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 面板显示技术层出不穷, 当红的柔性OLED之所以能实现量产并推向产业化应用, 除了自身技术优势外, 更重要的是具备配套的产业基础, 终端厂商导入意向强烈.
据供应链厂商透露, 苹果今年新发布的三款iPhone, 两款是采用柔性OLED屏, 一款是LTPS LCD屏, 三款新iPhone即为5.8英寸和6.5英寸的柔性OLED版本和6.1英寸的LTPS LCD版本;华为将要发布的华为Mate 20 Pro同样采用柔性OLED屏.
虽然柔性OLED面板需求旺, 但因当前产能受限, 且价格是高端LTPS LCD的数倍, LTPS LCD仍是终端厂商导入的主流之选. 天马微电子总经理孙永茂接受集微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智能手机大的增长趋势和渗透接近饱和, 只是有产品结构性的变化, 整个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更多是在印度等新兴市场.
不过, 今年以来, LTPS LCD面板受市场多重影响在持续 '杀价' , 有产能 '过剩' 之嫌. 华星光电向集微网透露, 受传统市场淡季和OLED产能爬坡信号影响, 从今年年初以来, 中高端的LTPS LCD面板价格持续下滑, 下滑幅度在10-15%左右. 随着下半年手机市场传统旺季的到来, 目前LTPS LCD面板价格已经趋于稳定.
OLED产能爬坡, 柔性屏至少高于60美元
一直以来, 中小尺寸OLED面板长期被三星所垄断, 直到去年10月份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宣布量产后, 正式打破垄断格局. 而后, 国内面板厂商柔宇, 天马微电子, 和辉光电等相继宣布6代柔性AMOLED产线开始点亮出货. 据悉, 维信诺固安G6 AMOLED产线预计第四季度量产, 华星光电武汉6代柔性AMOLED产线将在年底点亮后出货.
可以看到, 国内越来越多的OLED面板厂商加速6代柔性OLED产线的量产进度, 希望能够满足更多终端厂商需求. 不过, OLED的产业环境与当年LCD的大为不同, 当年中国进入LCD领域的时候, LCD技术较为成熟, LCD技术经验和商业机密都掌握在材料和设备厂商手中, 但是OLED目前处于发展阶段, 相关量产经验被三星所封锁, 国内面板厂商快速提升良率尚存掣肘.
业内人士指出, 步入量产的6代线每个月仅OLED材料成本就需要1亿元, 而且蒸镀工艺材料利用率低, 有可能进一步增加OLED面板的成本. 如果G6 OLED产线良率不能快速提升, 前期产能爬坡所需的成本将会非常高昂.
好在国内6代柔性AMOLED产线良率在不断提升. 上月底, 京东方透露, 公司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在爬坡中, 综合良率已经达70%以上. 不过, 客观来说, 这与三星还有一段差距.
据业内人士透露, 三星现在OLED产品已经非常成熟, 良率也很高, 其中OLED硬屏良率超过90%, 柔性OLED良率达80%. 这意味着, 三星根本不用像像国内面板厂商一样要考虑良率亏损的问题, 对于三星来说, 量产的OLED屏基本都是成品.
目前, 国内OLED面板整体产能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 尚处于爬坡阶段, 国内终端厂商导入柔性OLED绝大部分是由三星供货. 该业内人士表示, OPPO, vivo等旗舰机售价至少在2500元以上才会用到三星的OLED面板, 其中三星6.01英寸OLED屏给到的价格在25美元左右, 三星6.28英寸(带刘海)OLED屏给的价格在30美元左右, 当然这都是OLED硬屏价格.
相比之下, 柔性OLED屏价格比OLED硬屏贵很多. 上述业内人士透露, 柔性OLED屏价格至少在60美元以上, 当然具体还要看产品的规格及用料而定, 苹果使用的柔性OLED屏价格会更高.
由于iPhone X等屏幕要支持3D Touch压感操作, 支持HDR显示等, 其OLED屏价格成本则高. 据悉, 苹果去年从三星采购的OLED面板单价为110美元, 不过, 今年苹果采购的柔性OLED屏单价已经有所降低.
LCD持续杀价, 目前趋于稳定约20美元
iPhone X并未达到苹果预期的销量, 需求疲软使得苹果重新审视AMOLED面板采购计划. 虽然柔性AMOLED能带来更好的全面屏体验, 但从成本等方面考虑, 苹果并没有放弃LTPS LCD面板的采购计划, 今年新iPhone同样有导入LTPS LCD 屏.
国内手机市场中, 以 '华米OV' 为代表的手机厂商新机大多数也都采用LTPS LCD面板. 不过, 今年以来, 在LTPS LCD产线持续满载的情况下, 国内各大面板厂商纷纷围绕LTPS LCD 进行 '杀价' , 尤其是在上半年市场淡季时, '杀价' 也成为抢单的一大方式.
上述业内人士透露, 今年以来, 高端LTPS LCD价格从26美元左右开始跌, 中端LTPS LCD价格从20美元左右开始跌, 整体下滑幅度在10-15%左右.
华星光电也向集微网透露, 受市场传统淡季和OLED产线产能爬坡信号影响, 从今年年初以来, 中高端的LTPS LCD面板价格持续下滑, 下滑幅度在10-15%左右. 随着下半年传统旺季的到来, 手机厂商开始拉货, 目前中高端LTPS LCD面板价格趋于稳定在20美元左右.
孙永茂也透露, 整个LCD面板价格是走低的, 局部时间点是过剩的. 不过, 手机行业每个终端客户情况都不一样的, 具体价格还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相比之下, LTPS LCD价格比不少于60美元的柔性OLED便宜太多, 成本更占优势, 再加之中低端手机市场变化快, 响应速度也要快;以及国内面板厂商的LCD产品工艺质量, 量产能力都比较成熟, 产品的开发时间和跟客户的配合更为紧密, 手机厂商也不就一定非要用OLED屏不可.
孙永茂表示, OLED从整个成本和良率, 目前来说还没有对LTPS LCD技术形成完全的竞争, 终端市场还是以LTPS LCD为主导. 虽然整个面板市场价格走低, 整体行业可能会把毛利拉低, 但还是会有厂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另有业内人士透露, 三星已经在通过一些方式刻意的将OLED价格进行压制, 给国内这些逐步放量面板厂商造成压力, 但成效不大, 因为主动权正掌握在一线品牌手机厂商手机手中, 手机厂商会有更多选择空间.
当然, 要问OLED会不会对LCD产生冲击, 还要取决于OLED的技术优势. 华星光电表示, 如果手机非要用屏下指纹的话, 那就必须要用到OLED, 因为当前的屏下指纹还是要依赖于OLED的屏幕特性, 不管是OLED硬屏或柔性屏, 都能实现屏下指纹, 但LTPS LCD屏仍很难做到.
Micro LED不必鼓吹, 产业化还有待时日
如今面板显示技术除了LCD和OLED外, Micro LED正被鸿海, 群创, 友达等台湾厂商不断鼓吹, 纷纷视为新一代的显示技术, 苹果也在布局收购Micro LED产业链企业, 不过产业化之路还有待时日.
Micro LED 是通过在芯片上集成的高密度微尺寸 LED 阵列, 每个像素点定址化, 单独驱动, 具有自发光特性. 相比于当前显示技术主流 OLED 和 LCD, Micro LED 结构更加简单, 性能优势更加明显, 可广泛应用于面板显示众多领域.
即便如此, Micro LED目前也难以对OLED 和 LCD造成冲击. 维信诺表示, Micro LED作为显示技术路线的一种拥有其优势, 但巨量转移技术尚待成熟的解决方案, 整体来看, 距离量产并实现产业化应用还有一段路要走.
而鉴于Micro LED产品应用之路太远, 不少台湾厂商开始把Mini LED视为Micro LED的过渡产品, 来搭配LTPS技术, 改善显示器产品性能. '目前来看Mini LED的工业难度仍很大, 成本相对较高, 应用量也会比较小. ' 孙永茂透露, 如果Mini LED应用在手机上, 以5.5英寸和6英寸来估算的话, 采用背光可能还要增加5~10美元的成本, 所以短期内如果Mini LED没有在成本上有比较大的进展, 很难在大规模应用上取得好的效果. 此外, 三星年初展示了一百多寸基于Mini LED技术的电视, 用了2400颗电芯, 成本估计要六七十万人民币, 产品普及的可能性也不高.
显示技术层出不穷, OLED成功量产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并非偶然, 是因其具备与之配套的产业基础. OLED凭借其自发光, 柔性可折叠等特性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已然确立. 虽然Micro LED有其应用优势, 但尚不具备配套的产业基础和量产能力.
总结来看, 柔性OLED面板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已被业界认可, 手机市场OLED屏渗透率还在不断提升, 但是LTPS LCD仍是当前手机市场主力. 未来, 柔性OLED随着产业成熟度的提升和产能释放, 价格会逐步下降, 应用范围也会更广, 将有更多新形态的产品出来. 目前的终端产品尚未发挥其真正可折叠的优势, 未来移动终端形态创新将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