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原首席工程師回渝創業 | 從開公司到產晶片只用1年

近日, 重慶大學城科技產業園區傳出消息: 位於該園區的重慶禦芯微科技有限公司將在今年底正式投片生產一款物聯網晶片, 未來, 該公司預計可年產晶片3000萬片, 實現年產值30億元以上.

禦芯微科技成立於2017年12月, 該公司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投片生產, 得益於其自主研發的晶片設計工具已取得初步成果, 可大幅度提高晶片研發效率, 縮短晶片研發時間.

在英特爾原首席工程師黎光潔帶領下, 禦芯微科技一群從國內外追隨他而來的科研人員迎難而上, 幹起了研發晶片設計工具這件 '瘋狂' 的事, 並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讓人看到了希望.

禦芯微科技科研人員正在做晶片研發工作. (資料圖片) (受訪單位供圖) 不到1個月組建成30多人研發團隊

黎光潔曾在英特爾從事10餘年通信與晶片研究工作, 獲得過英特爾最高榮譽獎, 並升任英特爾首席工程師.

去年下半年, 黎光潔打算回國創業, 並將目標瞄準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時代商機, 開發的晶片設計工具, 並以此為基礎研發多功能物聯網通信與計算融合晶片, 以及相關的通信協議和技術平台.

黎光潔把這一想法告訴了部分同事和朋友, 卻遭到了一致反對. 大家反對的理由很充分: 晶片設計工具一直被國外企業壟斷, 要想開發這類工具, 難於上青天.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走尋常路最多是跟隨, 而從最基礎的設計工具方面來創新, 靠大規模機器運算來替代人力, 必定是未來晶片研發最核心的競爭力. ' 禦芯微科技的吳冶 (英特爾前首席架構師) 回憶說, 當時黎光潔詳細介紹的構想, 讓他們覺得其思路有可行性. 他們相信, 跟著這樣一位信賴多年的技術 '大牛' , 是有希望創造奇蹟的. '於是, 打算跟著他 '瘋' 一把. '

最後, 他們都被黎光潔打動了.

2017年12月, 黎光潔放棄美國綠卡和高薪, 回到祖籍地重慶, 在沙坪壩區政府支援下創辦了禦芯微科技. 一起到來的, 還有吳冶, 祝順宇等10餘名資深技術專家.

此後, 更多技術人才從美國, 日本, 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陸續追隨黎光潔來到重慶. 不到1個月, 禦芯微科技就組建了一支30多人的研發團隊.

不到半年就打通了開發流程 對於自己要走的路, 黎光潔有清醒的認識. 創業艱難, 晶片創業之路更是荊棘叢生, 風險巨大.

儘管如此, 從決定回國創業那一刻起, 他就下決心挑戰自我: '不出來努力, 怎麼知道自己能否成功? '

晶片即整合電路, 在人們心目中是非常神秘的高科技. 過去, 在晶片不是很複雜的情況下, 晶片設計的一切工作都得由電子工程師手工來完成. 而今, 已經進入一張晶片可以整合上千萬甚至上億個晶體管的時代, 僅靠手工, 電子工程師不可能完成晶片設計.

但藉助晶片設計工具 (EDA工具, EDA是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的英文縮寫) , 事情就好辦多了——設計晶片時, 電子工程師可依靠計算機自動完成電路設計, 性能分析, 設計晶片版圖等大量工作, 從而大大節約時間和人力.

即便如此, 晶片設計仍然是一項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開發周期長, 風險大的工程.

黎光潔看到了這個行業痛點, 決定不走尋常路, 探索設計出一套全新的通信與計算融合晶片開發方法.

該方法的核心思路是: 在通信, 計算等複雜晶片設計過程中, 設計人員只需關注演算法和需求本身. 傳統晶片設計模式下靠工程師手工做的工作, 則最大可能地交給計算機完成.

據此方向, 去年年底, 黎光潔帶領研究團隊成員開始了近乎封閉的研究工作.

這群人, 大多數是80後, 年富力強. 大家就租住在公司附近, 每天除了吃飯和回家睡覺, 其餘時間都在公司搞晶片設計工具研發. 在小半年的時間裡, 大家常常加班到深夜, 周末也從未休息過.

同時, 大家立足於自己多年的技術積累, 提出了各種不同的演算法方案, 並反反覆複進行了無數次試驗. 經曆了上百次失敗, 修正, 優化, 最終, 不到半年就打通了開發流程, 開發出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新的EDA工具.

把晶片設計周期降至6-9個月 與現有EDA工具相比, 禦芯微研發的EDA工具具有獨特的優勢——有了它, 設計人員可通過較簡單的方式描述需求和演算法, 依靠計算機程序一系列優化演算法和大規模運算, 實現晶片設計的智能化.

'經過測試, 我們的工具能夠成倍提升晶片開發效率. ' 黎光潔告訴重慶日報記者.

他舉了一個例子: SoC晶片 (片上系統晶片, 單個晶片即可整合中央處理器, 存儲器及外圍電路等組成的一個完整系統) 的設計是一項複雜工程, 過去, 很多國際大公司都需要成百上千人來做這件事. 並且, 從開始設計到出樣片, 一般需要耗費18個月時間.

而如果利用該公司的EDA工具, 一般情況下可把晶片設計周期降至6-9個月左右, 並能大幅減少人手. 如此一來, 就能夠大大提高晶片研發速度, 降低研發成本, 加快晶片上市時間.

不過, 業內的質疑之聲很快傳來.

'這多半是噱頭, 不是什麼驚人的成就! ' 重慶某大學一名整合電路專家懷疑道, 對晶片設計至關重要, 且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的EDA工具, 一家重慶企業在短時間內就突破了技術瓶頸, 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面對質疑, 黎光潔說: '能不能成功, 最後要用事實說話. 而禦芯微科技的第一期商業化晶片項目, 就是一塊實驗田. '

據其介紹, 這是一個全整合融合晶片 (屬於片上系統晶片) 項目, 將整合蜂窩物聯網晶片功能, GPS, 北鬥定位晶片功能及非授權頻段通信協議晶片功能等多個功能. 目前, 研究團隊已打通全部的開發流程, 正在快速進行迭代優化工具和晶片的開發, 年底就能夠投片生產.

黎光潔還透露, 禦芯微科技的研發成果引起了多家風投機構關注. 目前, 該公司已順利完成天使輪融資, 並正計划進行A輪融資.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