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郡汽車董事長, CEO黃希鳴: 汽車是一個無法逃避競爭的行業

曆經了多年的野蠻增長, 新能源汽車的風口效應依然不減, 大批跨界資本紛紛湧入, 隨之而來的新造車企業也多得令人眼花繚亂. 風口之下, 新造車企業的出現在為行業注入了諸多新鮮血液同時, 也因PPT造車, 交付難產等諸多飽受質疑的行為而被貼上了 '不靠譜' 的標籤. 近日, 一向行事低調的博郡汽車召開了媒體溝通會, 博郡汽車董事長, CEO黃希鳴首次面向媒體, 就博郡汽車自身的發展情況以及新造車勢力所面臨的整體形勢進行了深度解析.

在溝通會開始前, 記者只能在網路上搜索到部分與博郡汽車相關的資訊. 公開資料顯示: 博郡汽車成立於2016年底, 法人代表黃希鳴早年在美國求學畢業後便留在福特等汽車公司工作十餘年. 2007年, 黃希鳴先後創立了美國先進車輛技術有限公司和上海思致汽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並為福特, 通用, 一汽, 上汽, 廣汽, 吉利, 長安等知名整車廠進行NVH性能調校, 操穩性能調校, 底盤設計等. 博郡成立以後, 發生了兩件頗為引人矚目的大事. 其一是投資100億元在南京浦口建立整車製造基地;其二是與一汽吉林簽署代工協議, 為其生產首款續駛裡程為500公裡的B級純電動SUV.

除此以外, 網路上關於博郡的資訊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黃希鳴告訴記者, 博郡自成立以來一直很低調, 就是怕給人造成一種虛張聲勢的假象. 他認為踏踏實實造車的企業, 總是把事情做在前面, 讓宣傳走在後面.

而此次召開媒體溝通會, 主要是希望能夠讓外界對博郡擁有一個比較立體的認識. 黃希鳴介紹到, 之所以在事業的成熟期選擇重新創業, 是因為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 在此之前, 他一直在思考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的時間節點, 他認為這個節點應該是性價比的轉折點. 隨著產品成熟度的提升和穩定, 以及電池等材料成本的降低, 預計在2020年~2025年期間, 新能源汽車的性價比將會大幅提升. 正因如此, 他才選擇在2014年左右開始布局造車.

而在他決心打造博郡新能源的同時, 恰逢長安汽車上海研發中心進行調整, 黃希鳴直接將這支100多人左右且非常具備實操經驗的團隊收入麾下. 實際上, 研發團隊也是博郡汽車的一大亮點. 據悉, 目前博郡汽車整合了約700人左右的產品開發, 生產和管理團隊, 其中研發人員佔比達65%, 海外專家約80餘人, 佔比為21%. 此外, 其核心成員中, 還包含了多位 '國家千人計劃' 專家, 可謂是實打實的 '技術派' . 在此基礎上, 博郡分別在南京, 上海, 北京, 底特律和慕尼黑設置了研發中心.

黃希鳴告訴記者, 目前之所以部分新造車企業會在量產上出現困境, 主要是因為對於車身材料的理解不夠深刻, 對工藝的把控能力不足所致. '通常, 造車都不是敗在資金上, 而是敗在產品上. ' 黃希鳴透露道, 把產品做到極致, 就是博郡與其他新造車企業最大的差異. 在採訪過程中, 黃希鳴反覆提及了電池的性能和安全性的問題. 在他看來, 新造車企業如果只注重互聯網與自動駕駛這些新技術, 忽視了電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是非常危險的.

基於此, 博郡汽車在產品開發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據悉, 目前博郡汽車規划了A, B, C三大平台, 其中A, B平台均為合作生產的方式, 其中B平台已經確認了一汽為合資方, 而C平台則由博郡自建的工廠進行生產. 按照規劃, 博郡的首款產品將於2019年上海車展期間正式亮相併於當年年底實現量產.

對於如此迅速的量產計劃, 此前已有部分媒體提出了質疑, 並表示從B級車切入市場, 恐怕會面臨巨大的壓力. 對此, 黃希鳴認為, 之所以從B級車入手, 是根據前期大量的市場調查得出的判斷. '汽車本身就是個躲不開競爭的行業, 在任何一個細分市場, 想逃避競爭基本是做不到的. ' 黃希鳴告訴記者, 好的產品應該是不懼競爭的. 至於量產的進度和節奏, 他表示伴隨著新車型研發的逐步落地, 博郡會適時地向外界傳播更多的資訊.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