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是厨电行业近十年来最艰难的时刻, 也是厨电行业近二十年来最大的变局. 开年以来, 甚至包括一直领跑行业增幅的龙头企业都感受到了压力, 二三线品牌所感知的寒意更浓. 多家市场机构的统计也极不乐观, 综合对比去年同期, 零售市场下滑7%左右.
市场下挫的外部原因显而易见, 在此不必赘述. 需要重点谈的是, 在推动增长的努力上, 我们有哪些可资努力的落脚点.
一般来说, 创造增长, 有两个手段. 一是外延式, 即加大投入以期产出增长; 二是内涵式, 在提升产出效率的同时推动增长. 二者本来无优劣之分, 而只有边际效应的差异.
这意味着, 我们津津乐道的拓宽新跑道或者是提升运营水平, 只是在一定范围内能有最优的效果. 进一步说, 是靠扩大产品品类, 扩大营销团队, 增加经销商队伍; 还是靠提升单品质量, 提升现有营销团队的均产.
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在不同的语境下, 外延增长和内涵式增长, 粗放增长和集约型增长, 都有着不同的含义, 这也是个非常精密的计算. 运营哪种方式能得到最大的效果, 只有每一个主政市场运作的人可以精密地测算出来, 而并非是作为行业媒体的我们能够妄言.
但在市场观察之中, 我们还是发现了两个方向的极端. 一是大部分中小品牌, 在全国市场还有大量空白的时候, 紧紧抓住三五个经销商不放, 不断施压, 说形象点这是鞭打快牛; 一些大品牌在某个品类已经做到每提升一个增长百分点时都要数倍努力时, 仍旧不愿及时拓展新的增长品类, 说形象点, 这叫百尺竿头求进一寸. 二者都是典型的该外延式增长而守着内涵不放.
同样没有大小品牌之分的是, 另一个方向上的典型则表现在, 一些小品牌迷信招商, 年年招商年年死; 个别的大品牌则体现在品类多而不强, 看似摊子很大, 实则多数品类对实际销量的贡献乏善可陈. 这又是该集约式增长却沉溺于粗放经营的典型.
作为一家行业媒体, 我们是最乐于帮别人贴情怀标签的一类, 比如专业, 专注, 再比如航母, 旗舰等, 但作为一家观察, 研究行业多年的媒体, 我们还是要说: 企业运营是一个精密的系统, 是一件技术活. 脱离业绩谈情怀, 无论多高雅, 都很不靠谱.
行业形势的确很严峻, 信心还是要有. 看看成熟的行业如空调, 彩电等品类, 它们所经历的困境尤甚于厨电, 最后, 仍旧走了过来.
大视野, 大思路, 微操作, 向来不矛盾. 正如本期特别策划里说到的, 厨电业早该走出 '茶杯里的风暴' , 去迎接更大格局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