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 '开启新时代 迈上新征程' 全国网络媒体山东行来到万华烟台工业园. 40年来, 万华屡屡打破国外封锁, 成为全球异氰酸酯行业的领军者, 擎起 '中国化工业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
自主创新, 从零起步到排名世界第一
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万华集团, 前身为烟台合成革厂. 回首来时路, 可以说, 自主创新贯穿了万华的40年发展历程, 成就了万华的今天.
关于MDI制造技术的故事, 彰显了万华的自主创新之路起步之艰辛, 丰收之喜悦.
1983年, 万华从日本引进的年产300万平方米合成革生产线和年产一万吨MDI建成投产. 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 MDI装置一直无法稳定运转, 万华希望引进更先进的技术, 与国外多家MDI制造商进行了长达四年艰苦的谈判, 无果而终.
由此, 万华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 真正具有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是买不到的.
上世纪90年代初, 万华与一些高校开展了 '产学研' 合作, 对从日本引进的MDI装置消化吸收. 经过几年努力, 万华于1994年终于达产1万吨, 距引进之时已过去十年.
初尝创新胜利之果, 万华渴望打破国外封锁, 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MDI制造技术. 接下来, 公司立即成立了MDI研究开发课题组, 全面自主开发MDI制造技术.
又是12年, 持续不断地研究, 终于开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达到目前国际领先水平的MDI制造技术,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MDI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
凭借 '自主创新' 的法宝, 万华将原来从日本引进的年产1万吨装置快速扩大到年产2万吨, 4万吨, 8万吨和12万吨, 技术升级和扩张速度出乎国外竞争对手意料. 同时, 还用自己的技术在宁波新建一套年产16万吨的装置, 并且一次投料试车成功, 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创新无止境, 突破不停步
2009年, 万华单套30万吨/年的MDI制造技术开发成功. 2011年, 万华第五代MDI技术开发成功, 从而掌握了世界上单套规模最大为40万吨/年的MDI成套技术, 比同类技术节能30%以上. 2013年, 万华新型光气化反应技术再获重大突破, 并利用新技术完成宁波120万吨/年MDI生产装置技改(世界上最大的MDI制造基地)和烟台工业园单套60万吨/年的MDI装置建设.
时至今日, 万华MDI总产能世界第一, 成为全球最具综合竞争力的MDI制造商, 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ADI制造商, 也是世界第二大TPU制造商, 欧洲第三大TDI制造商.
人才为本, 绿色发展践行生态理念
坚定不移走好自主创新之路, 抓好人才工程是核心.
就在上个月, 万华重新调整校招员工的入职薪酬, 大幅上调入职大学生, 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年薪水平, 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入万华.
'万华作为中国高端化工行业的先行者, 有责任要尽快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 万华化学集团董事长, 党委书记廖增太表示,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阶段, 万华发展的重心在烟台, 今年要实现TDI, MMA, PMMA, SAP和TPU二期的投产, 同时必须尽快实现百万吨乙烯和其它多个高性能化学品的开工建设, 力争2020年投产.
'实施百千亿战略, 实现跨越式发展' , 是万华的既定发展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 万华将继续深化国企改革, 保持一个精干的, 高效的组织机构和流程制度. 下一步, 整个集团上下将要求各个产品线, 各个板块比对世界一流水平找差距, 在找差距中看到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化工企业一定要守住环保安全的底线, 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 廖增太说, 万华的环保理念是 '三不见' , 即看不见跑冒滴漏, 听不见噪音, 闻不见异味.
下一步, 他们将加大引进国外新技术的力度, 靠自己, 更要善于借助社会的力量, 善于吸收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推动万华绿色发展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