要貢獻. 該公司成立於2014年, 但直到2015年底獲得種子加速器StartX承認, 贏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發展輔助金並說服種子投資人投資後才逐漸獲得關注. 首顆ZiP原型晶片於2016年3月出產, 而完整配置的ZiP晶片則是甫於5月才出爐. 目前該公司計有40名員工, 截至目前籌得資金約1,000萬美元. 儘管該公司表示持續測試新晶片, 但同時也聲稱已可啟動量產. 該公司的基板是由台積電所生產, 而建置在基體上的模組將由日月光組裝.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