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 价值百万的近海观测设施时常遭损

自从上月底在山东蓬莱布放了我国首套海底环状生态监测观测网, 项目负责人,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研究员罗续业就多了一份牵挂, 生怕长达两公里的海底光电缆及价值数百万的海底观测设备被渔船破坏.

罗续业并非杞人忧天.

在绵延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 200多个海洋观测站 (网) 形成了我国近海海洋观测能力. 然而海洋观测设施布设之处, 往往是海上活动最为繁忙的区域. 在繁忙的海上 '夜市' , 设备时常被破坏.

从事海洋调查, 观测工作20余年,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于非经手的项目里, 1/4的浮标, 潜标曾被破坏, 并且大部分集中在近海.

'目前并没有全国海洋观测设施破坏情况的全面统计, 但这样的比例具有一定代表性. 国外设施回收率也只有60%—70%. ' 于非说, 如何保护海洋观测设施, 是国内外面临的共同话题.

价值百万的装备在海上三天就不见了

海洋浮标, 潜标是一种现代化的海洋观测设施, 它被锚定在指定位置, 用来收集海洋环境资料, 并能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 自动标示和自动发送. 这些基础观测数据是我国海洋管理, 海洋开发, 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

'十五' 期间,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在青岛海域布放了一套海床基观测系统. 因为价格高达二三百万元, 项目组派专人盯 '梢' . 不幸还是发生了, 一顿饭工夫, 这个只在海上运行了三天的装备就不见了.

'前些年渔民为获得电瓶, 故意破坏浮标的现象严重, 最近5年, 随着渔民素质提高, 这种情况已不常见, 但无意破坏比例仍然很高.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 仪器仪表 研究所浮标室主任刘世萱说.

影响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连续性

起于苏北浅滩的浒苔, 已连续12年让山东青岛沙滩变成 '草原' .

近年来, 有关部门已利用卫星, 陆岸巡视, 船舶等, 开展黄海浒苔绿潮监测, 进行数值模拟漂移预测. 但在于非看来, 灾害来临前3个月, 定点连续的现场观测获得的一手资料最重要.

遗憾的是, 在浒苔北上直至山东威海的几百公里征程中, 近海只有极少数浮标可进行海洋环境参数监测, 浒苔规模和运移路径预报尚存较大误差.

'浮标少, 与担心被破坏直接相关. ' 于非说.

在被连续偷了两个浮标后, 2005年以来, 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以下简称中心站) 已不敢在芝罘岛再布放浮标, 转而回到原始的目测方式, 这影响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连续性, 资料的完整性.

中心站副站长纪灵告诉记者, 在五十年一遇, 百年一遇的海洋工程论证中, 观测历史资料是重要依据. '如果该区域数据缺失, 只能依据远处站点的数据推导, 没有直接获取的数据准确可靠. '

设施损毁, 丢失, 还会导致数据失常, 影响预报服务和防灾减灾工作正常开展. 若遇到灾害天气, 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亟须提高设施保护意识

于非说, 科研人员在做一些变通工作.

解决方案之一, 是尽量布放大浮标. 这些浮标往往价格上百万, 虽然难免有 '杀鸡用牛刀' 的嫌疑, 但至少渔民不会轻举妄动. 再比如, 浮标采用非标准件, 让破坏者无法轻易得手. 弊端是增加了每个浮标的费用, 没有能力投放更多浮标.

他们还在加强与当地海事部门的合作, 如将浮标点纳入航标备案, 涉事船舶追责等.

几年前,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 仪器 仪表 研究所给浙江省气象局提供的一个价值近400万元的10米大浮标被撞坏. 通过第一时间联系海事部门, 后者通过船载AIS, 将肇事对象锁定为一艘万吨集装箱船, 最终获赔160多万元.

破坏海洋设施, 已有获刑的先例. 这样的案例多少起到了警醒作用. 在于非看来, 最重要的还需沿海地方各级政府加强宣传, 特别是对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的宣传, 提高渔民保护海洋观测设施意识, 了解海洋监测的重要性.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