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接觸的屏越來越多, 但最大的屏——電視依然佔據客廳的重要位置. 從消費者來看, 電視機變了, 更大更薄更多互動, 不僅是看電視, 更是玩電視. 從產業來看, 玩轉產業的方式更多, 電視製造幾乎無利可圖了, 而基於大屏衍生的 '大屏經濟' ——OTT業務則如火如荼.
數據顯示, 2017年, 中國OTT終端保有量已突破2.4億台, 未來三年內OTT設備數量將突破4億台. 在此背景下, 基於互聯網電視大屏的OTT廣告收益也取得了可喜增長, 2017年, 中國OTT大屏廣告規模約25億元, 增速超過200%. 分析人士預測, 到2019年, 中國OTT廣告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大關.
市場的誘人前景吸引了各路豪強的加入, 除了BATJ這些巨頭, 還有視頻企業, 互聯網電視品牌, 傳統電視廠商同樣不甘寂寞.
短短兩年間, 騰訊就在OTT賽道上先後投資了酷開網路, 雷鳥電視等數個OTT企業. 阿里在OTT行業布局更為廣闊, 從電視盒子到作業系統以及視頻網站均有深度介入. 百度更是在今年初加碼10.55億元投資酷開網路.
OTT運營和移動互聯網運營類似, 必須具備一些要素: 一是足夠體量的用戶數, 二是資源整合能力, 比如內容, 應用, 三是運營模式, 平台是否足夠開放和包容, 與合作夥伴的能否相融共生. 酷開作為先行者是否具備領先優勢?
2014年開始獨立運營的酷開網路公司, 開始切入的是智能電視, 也就是今天OTT產業的終端業務, 互聯網電視做得有模有樣, 幾度引領風潮. 可今年4月26日, 酷開網路宣布正式剝離電視業務, 專註構建開放統一的超級智能系統生態, 挖掘大屏商業價值, 全身投入到OTT大屏營銷.
酷開網路專註構建開放統一的智能系統生態決心已久, 一直不斷升級智能技術引擎和積累終端用戶基數, 酷開系統從2014開始的1.0版本到做到6.0了, 2017年酷開網路運營的終端約3300多萬台, 其中第三方終端已接近500萬台, 月活終端超過1700萬.
有足夠用戶的基數意味著流量有保證, 也是OTT業務運營的基礎. 酷開系統和飛利浦, 松下, 冠捷, 熊貓等十幾家電視品牌進行合作, 剝離電視生產銷售業務, 也意味著贏得更多合作夥伴的可能性, 這些品牌都採用了酷開系統, 這也為酷開的用戶持續擴容帶來了更大增量.
有了這樣的用戶基礎和流量基礎, 讓酷開網路的商業化進程開始加快. 酷開網路副總裁封保成介紹, 2017年, 酷開網路營收達到3.42億, 內容營收增長255%, 其中OTT廣告業務收入達到2億元, 同比增長472%, 用戶的消費時長平均達到5.5小時. 封保成認為, 電視用戶並沒有流失, 越來越多的傳統電視用戶轉化為智能電視的用戶, 每一個家庭又涵蓋了不同的細分人群, 3000多萬的智能終端覆蓋了的人群在1億左右.
'酷開網路給使用酷開系統的終端電視品牌每月的OTT運營收益分成相當可觀, ' 封保成向記者透露, '以前電視賣完就沒有其他收益了, 現在增加了他們的收入來源' . 這種市場驅動, 合作共贏的模式不僅體現在和電視廠商的合作, 在和廣電系統的合作也遵循這樣的合作邏輯. 比如酷開網路和江蘇廣電的合作, 雙方 '共用' 用戶, 資源, 技術, 渠道, 形成優勢疊加效應, 酷開網路可以利用江蘇廣電線下門店的地推力量發展用戶, 江蘇廣電依託酷開網路豐富的內容資源留住用戶, 提升用戶價值. 這種合作模式對其他省市的廣電公司有很高的借鑒意義, 具有可複製性.
市場的巨大前景和快速發展並不意味著可以 '野蠻生長' , 無論對廣告主還是對消費者都需要精細運營, 精心服務.
相較於傳統電視封閉網路和有限的內容資源, 酷開網路更善於挖掘用戶數據背後蘊含的巨大的商業價值, 在廣告內容的製作方法, 編輯方法, 運營方法, 以及展示方法上做出創新性改變, 以內容為王, 實現精準的消費驅動模式.
封保成介紹說, 酷開網路的做法是實施分人群運營策略, 把內容分為影視, 教育等多個內容版塊, 把海量資訊以有序化的方式呈現給用戶, 用戶有需求時可以直達所需, 避免淹沒在資訊海洋中. 資訊呈現方式從無序到有序是很大的進步, 這樣可以讓用戶更方便地找到想要的資訊, 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對於廣告主而言, 酷開網路憑藉大數據挖掘進行用戶畫像, 十多種常見的OTT廣告形式, 可以根據不同用戶在不同時段不同的觀看習慣, 提出整套的投放策略, 實現精準推送, 可以有效提升用戶的參與度和好感, 最終反饋給廣告主的是強曝光, 大流量.
OTT大屏經濟的逆風飛揚也引發了資本市場的躁動, 酷開網路副總裁封保成透露, 作為業界的第一獨角獸, 酷開網路將繼續投身於OTT領域的開發, 創造出更大的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