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科睿唯安公司首席執行官Jay Nadler到訪北京, 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 都把在SCI所收錄期刊上的論文發表情況用於科研績效分析.
Jay Nadler表示, 過去十年以來, 全球創新重心慢慢從西方國家轉向東方國家, 中國, 韓國, 日本這三個國家發展速度非常快, 特別是中國.
如何評估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 Jay Nadler認為, 一方面是基礎研究, 這可以通過論文去量化評估; 另一方面就是應用研究, 這方面的量化評估可以利用專利數據.
科睿唯安對數據的分析顯示, 從1980年至2017年, 中國的科研人員共發表論文260餘萬篇, 論文數量穩步攀升, 在2008年中國就超過了英國, 躍居全球第二, 僅次於美國.
'雖然論文產出量跟美國比還有差距, 但發展速度是全球最快的, 這是構成基礎研究的創新源泉' , Jay Nadler表示, 2017年, 中國科技論文被引用次數超過英國和德國, 排在世界第二, 這代表了論文的質量和影響力.
專利代表一個技術最後商業化變成產品的可能性. 科睿唯安的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資料庫顯示, 2017年在中國發生的專利申請居全世界第一位, 本土專利申請佔了發明專利申請的89.2%.
近年興起的人工智慧, 中國在部分領域走到世界前列. 科睿唯安的統計顯示, 2007年到2016年, 人工智慧領域論文的出版數量, 以美國和中國居多, 但中國論文的影響力與美國有差距. '中國儘管在高影響力論文方面遜於美國, 但熱點論文數量與美國相近, 表明中國有可能成為人工智慧研究核心力量之一' , Jay Nadler說.
科睿唯安的研究還顯示, 中國在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傳統產業重點技術領域形成一大批核心專利. 中國在數據處理系統及生物堿/植物提取物持有的專利組合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 互聯網與資訊傳輸, 軟體產品以及行動電話/智能電話等技術, 中國具有與美國相當的創新組合.
但中國在諸多領域還需要加強創新能力. 科睿唯安對機器人技術檔案的研究顯示, 分析期內全球引用次數最多的前1%的論文, 美國有531篇, 中國有53篇, 德國, 日本, 法國, 意大利, 英國都超過中國.
Jay Nadler表示, 創新涉及到三個要素, 一是資金, 二是人才, 三是資訊和情報. 目前中國擁有市場, 資金和人才也在加強, 在資訊和情報方面, 目前科睿唯安已經同科技部, 中國科學院等中國機構展開良好合作, 並為中國科研機構的科研和績效分析等提供數據支撐.