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滑鼠' 甚至是 '電競滑鼠' , 在當下的外設市場上, 已經不像十多年前那麼奇貨可居. 這裡面一部分原因是得益於電競行業的興起, 廠商因應需求設計生產了一系列的產品; 另一部分則是因為外設的製造門檻降低, 加上電商的普及, 進入了不少濫竽充數的產品. 不過在芸芸的電競外設中, 我們還是能夠覓得不少經典和生力軍. ![]() 就以滑鼠為例, 傳統大廠, 例如雷蛇, 賽睿, 羅技, Zowie等品牌, 當年的熱賣款已經變成了經典, 深受消費者認可. 而金士頓, 華碩, 雷柏, 達爾優等後來者, 也在不斷推出新品, 豐富並衝擊著市場的認知. 兩方勢力的競爭, 使得電競滑鼠的選擇一時亂花漸欲迷人眼. 在這其中的金士頓, 於Computex 2018上推出了HyperX Pulsefire Surge RGB (以下簡稱巨浪) 電競滑鼠, 以更加強勢的姿態衝擊電競滑鼠市場. 究竟這款滑鼠的表現究竟如何? 今天PConline評測室就和大家一起看看. 金士頓 巨浪電競滑鼠 外觀賞析 ![]() ![]() 巨浪的包裝以黑色為主色調, 包裝正面的中間位置被滑鼠硬照所佔據. 可以說圍著滑鼠的那一圈RGB燈光, 讓人感覺到什麼叫 '低調的絢麗' , 我覺得這樣的RGB燈光發出方式, 要比市面上流行的鏤空發光更加賞心悅目. 除了產品硬照之外, 在包裝正面我們還能找到關於這圈RGB燈光的一些說法. 可以說這圈RGB燈光, 是消費者加深對滑鼠第一印象的有力元素. 而在產品包裝後面, 和大多數滑鼠類似, 同樣是關於巨浪的一些數據資料. ![]() 巨浪的三圍為長62.85寬120.24高40.7mm, 配以重心相對後傾的外觀設計, 基本上可以判定這是一款更加適合手掌尺寸較大的玩家握持的滑鼠. 滑鼠採用兩邊對稱設計, 對左手用戶還是挺友好的. 滑鼠兩個主鍵前端稍稍往外展開, 拓展了手指的擺放面積, 對手指粗大的朋友來說也是一個福音. 與巨浪的第一眼接觸, 能夠感覺得到廠商還是在設計細節上下了不少功夫. ![]() ![]() ![]() ![]() ![]() 這些在細節上所下的功夫, 還是值得肯定的. 但廠商並沒有因此停下, 為了保證更好的握持手感, 滑鼠外殼採用了類膚塗層, 手感順滑細膩, 和滑鼠更有融為一體的感覺. 而在外殼上, 我們還能看到HyperX的LOGO, 也算是滑鼠上為數不多的一處點綴. 事實上, 再多的點綴, 在圍繞滑鼠一圈的RGB燈光的映照下, 都會黯然失色. ![]() 這一圈燈光能夠通過自家的產品驅動HyperX NGenuity驅動軟體進行定製. 在安裝好程序之後, 我們即可進入驅動程式進行定製. NGenuity應用的邏輯是點擊配置檔案, 然後整體進行調整. 對於第一次使用的朋友, 這樣的用法還是不夠明確, 希望品牌隨後會進行升級. 在至關主要的燈光方面, 我們可以看到有 '標準' 和 '高級' 兩個選項. 在 '標準' 選項卡中, 設置的內容還是比較簡單明了, 方便用戶使用. ![]() 在 '高級' 選項卡中, 我們能夠對多達22點的燈光進行詳細的定製, 讓滑鼠真正變成一款RGB燈光的滑鼠. 對於高階玩家或者是追求極度個性化的朋友而言, 這樣的配置還是能夠方便定製出自己喜歡的樣式, 畢竟巨浪上的環繞式RGB燈光, 是滑鼠外觀上最大的亮點, 這種做法使其極具玩味. ![]() ![]() ![]() ![]() ![]() 除了燈光調整之外, 我們還可以看到驅動程式中具有 '性能' 和 '宏' 兩個選項卡. 在這兩個選項卡中, 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 調整滑鼠的性能表現, 以及錄入滑鼠的按鍵功能——巨浪和大多數電競滑鼠類似, 同樣擁有兩個側鍵, 方便玩家在遊戲中自定義功能, 提升使用效率. ![]() ![]() 線材方面, 巨浪使用的是編製線, 抗彎折性能出色, 經得起拉扯的折騰. USB接頭部分沒有使用鍍金工藝, 在介面上我們能夠看到HyperX標識, 拔插的時候也相當順滑. 金士頓 巨浪電競滑鼠 主觀測試及總結 ![]() 就外觀設計來看, 巨浪是 '簡約不簡單' 的極佳代表, 在HyperX NGenuity驅動軟體幫助下, 有著一看著迷的氣質. 而在硬體方面, 品牌也是毫不吝嗇. 巨浪採用PMW3389光學感測器和LPC11U14主控. 微動是歐姆龍的藍點50m微動. 滾輪為TTC出品, 按鍵使用的是按鈕式設計而不是常用的微動設計, 按壓手感和回饋感比起傳統的微動設計更加清晰. 那麼巨浪在遊戲中的表現又是如何? 我們先來看看它的一系列理論測試. ![]() ![]() 在理論測試上, 巨浪的表現還是挺不錯的. 那麼在實際遊戲中, 表現又是如何? 我們在一系列的主流遊戲中對巨浪的表現進行測試. 這款歐姆龍藍點50m微動, 搭配厚度適中的外殼, 按壓手感是脆中帶著一點沉穩. 富有確認感的手感, 在FPS遊戲中進行點射, 是相當帶感的. 加上我自己也算是一個大手掌的人, 因此整體握持感和點擊手感, 都相當讓人滿意. 唯一有點不足的是, 側鍵的位置和設計, 真要用起來的話, 還真是有點不習慣. 這並不是使用習慣的學習, 而是設計上應該更加明晰一些.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 很多朋友也許是在金士頓推出的記憶體產品上知道 'HyperX' 這個名字的, 幾年過去, 現已囊括記憶體模組, 固態硬碟, USB 快閃記憶體盤, 耳機, 滑鼠墊等多條產品線. 在此其中, 包括滑鼠在內的外設產品, 已經被消費者逐漸熟知. HyperX Pulsefire Surge RGB的背後, 無疑是凝結了品牌方的設計和技術底蘊, 希望在當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就評測的表現來看, HyperX Pulsefire Surge RGB的表現相當出色, 有資本成為骨灰級玩家甚至是電競選手手中的可靠裝備, 300元+的價位也稱得上是誠意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