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香叶, 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 我国的茶文化有深厚底蕴, 茶叶的生产同样历史悠久. 21世纪以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促使人们生活理念转变, 带动茶叶产销的产品结构调整.
据农业部的统计, 2017年全国茶园面积增加130万亩, 红茶, 黑茶, 白茶等茶类产量占比26%, 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同时, 柑普茶, 柑红茶, 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 抹茶, 茶饮料, 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增加. 从数据中可看到, 有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发展迅速, 同时深加工茶产品得到了快速的增长. 这种增长取决于我国主要茶产品的加工技术, 包括初级加工和深加工.
绿茶, 红茶, 乌龙茶, 黄茶, 白茶和黑茶是我国传统的六大类茶叶. 我国传统茶叶的初加工可分为生茶与熟茶两种.
生茶也叫生散茶, 制作过程包括鲜叶采摘, 杀青, 揉捻, 晒干或烘干. 再用蒸茶专用蒸汽锅炉进行高温蒸制, 使其柔软回潮, 之后再放入定型设备定型, 最后晒干或用烘干机烘干. 这就是我们常见到的茶饼. 熟茶叫熟散茶, 它与生茶的区别在于多了一道发酵的工序, 即把晒干的茶叶进行渥堆, 包括分选, 接入有益菌种, 加温, 洒水加湿, 堆放, 定期翻动几步. 之后同样是定型, 晒干或烘干.
新鲜采摘的茶叶
这些工序以前都需要人工完成, 尤其是渥堆, 需要人工翻动茶堆, 并且时刻注意温度变化, 不能过干不能过潮, 耗时耗力. 随着先进技术设备的研发, 目前出现了人工微域调控技术, 可以实现对环境温度, 湿度以及空气流通的精准调控, 保证茶叶产品的稳定性. 此外, 还有杀青这一工序, 杀青实际是对茶叶进行炒制, 我国虽已有滚筒杀青机, 但能耗较高, 对不同茶叶的适应性差, 为改进这一缺陷, 新技术被运用到杀青设备中, 出现了电磁杀青机, 远红外杀青机, 高温汽热杀青机等新型的杀青设备, 既节约能源, 适用范围也更广.
熟茶的出现其实是加速生茶转化发酵的进程, 希望让消费者尽快领略到老茶的厚, 滑, 甜, 香, 气, 韵等, 很多市场上的轻度发酵普洱茶熟茶, 既想让你体会到熟普的顺滑醇厚, 又还想兼具生茶的层次感和刺激性.
茶叶深加工领域是茶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打造品牌溢价的一大方向.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院指出, 我国的茶叶深加工技术取得很大进步, 但是多数深加工企业仍以生产茶叶提取物等中间原料为主, 如茶多酚, 茶氨酸, 茶多糖, 茶色素等, 主要的终端产品还局限于茶饮料. 需要进一步创新研发新技术, 提取和利用茶叶中的功能型成分, 并将这些初级产品应用于医药, 食品, 化工等相关领域, 研发新型食品, 保健品, 药品和化妆品等各方面.
从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物质具有优异抗氧化活性, 备受重视, 首先成为茶叶深加工科研的重要关注点. 在江阴高新区的某生物科技公司的车间里, 茶叶加工萃取生产线正忙碌运转着. 工作人员介绍, 整个萃取过程需要二十几道复杂工序, 但是却可以让茶叶提取物一下子变身 '高档品' , 他说道 '得益于技术研发升级, 才实现了对茶叶成分的最大化利用, 也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竞争力. '
不管是初级加工还是深加工, 茶叶成型后的杀菌, 包装环节都极其重要, 杀菌环节涉及到食品安全, 包装环节涉及到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度. 因此, 众多茶叶加工基地都建造了无菌净化包装车间, 一举两得, 整个加工过程实现不落地式生产, 保证清洁度, 促进茶叶品质高端化, 全程自动化生产. 除了生产基地外, 还有政府支持建造的现代化生态茶园, 在茶园中配有喷灌系统, 即时气象, 视频监管, 移动巡检, 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设备和技术, 形成优势特色产业. 这些生态茶园的建造将农业与旅游资源紧密结合, 不断衍伸茶产业链条, 帮助多地农民脱贫.
茶叶要跟着市场走, 不断研发新的技术设备, 满足市场新的需求, 才能捕捉到新的商机. 创新对茶产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茶叶要跟着生活走, 对代代相传的古老工艺不可全抛, 茶叶承载着人的情怀. 继承与创新就像马车的两个轮子, 驱动着我国茶产业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