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關於整合電路生產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顯示, 只要經營期在10年以上, 且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企業可以在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 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並享受至期滿為止.
1, 是整合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 就是只有投資晶片製造才能享受這個政策, 比如中芯國際新建工廠, 或台積電在中國大陸的晶圓廠, 像晶片設計企業就無法享受這個政策.
2, 在2018年1月1日後投資新建的工廠. 也就是新項目, 新工廠可以享受.
3, 是製造工藝必修優於130nm. 考慮到智能手機晶片的主流工藝已經是14—28nm了, 無論是英特爾, 三星, 台積電, 格羅方德, 聯電這些境外公司, 還是中芯國際, 華力微等境內公司, 都早已超過這個水平, 因而這項條件的門檻設置並不高.
另外, 只要經營期在15年以上, 且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企業可以在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徵企業所得稅, 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並享受至期滿為止.
1, 是整合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
2, 在2018年1月1日後投資新建的工廠.
3, 製造工藝優於65nm或總投資額超過150億元人民幣.
從中可以看出, 這項政策的優惠力度非常大, 對於中國正在發展的整合電路製造行業而言是非常大的利好.
中國整合電路製造行業有望迎來大發展
最近, 國家整合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在籌備第二期投資, 市場預計二期規模有望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 輔以最近出台的企業稅減免政策, 將給中國大陸的整合電路製造企業提供充足的資金.
在國家牽頭下, 中芯國際可以從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獲得技術支援, 加上樑孟松加盟中芯國際, 在技術方面, 14nm工藝已經不再高不可攀.
隨著中國出台非常優惠的政策, 將有可能加速台積電, 格芯, 聯電, 三星等企業把工廠向中國轉移的力度和速度. 未來中國大陸的28/32nm工藝的成本將會進一步下降, 存儲晶片的成本也會進一步下降(成本下降, 價格降不降, 就看紫光對三星的威脅有多大), 而且台積電, 格羅方德會加速14/16nm工藝導入中國的進程. 到2019—2020年, 14/16nm工藝將成為中國大陸本土, 外資或合資晶圓廠的主流工藝.
政策雖好但落實更重要
雖然國家給出的政策非常好, 優惠力度非常大, 但好的政策, 還需要靠譜的人去落實. 在過去, 國家也給出過很多很不錯的政策, 但最終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在十多年前, 國務院發布過《鼓勵軟體產業和整合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 希望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幫扶, 在5—10年後, 使中國軟體產品能夠滿足國內市場大部分需求, 並有大量出口;國產整合電路產品能夠滿足國內市場大部分需求, 並有一定數量的出口, 同時進一步縮小與發達國家在開發和生產技術上的差距.
理想很豐滿, 但現實很骨幹, 雖然國家給出了很大優惠政策, 花了很多錢, 但效果卻微乎其微. 時至今日, 像作業系統, 資料庫, EDA, CAD等軟體基本被國外廠商壟斷, 國內廠商唯一做的比較好的是各種應用軟體, 比如QQ, 微信和手機遊戲. 在整合電路上, CPU, GPU, FPGA, DSP, NANDFlash, DRAM等基本被外商壟斷, 除了在特殊領域, 自主晶片勉強實現自給自足, 在商業上做得比較成功的企業, 比如華為海思和中興微電子, 只學會了買國外的技術授權做整合.
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政策沒能落實好. 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 很多政策其實落實到外商身上. 一直以來, 國內一些官員, 專家總是對技術引進非常迷信, 對自主研發抱著懷疑的態度. 凡是技術引進, 就很容易拿到政策和國家資金, 又是給錢, 又是給地皮, 還各種減免賦稅.
其次, 國家政策成為買辦和資本的狂歡. 比如常州的某個項目, 當時, 國內企業和英特爾公司合作, 計劃由英特爾公司出技術, 國內出7億美元資金, 打造一個晶圓廠, 結果經營了僅3年就無疾而終.
雖然至今也搞不清楚到底是經營不善, 還是另有陷阱. 但每當國家優惠政策出台之後, 總會有一大堆心術不正之徒在其中興風作浪, 比如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電動車騙補貼事件, 又比如當年國家扶持國產作業系統, 一大堆廠商把國外開源作業系統略作修改就來套取國家政策和資金. 如果國家政策落實總是到買辦和外企身上, 或是國內一些總是想著把政策變現, 玩資本運作, 而非踏踏實實做技術的公司身上, 最終的結果只能是重複當年的覆轍.
總而言之, 國家的政策和資金應該更多的用在內資企業身上, 並且應當傾向於那些有較強自主研發能力, 真心實意做實事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