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徐直軍: 美國國會對華為與大學合作的質疑是錯的

7月20日, 美國共和党參議員盧比奧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稱: '如果美國不搞倒中興, 就永遠搞不倒像華為這樣規模更大的公司. ' 此前, 盧比奧曾牽頭26名國會跨黨派議員致信教育部, 極力渲染華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要求調查華為和美國數十所高校的研究合作項目. 對此, 華為輪值總裁, 副董事長徐直軍發文直指 '美國國會對華為與大學合作項目的質疑是錯誤的' , '顯示了他們對科學的無知' , 並表示華為資助美國大學進行基礎研究, 研究成果將造福大眾, 不會對美國構成威脅.

原文如下:

華為資助美國大學進行基礎研究, 研究成果將造福大眾, 不會對美國構成威脅.

華為輪值董事長 徐直軍

不久前, 幾名美國國會議員嚴厲地批評了華為, 還要求美國教育部長調查華為與美國大學的基礎科研合作項目是否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我認為這些行為顯示了他們對科學的無知. 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 我提到這些批評是 '無知的' .

我並不想進行人身攻擊. 相反, 我只是希望強調學術自由的重要性. 學術自由是現代大學的基本屬性, 是一切科技進步的基石, 有助於培養下一代科研人才.

學術自由是高等教育的基石. 正是由於美國大學能保持學術自由, 不受政治和外部因素幹擾, 才吸納了全球最優秀的人才到美國學習和研究, 成就了美國的全球技術領導者地位.

我是一位從事過基礎研究的工學博士.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定義, '基礎研究' 是指 '致力於獲取新知識或理念, 但不考慮具體流程或產品應用的活動' .

企業的研發活動主要聚焦商業應用, 而大學則關注數學, 演算法, 材料科學等不太可能創造收益的應用. 即使某個研究項目最終會產生回報, 從理論研究到商業化可能需要花費數十年時間.

大學與企業的合作能夠有效縮短這個過程. 企業, 學術界和研究機構之間的知識和資源交換(也稱 '知識轉移' )已經成為推動科技進步的關鍵動力.

然而, 過去十年間, 美國聯邦政府向大學研究項目提供的資金在持續下降, 如今佔大學總研究資金的比例低於50%.

餘下的大部分資金來自華為等企業提供的贊助. 華為向美國大學提供的研究資金相對有限, 去年約為1,000萬美元. 但我們提供的支援正是大學所需要的, 包括資金, 場地和實驗設備等支援. 同時, 我們也為在校研究生, 大學生們創造了豐富的培訓和實踐機會. 在提供這些支援的時候, 我們並不期望能獲得直接商業回報.

華為資助美國大學進行基礎研究, 研究成果將造福大眾, 並不會像外界批評所說的那樣會對美國構成威脅.

我們與大學的研究成果通過教授, 博士和研究生們的論文形式公開發布.

2017年, 華為在研發領域投入138億美元, 過去十年華為的全球研發總投入超過600億美元. 華為在全球各國已經有近8萬件專利獲得授權, 其中在美國授權專利近一萬件, 許多還是電信業的基本專利, 這對數字經濟發展也是一個貢獻.

任何基礎研究項目要造福社會是一個艱辛而且漫長的過程, 需要大學與企業緊密合作, 需要無數科學家, 工程師們長期艱苦奮鬥, 他們的努力和貢獻應該受到尊重, 而不是肆意指責.

一個開放的政治領袖, 應該要致力於維護美國大學的學術自由, 才能推動美國的科技進步. 同時, 政治領袖要像全球領先科學家一樣具備深度洞察力, 好奇心和實事求是精神.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